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2歲男童出門尋找奶奶 卻命喪700米遠的後山!

夏天,由於天氣炎熱,同時沒有及時補充水分,大人時常會出現中暑症狀,孩子同樣也會如此,但是下面新聞上這個小男孩因中暑而喪命是真的令人惋惜!

兩歲半的山山(化名)父母在外打工,其由爺爺及奶奶照看。早上8點半左右,奶奶讓山山在家看電視,自己出門給菜地澆水,爺爺去地裡幹活。大約過了一個小時左右後,奶奶回家發現孫子不在家裡,就開始在垸裡找,一直找不到,便向派出所報警。

直到當晚7點半左右,在家後面700多米山地裡的棉花地找到了山山的屍體。經過公安局法醫的鑒定,山山的死因是由於高溫中暑導致身體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寶寶中暑,千萬別做的三件事

1、讓寶寶過量飲水:雖然中暑後須大量補充水分和鹽分,但過量飲用熱水反而會使寶寶大汗淋漓,造成體內水分和鹽分進一步的大量流失。

2、給寶寶大吃特吃補營養:中暑後不能讓寶寶吃油膩腥的食物,過多的食用會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使大量血液滯留於胃腸,而輸送到大腦的血液便相對減少,營養物質也不能被充分吸收。

應儘量讓寶寶多吃一些清淡爽口的東西,以適應夏季的消化能力。

3、寶寶吃冷食降溫:有的父母發現寶寶中暑後身體很乾渴,特別愛吃冷飲和瓜果類食物。其實這樣做對寶寶的身體有害無益,因為中暑後這兩樣東西都不能多吃,因為涼性食品會損傷寶寶的脾胃。

另外,夏季家中應常備一些防暑降溫的藥品,例如藿香正氣水、清涼油、風油精、十滴水等。再有最重要的一點,也是家長應該時刻注意的就是,對於幼兒,一定要有專人照看,切莫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以備不測!

中暑的症狀有哪些

在什麼情況下,媽咪們需懷疑小朋友有中暑的情況呢?如果您的小朋友量肛溫或耳溫超過39甚至40度(不建議量腋溫或口溫,易低估實際溫度),同時合併下列現象時,需高度懷疑中暑的可能性:

1、雖然很熱,但可能不會流汗。(這是中暑最典型的現象之一)

2、 皮膚會發紅、發熱,而且乾燥。

3、 煩躁不安及哭鬧,呼吸及脈搏加速;接著會顯得倦怠、甚至進入抽搐或昏迷狀態。

4、 較大的小朋友會有頭暈、噁心、失去方向感,而且昏昏沉沉的現象。

孩子中暑後該怎麼做

當寶寶出現這些症狀時不要驚慌,只要積極採取適當的保護措施,寶寶的情況就會好轉的。

1)立即將寶寶移到通風、陰涼、乾燥的地方,如走廊、樹蔭下。

2)讓寶寶仰臥,解開衣扣,脫去或鬆開衣服。如寶寶的衣服己被汗水濕透,應及時給寶寶更換幹衣服,同時打開電扇或開空調,以便儘快散熱,但風不要直接朝寶寶身上吹。

3)快降溫,使寶寶的體溫降至38度以下。具體做法是:用涼涼的濕毛巾冷敷寶寶頭部,或給寶寶洗溫水浴。

4)在寶寶意識清醒前不要讓其進食或喝水,意識清醒後可讓寶寶飲服綠豆湯、淡鹽水等解暑。

孩子中暑發燒的急救處理

如果你發現孩子有中暑的跡象,應該立即把他從高溫的地方轉移到陰涼通風透氣的地方或者室溫≤25℃的空調房間。

體溫38℃以下的中暑

如果你的孩子有頭暈頭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的症狀,但是體溫沒有超過38℃,可以用冷濕敷的辦法進行降溫。

具體做法是:

1)毛巾冰敷

把毛巾疊成兩層或四層放在冰水或冷水中浸濕,取出擰去一些水分,使毛巾滴水即可。讓孩子仰臥在床上,把毛巾放在孩子額頭上,可以用兩塊毛巾交替更換。

2)喝清涼含鹽的飲料

同時可以讓孩子喝一些清涼含鹽的飲料,以補充因大量出汗而造成的體液損失。還可以讓孩子吃適量的西瓜或冰鎮綠豆湯,或服用一些解暑中藥。這樣,孩子的中暑症狀就會逐漸消失。

體溫超過38.5℃的中暑

如果孩子體溫超過38.5℃,渾身皮膚乾燥發燙,除上述措施外,還必須採取冰水或酒精擦浴來快速降溫。在家裡如果一時找不到冰水或酒精,也可以用白酒來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