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孕婦臨產前有什麼徵兆?分娩前需要準備什麼?

隨著預產期的接近,孕媽咪們是既緊張又期待,很快就要和寶寶見面了,孕期的不適感也將會結束。而在期待分娩的日子裡,有不少孕媽咪就會很關心什麼時候才能知道自己要臨產了,畢竟寶寶不一定按時出生,也可能早幾天也可能晚幾天。那麼臨產前幾天的徵兆是什麼呢?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臨產前的6大徵兆

1、腹部輕鬆 初孕婦在臨產前1~2周,由於胎兒先露部下降進入骨盆,子宮底部降低,常感上腹部較前舒適,呼吸較輕快,食量增多。

2、腹痛。一般在臨產前2周左右,產婦就出現不規則的肚子發緊和疼痛的感覺,此為子宮收縮。這種子宮收縮一般不超過半分鐘,並且不規則,經休息後可以減輕或停止,故稱之為假臨產。如果產婦的腹痛逐漸增強,持續時間延長,間隔時間越來越短,腹痛一陣緊似一陣,就預示著快臨產了。

3、下腹墜脹 孕婦由於胎兒先露部下降壓迫盆腔膀胱、直腸等組織,常感下腹墜脹,小便頻、腰酸等。

4、假陣縮 分娩前1~2周,常有不規律的子宮收縮,表現持續時間短、間歇時間長,且不規律。但這種宮縮強度不大,宮縮只引起輕微脹痛且局限於下腹部,宮頸口不隨其擴張,過一會兒這種感覺便會消失。

5、見紅 在分娩前24~48小時,陰☆禁☆道會流出一些混有血的黏液,即見紅。見紅一般是臨產前的一個信號。若陰☆禁☆道出血量較多,超過月經量,不應認為是分娩先兆,而要想到有無妊娠晚期出血性疾病,如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等疾病。

6、破水。由於子宮收縮加強,子宮腔內壓力增高,促使羊膜囊破裂,囊內清亮淡黃的羊水流出。一般破水後很快就要分娩了。應立即讓產婦取平臥姿勢送往醫院分娩,千萬不可直立或坐起,以免臍帶脫出,造成嚴重後果。

臨產前幾天的胎動

胎兒在子宮內的活動稱為胎動。正常36周後,胎動幅度、次數會有所減少,孕婦感覺為蠕動感。胎動是胎兒在宮內安危的一個重要指標,通過胎動計數可以瞭解胎兒在宮內的情況。那麼,臨產前幾天的胎動是怎樣的?下面一起來瞭解下吧。

一般而言,相較於七八個月的時候,孕晚期的胎動會減少些。如果臨產前幾天胎動頻繁,應及早檢查胎兒是否出現宮內窘迫的情況,以及胎心羊水等是否正常。

臨產前幾天吃什麼好

臨產前幾天飲食以富於糖分、蛋白質、維生素、易消化的為好。根據產婦自己的愛好,可選擇蛋糕、麵湯、稀飯、肉粥、藕粉、點心、牛奶、果汁、蘋果、西瓜、桔子、香蕉、巧克力等多樣飲食。每日進食4-5次,少吃多餐。肌體需要的水分可由果汁、水果、糖水及白開水補充。注意既不可過於饑渴,也不能暴飲暴食。以下這些食物推薦准媽媽臨產前幾天進食:

1、香蕉

專家建議,產婦在生產前應該適量吃些香蕉,因為香蕉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和鐵質,有通便補血的作用。大部分產婦在懷孕期間都愛臥床休息,這就導致了胃腸蠕動變差,從而誘發便秘。另外,生產過程中容易失血,因此在產後需要大量的補血,但短時間內不可能補充充足的血液。因此在產前通過多吃香蕉,就能夠預防產後出現極度貧血的情況。

2、橘子

要想在生產中避免出現大出血,那麼就必須要增強血管的彈性以及韌性。產婦生孩子後子宮內膜會出現較大的創面,從而出血較多,但通過吃橘子可以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除此之外,橘子還具有通乳的作用,在出現乳腺管不通暢時適量地吃橘子還能解決乳汁過少的問題,同時還可預防急性乳腺炎。

3、山楂

產婦適量吃些山楂具有一定的調理作用,在山楂中含有大量的山楂酸、檸檬酸,能夠生津止渴、散瘀活血。大部分產婦生完孩子後都會出現過度勞累、食欲不振、口乾舌燥的現象,適當吃些山楂除了能夠提高食欲之外,同時還能達到散瘀活血的作用,並且還能排出子宮內的瘀血。 ...

臨產前幾天要做哪些檢查

@媽友:我的預產期就快到了,半個月前查的彩超,顯示正常。想問一下媽網百科,臨產前幾天需要做B超嗎?什麼時候做好?臨產前幾天要做哪些檢查?

媽網百科:臨床上的預產期是按照孕周為孕40周來計算的。如果孕35周時B超檢查提示胎盤功能良好,胎兒宮內沒有異常,則需在產前做好胎心監護,以及時瞭解胎兒的宮內情況。如出現陰☆禁☆道流血,或是流液的現象。應及時到醫院待產。

臨產前幾天去醫院待產最合適

到了孕期的最後階段,產科醫生應該會給一些明確的指示,告訴准媽媽什麼時候去醫院待產。這些指示取決於個人情況:比如准媽媽是不是有孕期併發症或別的高危因素,這是不是第一胎,還有一些其他的具體情況。

如果准媽媽的懷孕情況並不複雜,可能會要等到每次宮縮持續1分鐘、每5分鐘一次以後才去醫院待產。從一次宮縮開始起到下一次宮縮開始算作一次宮縮。原則上,如果准媽媽屬於高危孕婦,醫生會希望在臨產時儘早去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