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怎樣培養孩子誠實的品德

養生之道網導讀:

怎樣培養孩子誠實的品德?都說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老師,很多時候,父母的行為都在影響著孩子,那麼怎樣培養孩子誠實的品德呢?看看以下小編給家長們的建議。

莎士比亞說:“你必須對自己忠實,正像有了白晝才有黑夜一樣,對自己忠實,才不會對別人欺詐。”培養誠信品格,是一筆最好的投資。具有誠信品質的人,註定是人生的贏家。每一個成人都應該記住,只有當他們的行為正直而高尚的時候,他所堅持的道德觀念才能深入到孩子的心靈中去,並支配孩子的思想和感情。

1、要創造一個寬鬆、愉快、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因為只有家庭成員相互保持誠實真摯的態度,使孩子感到成人的愛護和關心,他才能夠信賴成人,有了過失才敢於承認。

2、經常講一些“做人要誠實”的道理。由於孩子年齡小,必須把道理具體化、形象化、趣味化,孩子才能接受。所以,可利用故事,把做誠實人的道理寓於故事之中,使孩子明白什麼是誠實,什麼是虛假和欺騙,應該怎樣做,不該怎樣做。

3、要滿足孩子合理的要求和願望。如適時地給孩子添置玩具、圖書及彩筆等。讓孩子意識到自己需要的東西,只要是合理的,家庭又是力所能及的,是會得到滿足的。這樣可避免孩子因需要不能滿足而把別人的東西隨便拿回來而又不告訴家長和小朋友的情況。

4、要有正確的教育方法。當發現孩子有不誠實的言行時,要採取細緻、耐心的方法,冷靜地聽聽孩子的想法,分析原因,對症下藥,切不可急躁、粗暴,甚至施加壓力,進行打罵、體罰等,這樣只會適得其反,造成孩子為了躲避責罰打罵而說謊。

5、制定一些規則並嚴格要求。如: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帶回家,沒有得到別人的同意,不可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借了人家的東西要及時歸還,有了錯要勇於承認,凡是答應別人的請求就一定要想方設法去做好等。這些規則一經提出就要嚴格執行,不能朝令夕改,並要重視克服“第一次”出現的問題。對執行規則,家長要態度堅決,嚴格要求,切不可遷就、姑息。

6、成人要以身作則。孩子好模仿,他們時時刻刻都在觀察模仿成人的行為,因此家長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凡是答應孩子的事就一定要兌現。如因情況有變或因其他原因兌現不了,也要向孩子說明情況,解釋清楚,表明不是有意騙他。要孩子做誠實的人,家長必須首先做到待人誠懇,不說假話,不誇大成績,也不掩飾錯誤。家長用這樣的言行做孩子的榜樣,有利於孩子逐漸形成言行一致、表裡如一的品質。

7、加強孩子的踐行意識。家庭對孩子誠信品質的培養,更加要強調孩子的踐行意識。在家庭中,家長樹立好榜樣,培養孩子對誠信問題的自我判斷。鼓勵孩子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譬如守時、不撒謊等小事做起,反復實踐,使孩子在整個過程中不斷的學習。加強孩子的踐行意識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自我判斷能力,同時也能夠嚴格的要求家長在當前的行為中嚴格要求自己,始終將自己作為孩子的榜樣,體現出家庭父母教育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社會、家庭、學校是影響孩子成才教育的主要因素。其中家庭的影響是對孩子影響不僅時間最長,而且影響也是最大的。家庭是孩子早期教育的“第一課堂”,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也是每個家庭應盡的重要義務。家庭教育對孩子良好誠信品質培養最大的特點就是:它是生活化的。整個教育的過程大多都是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可以通過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對孩子進行品質培養。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從嬰兒的出生開始,同時也是孩子的誠信教育過程中的重要一環。父母的一切言行舉止都會對孩子產生影響。在家庭教育中,家長不能僅僅的認為對孩子的談話和教導才是教育孩子,更應該重視生活中的每一個瞬間。譬如:怎樣說話、怎樣和別人交流、怎樣對待生活中的責任、怎樣對待朋友的承諾等等,這一切都是對孩子有益的教育。家庭對孩子誠信品質的教育,是在生活中通過多種的途徑,同時也是在有意無意間進行的,對於孩子的家庭教育最主要的還是家長要做到以身作則,在實際的行動中去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

誠信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傳承下來的傳統美德,廣義上講,“誠”是指誠實無妄;“信”是指責任與信任;對孩子誠信的教育和培養,一直就是我們的傳統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家庭教育是孩子最重要的教育方式之一。如何能培養好孩子的誠信品質,是每個家庭都要重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