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生孩子到底有多痛 怎樣做能減輕疼痛?

提到生孩子,電影或電視裡仿佛總是這個鏡頭: 一張大汗淋漓貼滿濕發的臉;一聲接著一聲歇斯底里的喊叫。即將生產的准媽媽心裡都在擔心一個問題,分娩時到底會有多痛?我能不能挨過去?陣痛難忍時我該怎麼辦?下面小編特地為你請來過來媽媽談親身感受,講鎮痛減痛的方法。

宮縮,醫學上對這個術語的解釋是:臨產時子宮有規律的收縮。宮縮初期的疼痛間隔大約是10分鐘/次,開始的時候准媽媽會感到腹部陣痛,隨後陣痛將會持續,疼痛時間會逐漸延長至約40秒-60秒;程度也隨之加重,間隔時間縮至約3分鐘/次~5分鐘/次,直至寶寶娩出。

【這是來著一個網友的經驗分享:】

我自然分娩的,說說我的經驗:

先做點鋪墊:我從來月經開始就痛經,而且很厲害,所以每個月我都有活不下去的1-2天,上學的時候不能蹺課,就一遍一遍上廁所,蹲坑能緩解痛經(對我個人而言),我記得中學的時候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痛得不得了,就去路邊的一個廁所(很髒很髒),一直蹲了半小時腿快失去知覺了,劇痛才過去。還有一次也是在外面,那時候渾身冒虛寒,虛弱得無法走路,差點就倒在路邊。這兩次痛經我印象特別深刻,因為當時都是一個人,非常無助,覺著自己可憐死了。不知道別人是怎樣的,月經初期會有一段時間的腹部劇痛,然後就是那種溫水煮青蛙的長時間的腹部冷颼颼的下墜的悶悶地痛,難過但是能挺得住。如果在家裡臥床,那就好很多,喝紅糖水,用暖水袋捂,腹部的寒氣排出去了,就舒服很多。上大學之後,我開始吃止痛片,很神奇,一片下去就好,從普通的止痛片升級到吃芬必得,散利痛,一直到懷孕,停藥。上天對我很好,我生過小孩之後,怕冷的體質有了緩解,現在手腳經常是熱的,痛經消失了。

回到正題,自然分娩有多痛?我覺著這跟個人體質有關係,和醫學的進步有關,對我來講,沒有電視裡喊得那麼撕心裂肺,比我想像得好一點。

痛,分幾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宮縮初期的陣痛。這個階段和痛經的感覺類似,溫水煮青蛙的痛,對有痛經經歷的女人這不算什麼。

第二個階段:宮縮加劇,骨縫開到3指前的痛。這個階段是待產,在病房內,還沒到產室。我持續了十幾個小時,如果把每一刻的痛單獨拆出來,真不算什麼,沒有劇烈痛經那麼厲害,完全可以忍受。但是陣痛會一陣比一陣厲害,想著每隔幾分鐘就要這麼痛苦一次,而且會一次比一次厲害,就會因恐懼而顫抖。我開始的時候還在床上躺著,後來就坐立不安了,坐在床邊,再後來坐在椅子上,疼的時候就用手臂扳著椅子靠背,再再後來只能蹲在地上了,那時候大約是開到1指半。我弟弟弟妹來看我,我趕他們走,一是怕我這模樣太丟人,二是怕給弟妹造成陰影。最後快到3指的時候,我實在挺不住了,蹲在地上把著椅子邊,下一波陣痛還沒到我就渾身發抖了。大夫來視察,我差點就給大夫跪下,求大夫給我剖了!後來大夫看我這模樣發善心提前進了產室,掛了止痛的點滴,打了催產素,這才又能繼續生產。

總結:

這個階段的痛是持久的,每個痛單拆出來不算什麼,但是持續十幾個小時,真得很難忍受下去。這個過程我有哼哼,哼哼有助於減痛。

題外話:立馬想到共產黨被特務嚴刑拷打逼供,反復折磨那種狀態,比這不知道要重口多少倍,我肯定一開始就招!

第三個階段:分娩痛。因為點了鎮痛藥,體力有所恢復,這個階段堅定信心很重要,我當時對自己說,從古至今,女人都要經歷分娩,別人能生,我也一定行。醫生讓我怎麼用力我就怎麼用力,我媽還在產室外面跟我喊,像拉粑粑那樣用力......那時的我一心就想著怎麼用力,而且還有護士的鼓勵,吸足一口氣,用力,就快出來了,就這樣,反復幾次,孩子就生下來了。說實在的,沒有感覺到有多疼,孩子順利分娩,我全身都放鬆了,不知道有多開心啊!至於側切縫合什麼的,都是小CASE,有局部止痛。我分娩階段大約經歷了3到4個小時,沒怎麼哼哼,更沒喊,就是用力憋勁那種聲音。

總結:分娩的時候會點滴止痛藥,這時候更多是興奮,醫生怎麼說就怎麼做,配合著用力,完全可以忍受。

很難想像,過去的女人沒有止痛藥沒有催產素,自然開到10指分娩,要承受多麼劇烈的痛,我媽媽真偉大啊!

【分娩過程中疼痛的具體表現】

分娩過程中的疼痛主要來自于子宮收縮時產生的疼痛。子宮收縮痛貫穿整個分娩過程,宮縮痛主要在下腹部及兩股內側或腰骶部,與月經痛相似,但比之更強烈。此時採取合適體位元,在放鬆狀態下進行深呼吸,可緩解疼痛。

分娩痛雖然有時很劇烈而且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但仍屬於生理性疼痛,一般人都可以忍受。

當然也有一些耐受能力較差的產婦因對分娩痛缺乏足夠思想準備,會被意想不到的疼痛打垮,過度地大喊大叫導致體力過度消耗,此時體內腎上腺素大量分泌,導致血管收縮,子宮血流量下降及子宮收縮不良,最終引起產程延長,甚至胎兒宮內缺氧,造成難產。

【如何緩解生孩子的疼痛】

生理上緩解法:

適當活動對推進產程是有好處的。根據宮縮節奏走來走去,可減少肌肉及精神緊張,減少疼痛,另外腹部和腰骶部按摩及盆浴均可減少疼痛。

在第一產程末期因胎頭下降,盆底組織受壓,特別是壓迫肛門括約肌引起產婦全身用力。隨著胎頭下降及娩出陰☆禁☆道肌肉擴張、拉長,會陰拉長甚至撕裂。會導致會陰及肛門部強烈疼痛。分娩經歷對於每一位孕產婦來說都是挑戰,而寶寶誕生的這一奇跡,將成為准媽媽力量的源泉 。

1. 給准媽媽最棒的好心理建設

其實據醫生指出,很多產婦之所以痛的死去活來,都是自己嚇自己的!

保持平靜又愉快的心情,注意進行心理的自我調節,多多閱讀相關資訊,並且試著別太緊張,聽聽自己喜歡的音樂、想想海邊的海浪聲去分散注意力,看看自己喜歡的影集,不要把注意力放在"痛"上面,這樣感覺也會好很多喔!

2. 營養均衡、適量運動

在孕期營養上,比如鈣、鋅等,能促進子宮肌收縮,加速分娩的速度,讓產婦少受罪。所以,建議淮媽媽在孕期多食用海魚、貝類、豬肝、瘦肉、豆類,以及核桃、花生等堅果。

另外,適度運動也是很重要,據研究發現,孕期堅持運動的孕媽咪,在分娩時更為順利,發生分娩併發症的機率也大大降低,有助於快速分娩,減少自然分娩時的痛苦。瑜伽、孕婦操、游泳、散步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藥物緩解法:

“怎麼能減輕疼痛?”是醫生在臨床中經常被問到的。生孩子如同女人的一次重生,疼痛級別非常高。一般來講,“無痛”只是一種非常理想化的狀態,在生孩子的過程中,無法真正做到一點都不疼痛,但臨床上有不少方法可以減輕分娩時的痛苦。

這些方法包括使用杜冷丁、安定等有一定止疼作用的藥物,及針刺麻醉等。臨床中,用得較多、產婦較關心的是硬膜外麻醉,這種鎮痛方式使用麻醉劑量較小,產婦的活動不會受到限制,她們仍然有完整的意識,可以下地走路,同時又能減輕產婦的痛苦。

有人擔心,硬膜外麻醉可能影響正常宮縮,會延長產程,影響胎兒健康等。其實,2005年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一篇文章發現,早期使用硬膜外麻醉鎮痛效果較好,且不會增加剖腹產等的風險。這種止痛方式對胎兒的健康也幾乎沒有影響,僅個別孕婦會出現輕微發燒等。

硬膜外麻醉安全係數較高,正常孕產婦都可使用,但血小板減少、有麻醉過敏史、生產速度較快的經產婦不建議使用。產科大夫會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最佳的鎮痛方式,他們會把握好麻醉時間。一般是在宮口開3公分以上時開始使用,等宮口差不多開全了就停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