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坐月子的飲食技巧有哪些

養生之道網導讀:

坐月子的飲食技巧有哪些?因為產後媽媽身體比較虛弱,所以要做好飲食的保健。那麼坐月子的飲食技巧有哪些?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

一、坐月子的飲食技巧有哪些

月子期間的好的飲食能夠幫助產婦得到較快的恢復。而在月子期間吃的較多也就是雞了,但很多產婦並不清楚,月子餐吃雞究竟要選擇公雞還是母雞呢?

1、吃公雞會利於下奶

由於產婦在生產後血中雌、孕激素的濃度會降低,這樣會利於催乳素發揮作用從而會促進乳汁的形成。而母雞的卵巢、蛋衣中裡有一定量的雌激素,會讓產婦催乳素的功能減弱,影響產婦奶水的分泌。而雄雞睾丸裡所含的雄性激素,具有一定的對抗雌激素作用。所以,產後如果常吃清燉大公雞(當然連睾丸一起吃),會讓產婦的乳汁變多。而且雄雞裡所脂肪比較少,多吃對母嬰都有好處,還可以利於產婦在哺乳期裡保持好的身材。但是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乳☆禁☆頭出現不通,乳☆禁☆房發脹沒有奶的時候,不能吃公雞下奶,否則可能會引起乳腺炎。

2、開奶後吃燉母雞更補

母雞可以起到補血的作用,但產婦生產後一周不能吃老母雞,因為產婦生產後由於血液裡的雌激素與孕激素濃度會大大降低,催乳素這時才會起到促進泌乳的作用,促進乳汁的分泌。但是如果產婦生產後吃燉老母雞,由於母雞卵巢與蛋衣中所含的雌激素,讓產婦血液裡雌激素濃度增加,催乳素的功效會減弱,從而會導致乳汁不足,甚至可能出現完全回奶。

但是在產婦開奶之後,差不多產後10天左右,等乳汁分泌比較充足的時候,就可以吃燉母雞了。母雞肉蛋白質含量很高,種類也多,消化率很高,容易被人體所吸收,還能起到增強體力、強身壯體的作用。母雞肉裡含有對人體生長發育有利的磷脂類,也是人體膳食結構中脂肪與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母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都起起到很好的食療作用。

二、產後坐月子食譜——雞湯做法

1、清燉烏雞湯的做法

主料:烏雞1只、香蔥2棵、生薑1小塊

調配料:料酒2小匙、精鹽2小匙、味精1小匙

具體做法:

(1)將烏雞宰殺後洗乾淨,再放到沸水中焯水,去除血水;

(2)將烏雞、料酒、香蔥、生薑放在砂鍋內,再用大火燒開後再用小火燉2小時左右,再加入少量精鹽、味精即可。

2、鮑魚螺煲雞湯做法

主料:瘦光雞1只(約1.05千克),鮑魚螺8個(海鮑),冬瓜 (約900克),陳皮1/4個,薑2片,蔥1條。

具體做法:

(1)把陳皮用清水浸軟後,再刮去瓤洗乾淨。

(2)冬瓜洗乾淨後,連皮帶瓤切成塊。

(3)雞斬頭去腳,洗乾淨,再放到水裡煮10分鐘,再過冷水。

(4)鮑魚螺去殼之後,再除去腸髒,加一些鹽搓擦一會,再用姜蔥氽水,過冷水。

(5)水適量煮開,再放入雞、鮑魚螺、冬瓜、陳皮、薑,慢火煮3小時,再加鹽調味即可。

三、哺乳期的飲食方法

1、肉和肉湯的營養價值有哪些區別

新鮮的肉類中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及維生素A、維生素B12、鐵、鋅等礦物質,而肉湯中只有少量的(脂肪酸(肉中的肥肉)在高溫的湯中溶解量增加,所以,可以肯定的說,肉裡的營養價值遠遠高於肉湯。

2、乳白色的濃湯營養價值更高嗎

有烹調經驗的人都知道,把魚用油煸過以後就能熬出乳白色的湯,而這種湯營養價值就增加了嗎?只是在烹調過程中加入了更多的油而已,為什麼就出現了這種現象呢?因為在熬制肉湯的過程中,烹調油中的脂肪及肉中所含的脂肪組織被分解成了細小的微粒,而卵磷脂、明膠分子和一些蛋白質起到了乳化劑的作用,形成了水包油的乳化液,這樣就使湯汁濃白,其實“奶湯”就是乳化的脂肪,營養價值低,熱量高,多喝無益。

3、肉湯並非人人都宜喝,哪些人不宜喝湯呢

高尿酸血症或痛風患者:因為肉湯中富含嘌呤和脂肪,會加重病情,甚至誘發痛風發作。

高血脂和脂肪肝患者:肉湯中的脂肪會促使血脂、血膽固醇進一步升高,造成脂肪在肝內聚集,在血管中沉積,造成動脈粥樣硬化等。

膽囊炎或膽石症患者:因肉湯中脂肪含量高,會刺激膽囊收縮,易引發膽囊炎發作。

胃、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因為患者本身分泌胃酸較多,而多喝肉湯會刺激胃酸分泌,加重病情。

可見,肉和肉湯各有優點,肉要吃,湯可以適量喝,最好根據自己的營養狀況、胃腸道功能及疾病情況合理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