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小孩為什麼經常鬧嗓子

養生之道網導讀:

小孩為什麼經常鬧嗓子?有孩子的父母都有這樣的體會,孩子三天兩頭就會產生咽痛和發燒,咳嗽等常見症狀。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咽喉發炎、鬧嗓子。小孩為什麼經常鬧嗓子呢?

在氣候變化的季節裡,許多孩子三天兩頭鬧嗓子,到醫院檢查,不是咽喉發炎,就是扁桃體發炎,而且治好還犯,家長們常常為此苦惱和憂愁。因此,很有必要介紹一下這方面的醫學常識。

小孩為什麼經常鬧嗓子

經常聽到一些家長的苦惱:孩子經常感冒、咳嗽、發燒、嗓子紅、嘴裡愛起潰瘍,一個月差不多20幾天吃藥、打針、輸液真不知怎麼辦,孩子受罪大人既著急又痛苦啊!孩子總是鬧嗓子到底該怎麼辦呢?我們來聽一下專家的講解:

首先,孩子鬧嗓子中醫上屬於肺胃熱盛,多見於挑食、偏食、飲水少的兒童;建議去看中醫,採取飲食調整和中醫治療相結合的方法;在飲食上,宜清淡易消化食物為主,鼓勵孩子多吃蔬菜水果,飲食多樣化,盡可能多吃些白蘿蔔、銀耳、百合、苦瓜、草魚,甲魚等滋陰的水果和食物,多飲水。

其次,孩子總是鬧嗓子可能是抽動症,抽動症的主要表現有:不自覺地眨眼,沒法控制,而且抖得厲害。嚴重後還有搖頭聳肩、甩手點頭、踢腿扭動身體、喉頭作響常不由自主地發出“哼”、“嗯”、“咳”等怪異聲音、說髒話。所以家長要考慮各方面因素,早發現早治療。

第三,家長要鼓勵和引導孩子參加各種有興趣的遊戲和活動,轉移其注意力。另外,要啟發孩子從事適當的體育活動,體育活動會幫助孩子擺脫自己的封閉狀態,振作精神,完全放鬆,孩子抽動時是人為制止不了的,在他身邊愛護他,保護他。對於極少數頑固性抽動症的孩子,家長要幫助他們用意念意志、去克制自己的抽動行為,採用正強化法,只要孩子的抽動行為有一點減輕,就及時給予適當的表揚和鼓勵,以強化孩子逐漸消除抽動行為。

小兒“嗓子”的解剖生理特點

通常所說的“嗓子”,是指醫學上的咽與喉。咽是吞咽道又是呼吸道,吃東西、喘氣都通過它,咽可分為三段:上段在鼻腔後方與鼻腔相通,稱為鼻咽;中段在口腔後方與口腔相連,稱為口咽;下段在喉的後方通向喉腔,又通入食管,叫做喉咽。咽部的最大的淋巴組織是扁桃體,兩側各一個。喉在氣管上端,喉咽前方,不僅是呼吸道的一部分,而且是發音器官。在頸前,喉部突出成喉結,男子很明顯。喉結內有一對真的和一對假的聲帶,真聲帶閉合時,受呼出的氣流衝擊而發生振動,可發出聲音,成為人說話有聲的基音。

嬰兒的咽部相對狹小,而且比較垂直,鼻咽部富於集結的淋巴組織,最大的是左右兩個扁桃體,在新生兒時期各藏於齶弓之間,腺窩和血管均不發達,到一歲末逐漸發育長大,4~10歲時發育達到高峰,14~15歲後又逐漸退化。由此可以說明咽峽炎多見於學齡兒童,而一歲以下嬰兒則少見的緣由。扁桃體具有一定的防禦功能,但當細菌藏於腺窩深處時,卻又成為慢性的感染病灶。小兒的喉較成人長,喉腔較窄,初呈漏斗狀,以後呈圓柱形,軟骨柔軟細弱,假聲帶及粘膜亦薄弱,而且富於血管及淋巴組織,因此輕微的炎症即可引起喉頭狹窄。嬰幼兒時期的喉頭形狀並無男女之分,3歲以後男孩的甲狀輭骨聯角開始變銳,至10歲時逐漸形成男性喉形,嬰兒期聲帶較年長兒短,故其聲調高。12歲以後,男孩的聲帶比女孩長,至15~16歲時,男孩喉頭突出,聲音變粗。聲音變粗的時間,長短不一樣,一般半年到一年左右,聲帶長度增加,寬度、厚度也增大,此時聲帶會出現腫脹、充血等現象,所以要注意保護“嗓子”,不要大聲喊叫,否則會引起嗓子長期嘶啞。

瞭解了上述常識,就不難理解小兒為啥容易“鬧嗓子”。

小兒咽炎與喉炎的防治

咽和喉,雖然位置相距很近,但由於它們的生理功能和解剖特點不同,發炎時臨床症狀亦有所不同。

咽炎是咽部粘膜、粘膜下組織和淋巴結的炎症。往往起病較急,咽部灼熱、疼痛,孩子流口水,下頜部常常可摸到腫大的淋巴結,並有觸痛,如果讓孩子張大口,發“啊”的聲音時,可以看到咽部發紅、腫脹,甚至有黃白色的點狀滲出物。咽炎的治療:要首先去除病因,然後對症治療。可全身應用抗生素,口含喉片或用有消炎作用的含漱液漱口。要加強營養和鍛煉,預防感冒。

喉炎是指喉粘膜的炎症,常繼發於咽炎和鼻炎,主要表現為聲音嘶啞、咳嗽、多痰和喉痛。聲音嘶啞是喉炎的主要症狀,嘶啞的程度與病情的輕重有關。急性喉炎發病非常突然,孩子在白天和臨睡時還挺好,到半夜突然聲音嘶啞,咳嗽呈“空!空!空”的“犬叫聲”,吸氣困難,喉頭有喘鳴,面色發紫,情緒極度不安。上面已經提到,小兒喉腔狹小,喉頭軟組織比較鬆弛,一旦發炎,粘膜腫脹明顯,使喉頭通道變窄,通氣道變小,嚴重者可在短時間內因缺氧而危及生命。這種病變化迅速,來勢很猛,不能麻痹大意,應立即去醫院診治。小兒煩躁和哭鬧會加重呼吸困難和缺氧,應儘量照顧好孩子,並在醫生指導下應用一些藥物。治療喉炎時,如有全身症狀應及時應用抗生素或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的中藥,局部可用蒸氣吸入或霧化吸入療法等。應儘量讓孩子少哭或不哭,使聲帶充分休息。

9種食物有助於緩解喉嚨疼痛

細菌感染及感冒發燒都會伴隨有嗓子疼的症狀,喉嚨痛的嚴重時就連飯都吃不下。不過,有9種食物不僅能讓胃口好起來,還能有效緩解喉嚨疼痛。

細菌感染及感冒發燒都會伴隨有嗓子疼的症狀,喉嚨痛的嚴重時就連飯都吃不下。不過,有9種食物不僅能讓胃口好起來,還能有效緩解喉嚨疼痛。

香蕉。

香蕉是一種非酸性柔軟水果,容易吞咽,不刺激嗓子。香蕉還是一種低升糖指數食物,富含維生素B6、維生素C、和鉀。

熱氣騰騰的雞湯堪比抗生素。雞湯具有抗炎功效,可緩解喉嚨充血。雞湯中可加入營養豐富的胡蘿蔔、洋蔥、芹菜、山芋和大蒜。這些食物所含營養都有治病作用。

炒雞蛋或雞蛋白。

炒雞蛋或雞蛋白可提供易於消化的蛋白質,對嗓子炎症和疼痛具有緩解作用。食用時,最好不要加調料,否則會導致嗓子疼痛加重。

生薑茶或蜂蜜茶。

溫熱生薑茶或蜂蜜茶具有消炎止癢的作用,有助於緩解胸悶或緊張感。蜂蜜可在嗓子感染部位形成屏障,防止刺激,引發咳嗽。

燕麥片。

全麥麵條。

吃軟麵條有利於治療嗓子痛。全麥麵條還富含纖維素、鐵、鋅、維生素B1、B2、B3和維生素E等多種營養成分。

檸檬汁+蜂蜜。

檸檬汁和蜂蜜都有消炎抗菌作用,強強聯合可更有效緩解嗓子疼痛不適。隨著炎症的緩解,嗓子疼痛減輕。

水煮胡蘿蔔。

胡蘿蔔中含有維生素A、纖維素和鉀等營養成分。嗓子痛時,最好吃點水煮或清蒸胡蘿蔔。生吃胡蘿蔔會加重嗓子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