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產後運動10大注意事項!產後恢復操讓你形體更美

產後運動的目的在預防或減輕因生產造成之身體不適及功能失調情形,主要協助骨盆韌帶排列恢復,腹部及骨盆肌肉群功能恢復,並使骨盆腔內器官位置復原。常見的產後運動有產後恢復操,產後瑜伽等。那麼,產後恢復操怎麼做?產後瑜伽的做法是怎樣的呢?產後運動要因人而異,那麼產後運動又該注意些什麼呢?

產後體形恢復操幾天能做?

在正常分娩後24小時產婦就可以下床活動。事實上醫生護士也都在勸說產婦們盡地下床活動。

一周後可適當地做些輕微的手、腿、腰部的擺動練習,並逐漸過渡到做床上操,形體操,或廣播操。而俯臥撐,仰臥起坐等鍛煉方法,對於減少腹部、腰部、臀部的脂肪積累具有明顯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應該注意避免一開始就鍛煉時間過長,活動強度過大,以免適得其反,影響產婦身體康復。

另外,產褥期間不宜站立過久儘量少做蹲位練習動作,以防止子宮脫垂等婦女病的發生。目前國外比較盛行的水下分娩法即可以看作是一種自然生產方式,更可以把它當作是一種產期鍛煉行為,因為水下分娩法的優點是減少腰痛,母子安全,產婦恢復快。而且初生胎兒對水的反應極好,毫無懼色,竟能象海豚一樣在水中活動,這應歸功於十月懷胎的胎訓,他(她)們在母體的羊水中習以為常。

所以此法很快由前蘇聯,法國傳到斯堪的納維亞和美國。美國南加州醫學博士奧登特對數以百計的產婦試用水下分娩,結果時間從平均17.5小時縮短為5小時。產後身體的復原也比較快。

產後恢復操的做法

產後恢復體操可以幫助產婦進行骨盆韌帶排列恢復、腹部和骨盆肌肉群的功能恢復,使產婦及早恢復體形,樹立信心。還適用於其他女性,用來鍛煉身體相關部位的肌肉緊實,從而使形體更美。

專家稱,產婦的盆底部位、肛門、陰☆禁☆道、腹部、臀部肌肉鬆弛,產婦可照體操在第一時間內進行針對性鍛煉,如呼吸運動、提肛運動、臀部運動、仰臥起坐等。在給嬰兒餵奶時,產婦的頭、頸、肩容易受累,抬頭運動對防止頭部、頸部和肩部勞累,緩解其壓力有一定的作用。

另外,由於有“坐月子”風俗,一些產婦會按照風俗在家“坐月子”,但躺床上時間久了易致下肢血液迴圈不暢,發生靜脈栓塞,腿部運動能促進血液迴圈,“坐月子”的產婦不妨進行早期的針對性鍛煉。

第1節、節呼吸運動。去枕平臥,雙手放在腹部,吸氣時腹部肌肉儘量收縮,呼氣時儘量放鬆。

第2節、提肛運動。吸氣時收縮肛門括約肌,呼氣時儘量放鬆。

第3節、臀部運動。吸氣時臀部及骨盆底肌肉收縮,呼氣時放鬆。

第4節、抬頭運動。吸氣時下巴儘量上抬,呼氣時下巴儘量向胸部靠攏。

第5節、仰臥起坐。兩腿屈曲,雙手平伸,吸氣時儘量使頭和上半身抬離床面,並儘量靠向雙腿,呼氣時身體緩緩平躺。

第6節、腿部運動。吸氣時一腳底平貼床面曲腿,腳後跟儘量靠近臀部,呼氣時緩緩將腿伸直。然後換腿,動作同前。

需要提醒的是,產婦當中如有剖腹者,那麼在練習仰臥起坐這個動作時,需注意腹部傷口,量力而行,鍛煉中以不累及傷口為准。產婦(順產者一天后,剖腹者三天后)可在床上進行產後恢復體操鍛煉,每天2次,每節做8個8拍。

產後恢復瑜伽的做法

1、嬰兒捲曲式。

臥姿,雙腿彎曲,雙手抱雙腿,用額頭接觸膝蓋,身體如嬰兒般呈捲曲狀。(練腰腹,使身體有形)

2、豎式。

臥姿,雙臂伸直放在體側,雙腿併攏抬升保持與身體呈90度。(美腿練習)

3、V字形。

坐姿,雙臂與雙腿儘量伸直,保持呈V字形狀。(美腿練習)

4、坐勢脊椎擰轉。

坐姿,腿交叉收縮於臀下,對側的一手抱腿,一手放在身體後側。配合呼吸,頭向後側緩慢轉向。(按摩內臟、排毒,練細腰)

5、牛面式變形。

跪式,手掌合攏置在背後,由外向內轉向,指尖由下向上儘量抬升的同時,挺胸,頭向後仰。同一姿勢,背後手勢變化,對側的手在後背相拉。(挺胸,對產後乳☆禁☆房下垂有益)。

6、側腰伸展。

單腿站立,一腿收縮於站立一腿一側。對側的手撐腰,另一手向前傾斜伸直,作側腰運動。再換一個方向進行。(練平衡,練細腰)

相關閱讀:產婦產後多久可以洗頭髮?怎樣正確洗頭?

產後運動10大注意事項

產後運動因人而異

順產重點的運動是收緊骨盆及產道,而剖腹產則是整個腹部及腹腔內的肌肉。但不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都要通過運動收緊腹直肌,都要注意不能伸拉過度,造成傷口拉傷。

從最簡單的多關節參與動作開始

女性產後的前6周,應儘量從最簡單的多關節參與的動作開始,要避免採用趴著、膝蓋和胸部著地的姿勢,以免導致乳☆禁☆房更結髮生。而懷孕、哺乳期間,母體大量的鈣質都輸送給了嬰兒,所以產後關節鬆弛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特別是母乳餵養的女性,應該注意保護關節,儘量不做單關節或負重大的動作,如跳躍等。

運動時別憋尿

女性還要注意,運動應在飯後1小時以後再進行,在運動之前,產婦最好去一趟衛生間,以免腹部感到不適。

熱身運動不可少

產婦在運動前,要求跟正常的健身一樣,先做5—10分鐘的熱身訓練。如慢跑,有氧自行車或者是多功能健身器等。至於力量訓練,要求每週進行20分鐘,根據身體狀況,每2周可增加5分鐘。

要運動前給孩子餵奶

產婦最好在運動前給孩子餵奶。這是因為運動之後,身體會產生大量的乳酸,會影響乳汁的品質。如果鍛煉之後給孩子餵奶,最好要過3—4個小時。

相關閱讀:母乳不足的表現有哪些?新手媽媽產後母乳不足吃什麼好?

出現問題要終止鍛煉

如果出現以下情形之一,應終止鍛煉:任何部位的疼痛或隱痛;陰☆禁☆道出血或有排泄物;頭暈、噁心、嘔吐;呼吸短促;極端疲勞或感覺無力。

運動著裝要舒適

鞋應合腳,孕期和產後腳的尺寸變大,如果感覺孕前的鞋尺碼小,要更換大號的;胸罩應有支撐能力,避免摩擦乳☆禁☆房或受到重力牽拉;練習時衣著寬鬆、舒適,選擇吸汗、透氣性好的。

運動中要適當補水

運動過程中要適當補水,一般每15—20分鐘可以補充100毫升水。如果出汗較多的話,可以適當補充一些含電解質的飲料。如果運動中出現流血量變大,要立即停下來休息,最好在惡露排盡後再運動。

運動量的增加要循序漸進

產後鍛煉要適度,運動量的增加要循序漸進, 自然分娩、沒有產後大出血情況的媽媽,在生產後2至3天就可以下床走動,3至5天后就可做一些收縮骨盆的運動,而在產後兩個星期,就可以做柔軟體操或伸展運動;至於剖宮產的媽媽,則視傷口癒合情況而定,一般來說,產後一個月可開始做伸展運動,而產後6至8周才適合做鍛煉腹肌的運動。

相關閱讀:韓佳人產後出院身材窈窕 產後注意事項有哪些?

哺乳期減重量要控制

根據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ACOG)的建議,哺乳時每週減去1磅(1磅=453克)體重是安全的,並且不會對嬰兒的成長有負面影響。如果未進行母乳餵養,則建議新媽媽們每週減去1-2磅的體重。如果我們的體重在一周內減輕太多,那麼我們需要減少運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