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警惕幼兒夏季患上暑熱症,如何預防小兒暑熱症?

暑熱症主要發生在6個月到3歲的寶寶,這是由於他們的大腦體溫調節中樞在3歲前還未發育成熟所致。他們的體溫不能隨著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自行調節,加上排汗功能較弱,身體不容易散熱。寶寶患病後精神狀態還好,有時可能會有一些消化不良或類似感冒的症狀,最主要症狀是發熱,但體溫很少超過40℃,發熱一般從早晨開始,在白天體溫逐漸升高,下午逐漸下降,到了晚上降至最低,可從第二天早晨又開始升高。

發熱持續時間1-2個月左右,也有長至3-4個月,在天氣變涼時逐漸好轉;發熱的特點是服用退熱藥沒有效果,但如果把寶寶帶到一個環境溫度較低場所,體溫會自然降下來;寶寶總是口渴,喜歡喝水,由於喝水多而排尿次數和尿量增加;可並不出汗,僅有時見到頭部稍有一點汗;如果體溫較高,寶寶可能會出現驚跳、煩躁、愛哭等表現。

寶寶患暑熱症後,容易每年都發生,因此要注意採取預防措施。天熱時不要給寶寶穿著太多或太厚,以免影響身體散熱;注意調節環境溫度,如使用空調器或去涼爽的地方居住;寶寶發燒時,在確定暑熱症後馬上安置在室溫22℃-25℃的房間裡,給寶寶洗溫水浴也有降溫效果,但要注意水溫要比體溫低3℃-4℃,每次20-30分鐘,每天洗2-3次;注意給寶寶喝一些西瓜汁、綠豆湯、冬瓜水等飲料,補充體內失去的水分,給予清淡飲食;可在中醫的指導下,服用一些清暑益氣、養陰清熱的防治暑熱症的中成藥或藥膳。提醒一點,如果寶寶3-4天后體溫不降、或出現高熱驚跳、煩躁等症狀。

小兒暑熱症吃什麼好

對於暑熱症的患兒,服用退熱藥是無效的。那麼,小兒暑熱症怎麼破?媽媽們不妨給寶寶喝點粥,讓寶寶達到降溫的目的哦。下面一起來看看小兒暑熱症吃什麼粥吧!

【荷葉冬瓜粥】

材料:取新鮮的荷葉兩張,洗淨後煎湯500毫升左右,濾後取汁備用。

做法:

冬瓜250克,去皮,切成小塊狀,加入荷葉汁及粳米30克,煮成稀粥,加白糖適量,早、晚服用。

功效:冬瓜可清熱生津、利水止渴,荷葉清熱解暑。

適合人群:適用於發熱不退,口渴,尿少的寶寶。

【益氣清暑粥】

材料:西洋參1克,北沙參10克,石斛10克,知母5克,粳米30克。

做法:

先將北沙參、石斛、知母用布包加水煎30分鐘,去渣留汁備用。再將西洋參研成粉末,與粳米加入藥汁中煮成粥,加白糖調味,早晚服用。

功效:西洋參益氣養陰,北沙參、石斛、知母養陰清熱止渴。

適合人群:適用於發熱持續不退,口渴,無汗或少汗的患兒。

【蠶繭山豆粥】

材料:蠶繭10只,紅棗10個,山藥30克,糯米30克,白糖適量。

做法:

先將蠶繭煎湯500毫升,濾液去渣,再將紅棗去核,山藥、粳米加入煮成稀粥,早晚各服一次。

功效:蠶繭止渴解毒,山藥、紅棗健脾和胃。

適合人群:適用於低熱、神疲乏力、胃納減退,大便溏薄的患兒。

怎麼預防小兒暑熱症

暑熱症雖然自帶痊癒功能,能自己痊癒,但還是需要加強防治的。因為寶寶在患病時抵抗力降低,容易感染一些併發症。而且,長時間高熱還有可能引發高溫驚厥。 那麼,怎麼預防小兒暑熱症?下面一起來瞭解下吧!

1、媽媽們在高溫天裡,最好給寶寶穿寬鬆、柔軟、透氣易吸汗的衣服,以利於身體散熱。

2、媽媽們還可以給寶寶洗1至2次溫水澡,以幫助其發汗降溫,讓寶寶體感更舒適,減少燥熱感。

3、另外,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必要時可以開空調降低室溫,一般保持在26℃-28℃為宜。飲食方面則以清淡為主,同時注意營養均衡。

4、最後,寶寶平時要合理加強身體鍛煉,以增強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