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孩子感冒千萬別給用力擤鼻涕 後果很嚴重!

冬季是兒童感冒的高發季節,當媽媽看到孩子流鼻涕時,第一反應就是要孩子快把鼻涕擤出來,殊不知,這個小動作比對身體造成的傷害一點也不必感冒來得小。這看似出於天性的關愛,卻可能對寶寶的耳朵形成傷害,導致炎症的發生。

擤鼻涕存在大隱患

由於人體的鼻腔和口腔都是與雙耳相通的。人的咽部與中耳鼓室之間有一個管道,叫“咽鼓管”,當大人把孩子的兩個鼻孔同時捏住用力擤出鼻涕,發出響亮的聲音,會使孩子咽部壓力增高,細菌因而容易由咽鼓管進入中耳鼓室,從而引起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嚴重的甚至會導致聽力下降。

掌握正確的擤鼻涕方法

不要一味地讓孩子用力擤鼻涕,最好輪換按住一邊鼻孔,輕輕擤出鼻涕。

如果是嬰兒,用手帕擦拭即可。

還有兩種方法:

一種就是用生理鹽水清洗鼻腔

另一種是用很弱且溫和的血管收縮劑進行處理

後者需要到醫院由醫生來進行操作。

嬰幼兒是中耳炎的高發人群

嬰幼兒是中耳炎的高發人群,這主要是由三個特點所致:

1.是因為他們的耳咽管結構的特殊性,由於內耳管和口腔解剖的生理關係,嬰幼兒的咽鼓管又直又短。

2.兒童的身體抵抗力差,容易引起呼吸道細菌和病毒的感染,很容易把鼻咽部的炎症帶到中耳裡面去。

3.加上嬰幼兒的抵抗能力更差,一旦感冒,嗓子、鼻子會發炎,細菌也就會進入中耳裡面去。

而對於成人來說,因為咽鼓管比較傾斜,又細又長,所以病菌不容易由耳咽管進入中耳。

中耳炎發生的原因

小兒感冒

小兒感冒時,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腫,致使咽鼓管及鼻淚管開口阻塞,咽鼓管阻塞後氣體不能進入中耳,而中耳的氣體又不斷被黏膜所吸收,使鼓膜內外氣壓不平衡,出現耳悶,這也是中耳炎發病的一個重要原因。“可以說80%以上的中耳炎都是感冒導致的。

不正確地用力擤鼻涕

不正確地用力擤鼻涕,很容易使鼻涕進入中耳,造成中耳炎。所以提醒家長,不要一味地讓孩子用力擤鼻涕,最好輪換按住一邊鼻孔,輕輕擤出鼻涕,如果是嬰兒,用手帕擦拭即可。還有兩種方法,一種就是用生理鹽水清洗鼻腔,另一種是用很弱且溫和的血管收縮劑進行處理,當然後者需要到醫院由醫生來進行操作。

母親餵奶姿勢不正確

專家表示,母親餵奶姿勢不正確也容易引起嬰兒中耳炎。如果在餵奶過程中,母親把嬰兒頭部放得比較低,或者嬰兒平躺著吃奶,乳汁就會從咽鼓管流入耳朵,引起炎症,所以在餵奶的時候一定要把孩子的頭抬高,以免奶水流入耳道。

中耳炎及早發現很重要

專家表示,如果嬰幼兒感冒發燒長期不好,哭鬧、煩躁、突然嘔吐或者頭痛、肚子痛都可能是中耳炎引起的,要儘快去就近的醫院耳鼻喉科就診。

長期延誤或不徹底醫治,中耳炎會由急性轉為慢性,如果孩子耳朵流膿不止,輕者影響聽力,重者引起嚴重的併發症。中耳炎治療是否及時、徹底,對聽力影響很重要。家長提早發現,並且症狀比較輕微,一般不會影響孩子的聽力;但如果耳道流膿不止,出現鼓膜穿孔病症,則比較嚴重,應立刻帶孩子做檢查,查看穿孔的位置和穿孔大小。早期治癒中耳炎是保護聽力不受損害的關鍵。

如何正確預防中耳炎

要做到對嬰幼兒中耳炎的預防,首先要提高寶寶的抵抗能力。預防感冒是預防中耳炎的積極措施,盡可能縮短感冒週期,避免細菌和病毒感染,是避免兒童患中耳炎的最佳措施。

其次,注意寶寶的口腔衛生。在洗澡和洗頭時,避免水流入孩子的耳孔;經常看看孩子的外耳道有無分泌物,一旦發現異常應立即就醫,及早治療可以避免損害聽力。

同時爸爸媽媽們應該避免用力地給孩子擤鼻涕,要注意使用正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