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有益於六個月嬰兒智力開發的行為

養生之道網導讀

:有益於六個月嬰兒智力開發的行為有哪些呢?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會注重孩子的智力開發的培養,但是,有益於六個月嬰兒智力開發的行為有哪些呢,看看小編的介紹吧。

如何讓寶寶變得更加聰明,是每個父母的心願。從寶寶出生開始,父母就在為打造“天才寶寶”兒尋覓良徑。大腦研究專家證實:早期的社交和情感經驗是智力發展的關鍵。在寶寶成長的各個關鍵期鼓勵和支持寶寶多多接觸周圍的事物是開發智力的金鑰匙。

六個月的嬰兒應該學什麼呢?應該怎樣學呢?

1)語言上的學習:家長要抓住時機與寶寶進行對話互動,在孩子表現得愉快時,引導孩子叫出ma-ma、ba-ba等。如果寶寶模仿得清晰準確,應該及時以笑語或親吻表示鼓勵。

2)行為上的專心:對嬰兒學習活動的時間要有意識、有計劃地逐漸延長,切忌學一下馬上去玩一下,玩不到一會兒,又學一點,然後又去玩。這樣會使嬰兒分心,不能專注地做好一件事。

3)練習運動獨坐:半歲的寶寶可以開始坐起來了。父母先幫助嬰兒靠著坐起,然後一點點地減少支撐點,最後撤去一切外力的支撐,使其學會獨自坐穩,並慢慢加長獨坐的時間。有時嬰兒自己歪倒,要讓他自己去努力翻動,必要時再幫扶寶寶坐起來。這能促使其養成一定的獨立性。

4)自信心的培養:經常在寶寶的周圍多放些不同的玩具,讓他自己選擇。在發現他最喜歡的玩具後,故意放得離寶寶遠一點的地方,逗引他自己爬動伸手去抓取。長此以往,孩子的自信心會一天天地建立起來。

5)擴大人際交往:父母要積極地用豐富的語調、口氣與孩子交流,逗孩子歡笑。除了父母之外,還要讓寶寶接觸其他親人和陌生人,這樣培養的孩子性格就會開朗陽光、包容坦蕩。撫觸是每個人都需要的,成年人也需要握手、擁抱,對嬰幼兒來說更為必要。不僅能開發孩子的觸覺能力,促進他們成長,還傳遞著父母的愛心,讓孩子產生良好的情感體驗,培養健康的心態,是親子交流的絕佳手段。(撫觸應在孩子清醒時進行,父母一定要洗淨手,除去戒指、手鏈、腕表之類的飾物,以免劃傷孩子。撫觸時用力要輕柔,時間不宜過長,每天五六次,每次三四分鐘即可。)

刺激大腦

研究表明:通過不斷地刺激大腦,可以使大腦飛速發展。父母在平時的生活中可用以下四種方式循序漸進地刺激寶寶大腦——

低度刺激:讓寶寶觀賞花草、聽音樂等,有利於開啟寶寶的心智。

中度刺激:觀看電視大賽、智力比賽等,可培養寶寶觀察、欣賞、鑒別及語言表達能力。

高度刺激:插花、下棋、飼養小動物等,可以磨礪寶寶的耐心和鼓勵開動腦筋。

更高度刺激:吟詩、作畫、木刻、石雕、泥塑、演奏樂器、練武術、踢足球、搞小發明及航模等,可培養寶寶的求知欲、應急能力和創造精神。

關鍵期(0-1歲)

0—1歲,聲音辨別關鍵期(寶寶出生1周後,就能辨別出給他餵奶的媽媽的聲音,4周後就具有對不同聲音的辨別力)

訓練方法:

1、在寶寶睡醒後,精神很好時,朗讀詩歌給他聽。

2、經常唱歌或放音樂給寶寶聽。

3、經常對寶寶說話,教他人物或物品的名稱等。

4、經常帶寶寶到戶外聆聽周圍環境中的各種聲音,如狗叫聲、喇叭聲、門鈴聲等,並向寶寶一一解釋。

5、模仿動物的叫聲,鼓勵寶寶模仿。

6、利用遊戲的機會,讓寶寶辨別從不同方向傳來的聲音。

7、多與周圍的人接觸,讓寶寶感受不同的聲音特點和模式。

健康貼士:

聽力篩查——出生後各種環境影響、藥物作用、疾病因素等均可導致寶寶的聽力障礙,在早期通過無創的聽力篩查定期檢查,可及時發現聽力異常的寶寶,給予及時干預和康復,減少其對言語以及語言和認知發育的影響。

親子園活動——由專業的幼教專家專門設計製作的系列親子活動,包括父母與寶寶共同參與的各種遊戲,抓住幼兒最佳發展期,與家長共同實施有效教育,開發智力,增進親情。

寶寶愛模仿進步可不小

嬰幼兒有著驚人的學習能力,求知欲極強,如海綿吸水般“貪婪”地探求著。父母要有目的、有計劃地説明寶寶認識周圍事物。要細緻觀察,及時發現孩子的需要與興趣,更要耐心教導,不厭其煩,決不能生硬急躁,挫傷孩子的積極性。更為重要的是,應注重“身教”,以和藹的態度,體貼地照料,耐心的重複和不斷的鼓勵為孩子營造溫暖的氛圍,培養愉悅的心境,這樣,孩子會形成健康的心態,熱情自信的性格,樂觀向上的品質,讓孩子收益終生。

隨著寶寶的長大,寶寶間的差距也越來越大,有的活潑機靈,熱情好動,善於學習和模仿;有的羞怯膽小,缺乏探索精神,接受和掌握新事物、新技能較慢。產生這些差別的關鍵在於你是否給寶寶進行了計畫周密、方法得當的早期智力開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