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產後惡露不斷 子宮內膜炎作怪

一位新媽媽生完baby都40多天了,可是曾經在產後一周左右就乾淨了的產後惡露又淋漓不盡,這些天還有輕微的腰酸腹痛。她以為是正常的產後現象,就沒注意,隨著時間的推移,症狀仍未消退,這位孕媽便開始擔心起來。經婦產科醫生檢查,診斷她是感染了子宮內膜炎。

圖片來源:領育網

一位新媽媽生完baby都40多天了,可是曾經在產後一周左右就乾淨了的產後惡露又淋漓不盡,這些天還有輕微的腰酸腹痛。她以為是正常的產後現象,就沒注意,隨著時間的推移,症狀仍未消退,這位孕媽便開始擔心起來。經婦產科醫生檢查,診斷她是感染了子宮內膜炎。

細菌侵犯子宮內膜使之發炎,叫子宮內膜炎。引起子宮內膜炎的常見細菌為大腸桿菌、葡萄球菌等。

好發時間

主要發生在產後的2個星期左右。

感染來源

子宮內膜炎是產褥期最常見的發燒原因,其發生率約為3.8%。

剖腹生產、過長的產程及破水時間、生產過程中的傷害、產婦貧血等是其主要發生因素。

圖片來源:領育網

子宮內膜炎按發病的急慢及病情輕重分為急性與慢性兩種。

1.急性子宮內膜炎

發生在產褥期的急性子宮內膜炎,常有惡露淋漓不盡,有臭味時多為大腸桿菌和厭氧菌感染,若為溶血性鏈球菌或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時,一般惡露量少,也沒有明顯臭味,但容易淋巴擴散。婦科檢查時見宮頸口有膿性白帶,宮頸舉痛,子宮體有輕度壓痛。實驗室檢查見白細胞升高,中性粒細胞增多。急性子宮內膜炎治療不及時可向深部發展成子宮肌炎、盆腔炎,甚至發展成敗血症。

治療方式:患者在產後發生腹痛明顯時,要及時去醫院就診。如果診斷為急性子宮內膜炎,一定要按醫生的囑咐足量用藥,充分治療。同時臥床休息,宜取半臥位,以使炎性滲出物局限在盆腔最下部,並有利於惡露的排出;保持外☆禁☆陰清潔,每日清洗外☆禁☆陰並更換內褲,防止重複感染;在飲食調養方面要多飲水,進食含蛋白質、維生素豐富的飲食;患病期間禁行房事;應該保持居室溫暖通風,空氣清新,同時不要衣著過厚,以防出汗過多,著裝被褥應該溫涼適宜。治療期間患者應自己學會觀察陰☆禁☆道分泌物或惡露量、色、質、氣味的變化,以及腹痛的變化,判斷治療是否有效。

2.慢性子宮內膜炎

子宮內膜的慢性發炎叫慢性子宮內膜炎。可由急性子宮內膜炎轉變而來,分娩後有少量胎盤殘留及胎盤附著部的復舊不全也可導致慢性子宮內膜炎。慢性子宮內膜炎的主要症狀是不規則月經或子宮出血,下腹痛或墜脹感,白帶增多,發燒等。另外,子宮增大,有觸痛,子宮旁周圍組織增厚壓痛。

治療方式:首先應看有無引起的誘因,如殘留胎盤、宮內避孕器等。去除這些誘因,慢性子宮內膜炎會很快痊癒。否則,一味消炎、療效也不會顯著。安放的宮內避孕器應取出,產後或流產後所致的慢性子宮內膜炎,應作細緻的刮宮清除殘留的退化胎盤組織;有子宮內膜息肉應摘除;如發現粘膜下子宮肌瘤或子宮內膜癌症應根據情況進行積極治療;老年性子宮內膜炎,可擴張子宮頸口,以利血液或分泌液流出。同時,可每日口服已烯雌酚1毫克,7-10天后改為每日0。5毫克,共1個月。可有治療效果;如果加之適當抗生素,如青黴素、鏈黴素、紅黴素、慶大黴素等可提高療效。但一定在醫生指導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