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燒了嗎?這才是寶寶的正常體溫範圍
嬰兒腋溫在春、秋、冬三季平均溫:上午36.6℃,下午36.9℃;在夏季上午36.9℃,下午37℃。有部分孩子腋溫可能在37℃以上,尤其在夏季居多,約占50%,體溫雖高,但經過觀察可發現,孩子並沒有任何異常情況發生,所以體溫比較高的孩子並不一定就是發燒,爸媽可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來做出判斷。
如寶寶的體溫在某些因素的影響下,常常會出現一些波動。例如在傍晚時,寶寶的體溫往往比清晨時要高一些;寶寶進食、哭鬧、運動後,體溫也會暫時升高;如果衣被過厚、室溫過高等,寶寶的體溫也會升高一些。如果寶寶有這種暫時的、幅度不大的體溫波動,只要他的一般情況良好,精神活潑,沒有其它症狀和體征,通常也不應該考慮是病態。
不同部位的嬰兒正常體溫範圍:
嬰兒正常體溫範圍口腔體溫範圍36.7℃—37.7℃之間;
腋窩溫度範圍36.0℃—37.4℃之間;
直腸溫度範圍36.9℃—37.9℃之間。
怎樣測量寶寶體溫?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情況需要給寶寶測量體溫。因為不正常的體溫是許多疾病的先兆,例如流感和扁桃體發炎等。所以每當嬰兒哭鬧不停,或者總是無精打采或額頭溫度較高時,就要測一測體溫,看看是否正常。常見的測量方式有測腋溫、肛溫、以及耳溫。
1、腋溫
使用工具:一般溫度計、酒精棉球。
測溫之前:
(1)用酒精棉球從溫度計的末端往上擦拭一遍消毒。
(2)將溫度計用力甩一下,讓水銀指針回歸到35℃以下。
(3)檢查寶寶腋下是否有流汗,若有要先擦乾。
測量步驟:
(1)將寶寶衣服稍作松解,以腋下能放入溫度計為原則。
(2)固定寶寶,把寶寶的手輕舉,將溫度計放到腋下中心點,手放下壓住並夾緊5—10分鐘。
(3)取出溫度計觀看結果。
(4)腋溫所測溫度+0.5℃=寶寶當時體溫。
2、肛溫
使用工具:肛溫溫度計(肛表)、酒精棉球、凡士林。
測溫之前:
(1)溫度計檢查工作同腋溫。
(2)將肛溫溫度計的前端塗上凡士林(1歲以下塗1.5釐米長左右;2歲以上塗2.5釐米長左右)。
測量步驟:
(1)讓寶寶平躺,先脫掉寶寶的尿片,一隻手固定寶寶雙腳並抬高。
(2)將塗有凡士林之肛溫溫度計插入寶寶肛門(約1—2釐米)。
(3)壓住讓寶寶夾緊1—2分鐘。
(4)取出肛溫溫度計觀看結果。
(5)肛溫所測溫度=寶寶當時體溫。
(6)寶寶若有拉肚子情形不適合測量肛溫。
3、耳溫
使用工具:耳溫槍。
測溫之前:檢查耳溫槍的電池是否有電。檢查寶寶耳朵內是否有太多耳屎,若有須先清除以免影響測量結果。
測量步驟:
(1)打開耳溫槍的電源。
(2)固定寶寶,將寶寶的耳朵輕輕往下、往後略傾斜。(2歲以上則是將耳朵輕輕往上往後)
(3)把耳溫槍探測頭插入寶寶耳道裡面,輕按測溫按鈕。(通常會嗶一聲)
(4)取出耳溫槍觀看結果。(螢幕顯示數位即為所測量的溫度)
(5)耳溫槍測得溫度=寶寶當時體溫(不需再加減溫度)。
寶寶發燒怎麼辦?
嬰兒體溫中樞發育尚未完善,遭遇呼吸道感染、過敏、接種反應等都會出現寶寶體溫升高的情況,但又不能亂用藥。那麼當寶寶發燒或高熱不退時,媽媽該採取什麼措施幫助寶寶降低體溫呢?
1、溫水洗澡
洗澡能幫助散熱。如果寶寶發燒時精神狀態較好,可以多洗澡,水溫調節在27~37攝氏度。注意不要給寶寶洗熱水澡,否則易引起全身血管擴張、增加耗氧,容易導致缺血缺氧,加重病情。
2、35%酒精擦浴
酒精能擴張血管,蒸發時會帶走大量熱量,嬰幼兒發燒時可以以此幫助降溫。準備75%的酒精100毫升,加溫水等量,保持溫度在27~37攝氏度左右,不能過冷,否則會引起肌肉收縮,致使熱度又回升。酒精擦浴時,用小毛巾從寶寶頸部開始擦拭,從上往下擦,以拍擦方式進行,腋 窩、腹股溝處體表大動脈和血管豐富的地方要擦至皮膚微微發紅,有利於降溫。注意寶寶胸口、腹部、腳底不要擦,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3、熱水泡腳
泡腳可以促進血液迴圈,緩解不適。寶寶發燒時泡腳的另一妙處在於能幫助降溫。泡腳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溫要略高於平時,溫度在40攝氏度左右,以寶寶能適應為標準。泡腳時媽媽撫搓寶寶的兩小腳丫,既使血管擴張,又能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適感。
4、冰袋冷敷
可以去商店購買化學冰袋,使用時放冰箱冷凍,由凝膠狀態變成固體後取出,包上毛巾敷在寶寶頭頂、前額、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處,可以反復使用。也可以家庭自製冰袋:用一次性醫用矽膠手套裝水打結放冷凍櫃,凍成固體後取用。如果覺得冰塊太冰的話,可以在冰袋半冰半水的狀態就取出,包上毛巾給寶寶冷敷。
5、冰枕
寶寶高燒時可以做個冰枕給寶寶枕著,既舒服效果又好。去醫院買個冰袋(不是熱水袋)。把冰塊倒入盆裡,敲成小塊,用水沖去棱角,裝入冰袋,加入50~100毫升水,不要裝滿,2/3滿就可以,排淨空氣,夾緊袋口,包上布或毛巾放在寶寶頭頸下當枕頭。待冰塊融化可重新更換,很快寶寶的體溫會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