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導致寶寶嘔吐的原因

嘔吐是寶寶生病時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引發它的原因很多。分清不同的病因,做對症護理,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導致新生兒嘔吐的原因

新生兒嘔吐

大多數新生兒和小寶寶在進食後會吐出少量食物,這是正常的。這與水準胃、噴門括約肌鬆弛、幽門括約肌緊張及餵養不當有關。

護理常識:通過改進餵養方法或者隨年齡增長這種嘔吐就會自愈。我們提倡抱起餵奶,必須臥位哺乳時,最好採用頭高腳低位。媽媽每次哺乳前用溫開水擦洗乳☆禁☆頭,並以四指托起乳☆禁☆房,拇指置於乳☆禁☆頭上乳暈處,減慢乳汁的流出;人工餵養時,每次哺乳前給奶具消毒,奶液充滿奶嘴後再給寶寶吃,奶嘴孔不易過大。哺乳後直立抱起寶寶,用空掌輕拍他的背,將吞咽的空氣排出。

急性嘔吐

通常是消化道感染性疾病的症狀之一,比如急性胃或者腸炎,是由於病毒、有毒物質或者細菌侵襲所致,經常會和腹瀉和腹痛同時發生。

護理常識:要防止寶寶脫水,嘔吐期間暫時不要吃固體食物,代之以流食,比如米湯,每個幾分鐘喝一勺(15毫升)。如果沒有其他食物吃,含有糖分的果汁也很有效,它還可以幫寶寶補充體力。在停止嘔吐後8~12小時,寶寶可以吃些溫和的食物,如香蕉、大米和嬰兒專用的蘋果泥。這些食物加上麵包和湯就適合大一點的寶寶吃

導致新生兒嘔吐的原因

週期性嘔吐

它是一種反復發作的頑固性嘔吐,常開始於2~4歲。引發的病因一直沒有定論,但普遍認為與體質因素有關,上呼吸道感染,情緒波動、疲勞,飲食不節是其誘因。

護理常識:對於容易嘔吐的孩子尤其是感冒後或者咳嗽後嘔吐的:應當在平時加強營養和體育鍛煉以提高機體免疫力,預防感冒;飲食要定時定量,不要太飽;不要給寶寶吃過於辛辣、熏烤和肥膩的食物。另外,中醫對這類現象有自己的解釋,寶寶胃有積熱或脾胃虛寒時都容易出現週期性嘔吐,也可以利用中醫的治療方法幫寶寶條理脾胃。

嘔吐的危險信號――脫水

嘔吐嚴重的時候寶寶可能會脫水,尤其是不到半歲的寶寶,在氣溫高或發熱時,很快就會脫水,下列現象是脫水的信號:

明顯的乾渴,嘴唇乾裂。

眼窩凹陷。

容易起皺的幹皮膚。輕輕地捏起腹部皮膚,如果鬆開後皮膚沒有正常彈回,就是出現了脫水。

4小時沒有排尿,或尿液稀少顏色呈深黃色。

導致新生兒嘔吐的原因

媽媽的疑問

Q寶寶吃完東西後總是反胃,該如何處理呢?

A對經常嘔吐的小寶寶如果排除了消化道炎症,那麼大多是胃食道返流。可選擇頭高腳低側臥位,頭部抬高15°;對胃食管返流的寶寶,讓他做些頭側俯臥練習,每次20分鐘,每日2―4次。但是俯臥期間一定有專人護理,防止呼吸暫停,這樣可降低返流頻率,減少嘔吐次數,防止嘔吐物誤吸,避免吸入性肺炎及窒息的發生。

Q 寶寶一吃藥就吐,甚至連吃的食物都吐出來,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法嗎?

A 在喂藥液時,藥液不要太熱,太冷;難喂藥的寶寶也可採用少量多次服用法;必要時也可服一口停一會兒然後再服用。嘔吐後及時清潔口腔、面部、頸部皮膚,更換被污染的衣物、床單。

是否去醫院?

在家觀察

正常溢奶。

食物反胃。

去醫院

伴有發燒、腹瀉等症狀。

頭暈頭痛、意識不清楚。

出現噴吐。

立即送醫院

寶寶出現脫水。

嘔吐物為黑色或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