家有宝宝网

不要把寶寶的健康都交給醫生

養生之道網導讀:

★寶寶經常生病≠寶寶體質弱寶寶生病,父母揪心。特別是1~2歲的寶寶,大體上在2~3個月內患一次由病毒引起的病。醫生並不認

★ 寶寶經常生病≠寶寶體質弱

寶寶生病,父母揪心。特別是1~2歲的寶寶,大體上在2~3個月內患一次由病毒引起的病。醫生並不認為多次來看病的寶寶就體質特別弱。

從兒科醫生的角度來看,絕沒有哪些寶寶體質強、哪些寶寶體質弱的問題。只能說經常帶寶寶來兒科看病的媽媽小心謹慎,偶爾才來一次的媽媽大膽些。

1~2歲半的寶寶很容易生病。另外是上幼稚園的寶寶,由於感染機會增多,與上幼稚園前相比,患感冒的次數要多.也更容易患麻疹、水痘。當然,比起在家裡撫養的寶寶,他們去醫院看病的次數也會增多。這並不是因為寶寶進幼稚園後體質減弱。父母對這個年齡段寶寶的身體無須過度擔心,因為不斷生病使寶寶有了免疫力,這是寶寶人生路上必經的坎。

★ 寶寶生病不一定要立刻去醫院

現在的醫院擁擠不堪,再加上醫院本身也是病毒集中地,因此特別容易交叉感染。如果發現寶寶身體不適,不要馬上去醫院,也不要亂給寶寶吃藥,可以先根據自己的經驗,判斷一下再做決定。

如果寶寶感冒了,但沒有發熱,只是有點流鼻涕、咳嗽,應該是一般性☆禁☆感冒,多給他喝點水,症狀不重的話也不必吃藥。寶寶腹瀉了,如果只是比平時朵拉一兩次,水分不太多,那就有可能是肚子著涼了或吃了過多的甜東西導致消化不良,這種情況可以先控制一下飲食,比如喝點粥,觀察一下,要是大便性狀很快好轉,就不必去醫院。

然而,不少父母沒有意識到該如何利用寶寶的免疫力,過分依賴藥品,寶寶一生病,就去找醫生,或自作主張給寶寶買藥吃,尤其是抗生素,這樣反而會導致寶寶抗生素攝入過多,失去對疾病的免疫能力。而且,抗生素的過度使用,不僅削弱了寶寶的免疫力,甚至對自身器官也有不可逆轉的損害,如過量服用抗生素後出現的不愛吃飯、用藥後的腹瀉等,其實就是對寶寶腸胃黏膜的損傷。

因此,把寶寶的健康全部交給醫生,可以說是種對寶寶健康不負責任的態度。寶寶的身體是一套精密的系統,有著天然的自愈能力,過分強調藥物的幫助反而會造就寶寶虛弱無力的體質。因此,每個父母都要樹立正確的育兒觀,掌握和使用自然的養育方法,給寶寶激發自身免疫力的機會。

【專家說】如果寶寶只是症狀不嚴重的一般性☆禁☆感冒,家長可以多給寶寶喝些水。

★ 控制好小病能提高寶寶的免疫力

寶寶的免疫力有一個逐漸發展和成熟的過程。對疾病處理得當,每得一次病,就相當於給寶寶打一次預防針,會使寶寶的免疫力提高。

對寶寶而言,輕微的疾病,如寶寶患各種感染性疾病,可以當成寶寶本身對免疫力“衛兵”的訓練。寶寶體內的免疫系統會因為遭受了疾病的考驗而建立起各種等級的防衛線。一個在相當乾淨清潔的環境下出生、成長的人,在初次遇到疾病襲擊時往往潰不成軍,因為免疫系統的防線薄弱,容易被攻擊過來的疾病直搗大本營。而在此之前身體經受過疾病考驗的話,在疾病攻到最後要塞之前,它就會建立好幾層屏障。免疫力“衛兵”如果在阻止細菌或病毒感染的“戰鬥”中獲勝,寶寶就可避免患上疾病,如果沒有阻止成功,寶寶就生病了。這時必須依靠醫生幫助(用藥或給寶寶加強免疫力),讓“衛兵”能力增強,加強對細菌或病毒的阻截,疾病症狀就輕了。相反,如果“衛兵”能力較弱,在“戰鬥”中不能戰勝病原,病情將加重,需要更強的免疫力説明才能從疾病中恢復。

在重症感染中,“擊斃”細菌或病毒的過程對寶寶的身體消耗較大,所以最好是既能夠訓練免疫力“衛兵”,又不損傷身體。因此,對這一時期的寶寶要進行多方面的免疫保護,如健康飲食,規律性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等。

不論什麼結果,對寶寶的免疫力都是訓練,當下次再遇到同樣的“敵人”時,已經訓練過的“衛兵”會給病原強有力的“阻擊”,保護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