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男童挨批在爺爺墓前吐槽 娃委屈你知多少?

養生之道網導讀:

故事的起源是這樣的:37歲的方先生帶著愛人和5歲的兒子樂樂去給爺爺掃墓。擦拭墓碑時,突然聽到兒子哭著說,“爺爺,我最討厭爸爸……

故事的起源是這樣的:37歲的方先生帶著愛人和5歲的兒子樂樂去給爺爺掃墓。擦拭墓碑時,突然聽到兒子哭著說,“爺爺,我最討厭爸爸說我娘娘腔了,媽媽說他也不聽,你能不能教訓下你兒子啊?”兒子越哭越傷心,方先生心裡“咯噔”了一下。孩子向去世的爺爺“告狀”,讓人覺得好氣好笑之餘,也有點心酸。你和孩子的溝通情況怎麼樣?你讓孩子覺得委屈了嗎?你自認瞭解孩子嗎?

網路圖片:萌娃委屈大哭惹人憐

反省:之前沒覺得孩子在意

樂樂從小由奶奶和媽媽專職照顧,方先生總覺得兒子太嬌氣,帶他出去玩時他總是這不敢那不敢的,於是就隨口說他“一點不像個男孩子,娘娘腔”,慢慢就說順口了。“其實有時候也是調侃一下。雖然孩子多次抗議過,但我也沒在意。沒想到他會在爺爺墓前哭訴,看來他是真介意這個,我以後再不說了。”方先生說。

轉變:正面引導,別隨意給娃“戴帽子”

武珞路中學語文教師鄭芳建議,家長不要隨意給孩子“戴帽子”,比如:孩子撒了一次謊,就說他是個“不誠實的孩子”;孩子說話慢慢吞吞,就說他“口齒不清晰”、“娘娘腔”;孩子沒按時做到位,就說他“做事拖拖拉拉、磨磨蹭蹭”等等。這不僅會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不利於和諧的親子關係,更容易強化孩子的這一行為。因此,當孩子的表現和家長的期望有違時,家長應該進行正面引導,以身示範,而非妄加評論。

嘗試:三部曲讓孩子“情緒排毒”

1.父母先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說“老是這麼不懂事”是一種否認

不少孩子在面對不如意時,常用的方式就是大喊大叫大哭,有些父母往往被孩子的情緒牽引著,也不冷靜了。面對孩子的歇斯底里,家長極有可能會訓話:“為什麼老是這麼不懂事?”其實,這樣說等於否認了孩子的不良情緒。這樣做非但不會使孩子負面情緒消失,反而會助長孩子的壓抑和否認,會對孩子產生傷害。因為,面對憤怒的父母,孩子不僅要承受自己的負面情緒,還要面對父母的負面情緒,這樣的雙重負擔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更加難以解脫。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就要允許孩子自由表達。

2.教會孩子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傷心、懊悔都是正常的

不要擔心孩子害怕或傷心、流淚,如孩子心愛的東西壞了會有難過的情緒產生,這時媽媽最忌諱的是說“我早跟你說過了,你就是不聽,你看,現在知錯了吧”。對此類狀況,媽媽應該做的是傾聽和同情,告訴孩子,自己也曾為一個玩具摔壞而傷心,不過,有時壞了就壞了,也許做任何事情都是於事無補了,可以傷心,可以懊悔。因為不僅你有這樣的體會,隔壁姐姐丟了一隻寵物狗,也是這樣的心情。

3.合理釋放、轉化負面情緒

作為家長,應該清晰認識到,合理釋放、轉化負面情緒的重要,只有把有利的方面充分發揮,才能把弊端盡力壓下去。如何釋放負面情緒?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可以有幾種簡單的發洩方式。如哭泣,是緩解不良情緒的好方法,不僅可以釋放壓力,也可以增強免疫力。再如大喊大叫、運動等,只要把孩子的身體調動起來,內心的苦悶也會隨著肢體的一舉一動逐漸被發洩出來。而轉化負面情緒則是對家長、孩子更高的要求。凡事往積極方面想,一個很有效的方法是“借想像滿足孩子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