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男女備孕該注意什麼

養生之道網導讀:

男女備孕該注意什麼?備孕是優孕的關鍵,備孕夫妻需要做的工作還是很多的。那麼男女備孕該注意什麼呢?下面養生之道網為你介紹有關的知識。

一、男女備孕該注意什麼

生育是人的本能,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被剝奪了生育的權利。統計資料表明:以前不孕不育症占10-15%,而近幾年已高達20%。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去疾病因素外,大多數人還缺乏一定的相關知識。你是不是非常想知道如何才能懷孕,懷孕過程中遇到問題又該如何應付。我們就幾個讀者諮詢較多的問題採訪了相關專家,希望能夠幫助你順利升級為准媽媽。

1、懷孕不可一緩再緩

28歲的A小姐去年底結的婚,前幾天發現懷孕了。這本是讓人高興的事,然而小生命的突然到來並沒有給夫妻倆帶來絲毫喜悅,相反,夫妻倆卻滿腹愁苦:現在兩個人的工作都不穩定,手裡也沒什麼積蓄,又沒有房子……想想真是沒辦法要這個孩子,可不要吧又有點捨不得。思量來思量去,還是決定不能要這個孩子,理由是時機不成熟。

像馬小姐這樣的例子在我們身邊有很多,不是經濟條件不允許就是工作條件不允許,總想等條件成熟了再要。

據專家介紹,如今的不孕不育症呈現這樣一個特點:由於流產導致不孕的比例在上升(流產後併發症較多,影響生育),如今占到不孕症的1/3,而肥胖所占比例卻有所下降。這和我們的生活工作環境有很大關係:生活工作壓力的加大、思想觀念的開放,使流產的比例上升;生活品質的提高及人們越來越懂得科學生活,肥胖的比例在不斷下降。

因此,專家提醒,最佳生育年齡是25歲左右,最好別超過28歲。經濟和工作問題都不是問題,不要錯過最佳生育年齡。隨著年齡增長,人的生育能力在不斷下降,此外,過晚懷孕,卵子品質下降,胚胎畸形的幾率增高。同時,也不利於及時發現問題,從而增加了治療難度。

2、心理障礙與不孕

在不孕不育研究所,專家向記者講了這樣一個病例:鄭女士,男方家庭條件非常好,結婚後全家都盼著下一代的出生。可半年過去了,想要孩子卻懷不了孕,鄭女士心情越來越壞,而且開始自卑,總是懷疑自己不能生育。在家人的建議下只好去看大夫。經過詳細檢查,只是內分泌失調,並沒有發現其他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心理治療後,她也想開了,心情也放鬆了,結果不久就懷了孕。

不孕症的病因是複雜的,既可能有器質性病變,也可能是功能性障礙,更有心理方面的原因。在相當一部分患者中,所重視的是器質性病變,輕視的是功能性疾病,忽略的是心理性障礙。

其實,心理障礙同樣可以導致不孕,同樣也是疾病。鄭女士一開始就是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此外,女性長期不孕、特別是經多方治療沒有效果,常常導致人際關係敏感、焦慮、抑鬱、偏執,隨著婚齡延長、年齡增大,心理壓力更加沉重。

對於不孕症心理障礙患者,主要還是要靠心理治療。心理治療的方式是多方面的,既要靠大夫,也要靠家人自己。同時,患者自身也應當提高“免疫力”,在心理上保持健康,減少疑慮、緊張。減少或減輕不孕症患者心理障礙,不僅可以提高自然受孕率,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

二、備孕期間的注意事項

1、注意不要在情緒壓抑時受孕

人一旦處於焦慮抑鬱或有沉重思想負擔的精神狀態,不僅會影響精子或卵子的品質,即使受孕後也會因情緒的刺激而影響母體的激素分泌,使胎兒不安、躁動,影響生長發育,甚至於流產。

2、注意不要在蜜月時受孕

由於在新婚前後,男女雙方為操辦婚事、禮節應酬而奔走勞累,體力超負荷消耗,降低了精子和卵子的品質,從而不利於優生。

3、注意不要在旅行途中受孕

由於人在旅行途中生活起居沒有規律,大腦皮質經常處於興奮狀態,加上過度疲勞和旅途顛簸,可影響胎卵生長或引起受孕子宮收縮,導致流產或先兆流產。

4、注意不要在患病期間受孕

因為疾病會影響體質和受精卵的品質及宮內著床環境,患病期間服用的藥物也可能對精子和卵子產生不利的影響。

5、注意不要高齡受孕

35歲以上的婦女發生染色體畸變而導致畸形胎兒的比例隨年齡增加呈增加的趨勢。

6、注意不要在停用避孕藥後立即受孕

長期口服避孕藥的婦女,至少在停藥兩個月後才可受孕;放置避孕環的婦女在取環後,應等來過2~3次正常月經後再受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