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孤獨症兒童音樂治療

音樂是關於聲音的藝術,是一種聆聽的語言,是一種自我表達的方法。它是由各種各樣的體驗組成的,它能影響人們的身心和情緒,可以引起聽者在行為方面的變化。通過對孤獨症兒童進行較長期的音樂治療活動,在治療師、樂器、音響、兒童、家長之間建立音樂關係,激發兒童有意識或無意識反應的音樂行為表現,促進孤獨症兒童改善其語言障礙、交流障礙和刻板行為等三大障礙。

孤獨症兒童雖然很少通過語言與人交流,但音樂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種愉悅的體驗,絕大部分的孤獨症兒童具有良好的音樂感受能力。而一些敲擊樂器如鼓和鈸等,配合身體的運動,可使音樂成為情緒發洩的工具。孤獨症兒童缺乏溝通技巧,這些多元又安全的感官運動有助抒發一些壓抑的情緒。在成功主導的音樂活動設計下,他們能在短時間內享受成功的經驗,成功帶來自信,而建立自信心更是社交情緒發展及其它學習的重要基礎。很多孤獨症兒童都有自我刺激的刻板行為,常見的有重複的言語及手部和身體的擺動,有甚者以手打頭來發洩。而音樂活動可以提供相類似的感官刺激,以致這一些自我刺激行為可以以類似音樂表演形態出現。譬如說一個孤獨症兒童的擺手動作便可以用搖沙錘的動作取代,重複的言語亦可以用歌詠來代替,當他們從音樂的途徑滿足了感官的需要時,在其它的時間便可減少自我刺激的行為,若再配合行為訓練,便可有效地控制自我刺激的行為。音樂治療師的臨床實踐表明,強調音樂情感與音樂欣賞在孤獨症兒童音樂治療中起先導作用,能有效培養孤獨症兒童學習音樂的能力和提高他們的形象思維能力,從而促進他們的智力發展及行為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