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寶寶每天的第一杯水 媽媽們要重視!

哆啦寶寶的新陳代謝比較旺盛,相對來說,需要水的量比成人還要高,孩子越小,需要水分越多,所以媽媽一定要做好寶寶的補水工作,特別是每天早上的第一杯水最為講究。

寶寶早上喝水對身體至關重要

早晨起床後,空腹喝一杯水是許多養生專家都很推崇的健康生活方式。原來,早上的第一杯水對寶寶的身體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

及時補水。晚上睡覺,人體會通過尿液、皮膚、呼吸等消耗大量水分,起床後會處於缺水狀態,特別是寶寶新陳代謝比成人更快,對水分的需求更大,而晨起喝水能很好地補充身體代謝失去的水分。

調節腸胃,預防便秘。經過一晚上的代謝,早上起床後人體胃腸已經排空,這時喝水可以沖淡胃酸,使其保持更好的狀態,而且還能促進胃腸蠕動,減少寶寶秋季便秘的發生。

清醒大腦,神清氣爽。早上第一杯水能夠增加寶寶的血容量,促進血液迴圈,讓寶寶的大腦恢復清醒狀態。

不同年齡段的寶寶喝水量不同

早晨一杯水要喝多少,不同年齡段的寶寶對水的需求量是不一樣的!健康的肌體必須保持水分的平衡,成人在一天中應該飲用7-8杯水。那麼,幼兒該喝多少呢?通常我們可以根據年齡和體重來計算每日的需水量,而寶寶每日的補水量等於需水量減去餵奶量。

寶寶年齡越小,需水量相對越多,喝水的次數也越多。你可以根據寶寶的年齡和體重來計算每日的需水量:

0~0.5歲寶寶需水量(ml):體重(kg)×173(ml)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每日的補水量=寶寶每日的需水量-餵奶量。應該分多次喂給寶寶,讓寶寶養成愛喝水的好習慣。

0.5~1.0歲寶寶需水量(ml):體重(kg)×158(ml)

1.0~3.0歲寶寶需水量(ml):體重(kg)×128(ml)

1歲以上的寶寶,由於每天都會從飲食中攝取一定量的水分,如水果、米飯、湯等,所以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每天的額外補水量應控制在1200毫升左右。

溫馨提示:只要寶寶的尿液淡黃或無色就說明他體內水分充足。不要為了讓孩子喝水,而喂果汁或者飲料,一旦喝太多含糖分的“水”容易導致寶寶蛀牙哦!另外,秋季乾燥,或是寶寶活動量大、出汗較多的話,媽媽可以適當增加飲水量。

相關閱讀:寶寶不愛喝水怎麼辦?如何讓寶寶愛喝水

寶寶早上第一杯水怎麼喝,喝多少有講究

——喝什麼水

有人建議早上第一杯喝淡鹽水、蜜糖水。而事實上,一杯白開水就足夠了。白開水是最沒有負擔的水。在人體代謝過程中,白開水既補充了細胞的水分,也降低了血液黏稠度,有利於尿液的排出。此外,白開水不用消化就能被人體吸收,使血液迅速得到稀釋,促進血液迴圈,讓人更快地清醒過來。

——多少度

早晨喝水,喝與室溫相同的開水最佳,天冷時可喝溫開水,這樣可以減少對寶寶胃腸的刺激。有研究表明,當水溫在25°左右時,水分子與人體的細胞親和性最佳,細胞的吸水能力最強。所以早晨喝一杯溫白開水是寶寶最佳選擇。

——喝多少

對成人來說,早晨喝150-200毫升是一個比較合適的飲水量。而對於寶寶來說,一般3歲內的寶寶每次飲水不應超過100毫升,而對於母乳餵養的小嬰兒,則只要正常的母乳餵養,就能夠補充清晨所需的水分了。

——怎麼喝

清晨的第一杯水最好是空腹喝,也就是在刷牙後、早餐前。刷牙前喝水,容易將口腔中的細菌一起沖刷到體內,不利於健康。而飯後喝水得不到促進血液迴圈、沖刷腸胃等效果。另外,寶寶喝水應該要一小口一小口地喝,小嬰兒則建議使用奶瓶喂水。

寶寶喝水還應注意什麼?

不宜一次性大量喝水。一次性大量飲水不利於寶寶健康,應少量多次。因為一次性大量飲水會影響胃腸功能,並使得機體血液稀釋,水電解質失衡,影響代謝。特別是腎功能不好的寶寶,不能大量飲水,否則會加重腎的負擔,出現全身水腫、全身乏力等不良反應。

飯前飯後不宜大量飲水 飯前喝水會沖淡胃液,不利食物消化,而且會擴張胃容積,增加胃的飽脹感,影響食欲;而飯後大量喝水,胃內的食物很容易被水分浸脹,食物在水的作用下體積增大,不易於消化,給寶寶帶來不適感。

睡前不宜大量喝水 寶寶睡前1小時不要大量飲水,因為飲水後會產生大量的尿液,增加尿床次數,影響寶寶的睡眠品質。

寶寶喝水老是嗆著怎麼辦?

如果寶寶喝水嗆了,應該讓他俯臥在大人膝上或床上,用力拍打其背部,讓他咳出來。如果寶寶因咳嗽引發嘔吐,應迅速將寶寶臉側向一邊,以免吐出物向後流入咽喉及氣管。然後把手帕纏在手指上伸入口腔中,甚至咽喉,將吐、溢出的奶水、食物快速地清理出來,以保持寶寶呼吸道順暢,然後用小棉花棒清理寶寶鼻孔,以免造成呼吸堵塞。

食道開口與氣管的開口在咽喉部相通,嗆水量大時會造成氣管堵塞,不能呼吸,或直接吸入肺部深處造成吸入性肺炎。所以,在喂寶寶喝水是父母們要注意了:

1、奶嘴的口也不要太大,寶寶經常咬奶嘴的口子,那樣就會越來越大,口大流水就快,這樣寶寶就容易被嗆著。喂前可以把奶瓶先倒過來試試。

2、採用合適的喂水姿勢,儘量抱起寶寶喂水,讓寶寶的身體處於45度左右的傾斜狀態,胃裡的水液自然流入小腸,這樣會比躺著喂水減少發生嗆著的機會。如果還是很會嗆,那麼奶嘴放在寶寶口中不要太正,往左右兩邊偏一點,這樣寶寶吃得會較慢,但是水不會直接沖進氣管,就不會嗆了。

3、喂寶寶喝水,速度一定要控制得恰當適宜,寧可慢一些也不要過分急躁。有些父母會歸罪於寶寶自己吞吸得很急,但是奶瓶在父母手上,父母可通過控制奶瓶的進出及奶嘴孔的大小來左右寶寶吸奶的速度。

4、不要讓寶寶仰著頭喝水。

5、 如果是用勺子喂的,一次少舀一些,多喂幾次。

6、嬰幼兒哭泣、呼吸急促、或氣喘時,吃東西也容易被吸嗆,所以要避免讓寶寶邊哭邊吃。

7、寶寶喝水時不要逗寶寶。他邊笑邊喝也會嗆著。

8、寶寶喝完水後豎起來拍拍後背,直至打嗝即可。

9、突然或反復吸嗆時,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吸入性肺炎,這也可能是由於口咽部有毛病,最好帶寶寶給兒科醫師好好檢查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