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治療嬰兒消化不良的7種方法

如果寶寶經常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要適當把奶粉沖稀點,減少奶量,直到寶寶糾正這種情況為止,如果偶爾出現消化不良的,可以服用一段時間的媽咪愛,必要時去醫院查查原因,或者服用一些中成藥來糾正一下。以後添加輔食也要從極少量開始,不要一次添加過多。

1、帶酸味多泡沫的糞便:這是因為進食碳水化合物過多如過甜的糖開水,牛奶,使嬰兒胃腸道的酶相對不足,使攝進的食物在腸道發酵旺盛產生氣體,出現的有酸臭味又多泡沫便.此時應停用加糖的甜食.

2、奶瓣蛋花樣便:大便稀且酷似雞蛋花樣,每日5-6次.這是由於蛋白質,脂肪消化不良所致.此時應減少母乳餵養的時間及喂量.

3、灰白色稀便或糊狀便,外觀發亮如奶油狀:每日3-4次或更多,多因進食油膩食物過多所致.原因是奶中脂肪量較高,腸道消化酶不足,母乳的最後部分含脂肪較多.故可縮短母乳喂哺時間,儘量避免嬰兒吃到最後的乳汁.

巧治小兒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方法有哪些?

1、酸牛奶。先將牛奶加5~10%蔗糖煮沸消毒,待奶液冷卻後,徐徐滴入乳酸液(按每100毫升牛奶加5%的乳酸液5毫升),邊加邊攪,使成細顆粒狀即成。酸牛奶易於消化,適用於胃腸炎的患兒。

2、脫脂奶。將牛奶煮沸,待冷卻後除去脂肪膜,再煮沸餘乳,再冷卻後去脂肪膜,如此反復3次即可。脫脂奶適用於嘔吐、腹瀉、痢疾等患兒。

3、炒奶糕。將奶糕炒至淡黃色,炒後澱粉變為炭化糊精,可吸收水分。有止瀉和幫助消化的作用。

4、焦米湯。將大米洗乾淨,晾至半幹炒成焦黃色,100毫升水中加炒焦米6克,用文火煮1小時,過濾去渣,再加0.4%的食鹽煮沸後即可。焦米湯中澱粉變成糊精,易於消化。適用於嚴重腹瀉及消化不良的患兒。

5、胡蘿蔔汁。先用胡蘿蔔500克,洗淨搗碎,加入少許水煮10~15分鐘,用紗布過濾,加水至1000毫升,再加3~5%的蔗糖煮沸倒入瓶中,煮5~10分鐘消毒後飲用。

6、蘋果泥湯。取熟透蘋果500~700克,洗淨後搗成泥狀,放入淡茶水中。蘋果纖維較細,對腸道的刺激小,並富含鹼性及果膠,有吸附、收斂作用,適用於1歲以上的腹瀉患兒。

7、淡茶水。取紅茶少許用開水沖泡,每日4次,因茶內含咖啡因、鞣酸等,具有興奮、強心、利尿、收斂、殺菌、消炎等作用,對急性胃腸炎有療效。

幫助消化,促進食欲,西藥可用:

①胃蛋白酶合劑:2歲以下每次2.5~5毫升;2歲以上每次5~10毫升,日3次,飯前半小時服用。

②乳酶生:5歲以下每次0.1~0.3克;5歲以上每次0.3~0.6克,日3次,飯前半小時服用。

③多酶片(含胃蛋白酶、胃澱粉酶、胰酶等):5歲以下1次半片;5歲以上1次1片,日3次,飯前半小時服用。以上幾點你不妨試試,希望對寶寶有幫助,祝寶寶健康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