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寶寶晚上睡覺出汗是需要補鈣嗎?寶寶睡覺出汗怎麼辦?

寶寶晚上睡覺睡得好好的,卻突然驚醒,表情緊張,有時還會哭,顯得燥動不安,有時候從頭到脖子都是汗,摸上去涼涼的,就好像做惡夢了一般。問做過媽媽的同事,就說寶寶是缺鈣了,要給她補鈣。其實,事實不是這樣的。

尤其剛出生的寶寶,睡著之後,聽到聲音或動靜,就會表現出驚跳,這是大腦腦幹反射性、預防性反應,可稱做“驚跳反射”。是寶寶本能的自我保護,一般到出生後的2~4個月之後就會消退的。大點的寶寶夜裡驚醒哭鬧也是很正常的現象,可能真是做夢了,也可能是餓了,還有可能就是便便了不舒服等。夜驚並不是缺鈣!

寶寶出汗多,一般屬於生理性出汗。即寶寶生長發育良好,無任何身體不適引起的睡眠中出汗,爸爸媽媽不用過於擔心。由於寶寶生長發育迅速,新陳代謝較成人旺盛,產生的熱量及代謝物也相對較多,加上寶寶神經發育不成熟,入睡時主管汗腺的交感神經會因失去大腦的控制而一時興奮,就會出現出汗多的現象。寶寶晚上出汗多非常普遍,它只是寶寶生長過程中一種生理現象,並不是意味著什麼營養問題,更不能說明缺鈣。隨著寶寶長大慢慢就會好了。

寶寶晚上睡覺出汗是什麼原因?

一、生理性多汗。夏季氣候炎熱而致小兒多汗;嬰幼兒剛入睡時,頭頸部出汗,熟睡後汗就減少;寶寶遊戲、跑跳後出汗多;冬天寶寶衣服穿得過多,晚上被子蓋得太厚,加上室內空調溫度過高,使得寶寶過熱而出汗多等等原因,有的寶寶出汗僅限於頭部、額部,俗稱“蒸籠頭”,亦是生理性出汗,所以父母不必擔心。

二、病理性多汗。病理性原因是寶寶由於某些疾病引起的出汗過多,表現為安靜時或晚上一入睡後就出很多汗,汗多可弄濕枕頭、衣服。

病理性多汗較常見的是佝僂病。其主要原因是體內缺乏維生素D、缺少陽光照射等原因,造成血鈣降低,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促使汗腺分泌增多。這時寶寶應該多接觸日光,包括戶外光線及反射的光線,可在戶外活動,不要隔著玻璃曬太陽,多吃補充維生素D的食物或營養品。

其次,病理性多汗還常見於是結核病。結核病還有其他表現,如低熱、疲乏無力、食欲減退、面頰潮紅等。結核病的病兒白天活動時易出汗稱為虛汗,夜間的出汗稱為盜汗。除盜汗症狀外,還有發熱、消瘦、咳嗽等症狀,化驗血液,血沉值增大,如懷疑孩子感染了結核,應做肺部X線檢查或做結核菌素試驗以便及時診斷,進行正規的抗結核治療。

發現嬰兒晚上睡覺出汗,可用幹毛巾及時擦乾,或更換內衣,注意防止著涼感冒。平時經常洗澡、洗被褥或睡袋,經常曬曬太陽,保持乾燥,同時進行殺菌消毒。總之爸爸媽媽們要清楚寶寶晚上睡覺出汗的原因是生理性的還是病理性的,如果是生理性的可以改善睡眠環境來解決,對於疑為病理性出汗的孩子,應注意觀察伴隨症狀,及時到醫院檢查,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寶寶睡覺出汗怎麼辦

很多麻友反映,寶寶睡覺出汗怎麼辦呢?做個細心媽,出汗寶巧護理,就能防止寶寶皮膚疾病發生,同時也能減少寶寶感冒的發生幾率。

第一、穿純棉質地內衣:純棉質地的衣服透氣、吸汗,貼身穿著也比較舒服。

第二、調節室內溫度:每天早、中、晚堅持定時通風換氣,儘量做到每次開窗10~30分鐘。

第三、衣服及被子不可太厚:寶寶衣著和被子的厚薄應與大人相當,尤其是冬天不要穿得過厚,蓋得太多,否則寶寶容易出汗。

第四、寶寶的皮膚十分嬌嫩,過多的汗液積聚在皮膚褶皺處如頸部、腋窩、腹股溝等處,這就要求勤給寶寶洗澡,以保持皮膚清潔、乾燥,防止皮膚潰爛並引發皮膚感染。

第五、經常為寶寶塗抹爽身粉,能有效吸收寶寶皮膚多餘水分,令寶寶肌膚感覺乾爽舒適。爽身粉還能預防汗水刺激皮膚,及因衣物摩擦而引起的皮膚過敏和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