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生不生“二胎” 看來還得先算一筆賬

“單獨二胎”頒佈後,幾家歡喜,幾人憂?有兩個孩子,做玩伴,童年也就不孤單了。兩個孩子也可以減輕獨生子女長大後贍養老人的重擔,但是生孩子真的不全是浪漫的事,真真是燒錢,既然打算要孩子就想給他最好的,爸爸媽媽們決定要孩子之前,還得認真算一筆賬。

生一娃的消費有哪些呢?從懷孕到產後,甚至將來的養育、教育費用等等,都是生一個孩子的成本,小編主要從懷孕這一階段來給您羅列下消費專案吧!

懷孕期間的主要消費

1.各種檢查費用

這裡的費用僅僅指做產前檢查本身的費用,而由懷孕產生的什麼打車費等等的都不算在內。尿檢、初檢、婦產醫院準備建檔、婦產醫院建檔成功、血糖篩查、糖耐試驗、排畸B超、常規檢查並預約下次B超等等都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2.營養保健品。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和在“苦自己也不能哭了孩子”的思想引領下,許多准爸媽都秉承一切為了孩子好的原則,不吝惜消費。營養保健品就是一大塊支出,孕婦專用營養大米、孕婦奶粉、孕婦用葉酸膠囊、孕婦專用維生素等都是孕期的重點支出。而且這類看似普通的商品在加貼了“孕婦專用”的標籤之後往往身價大漲,但即使價格再高,也總有准爸媽願意“上鉤”。

3.生活用品

現在的准爸媽都是經常接觸電腦的人,要不然也是“手機控”,一天都離不了,電腦手機輻射都很多,對胎兒的發育不好,即使爸媽們忍痛割捨了,也沒辦法完全隔離,家裡的某些電器,或多或少也還有些有輻射,比如微波爐等。更何況現在普通的洗化用品常含有鉛、汞等元素,防輻射肚兜、防輻射服、孕婦專用化妝品、孕婦專用牙膏等成了孕婦必買的生活用品。這些商品的價格也都不便宜。

4.嬰兒用品

現孩子是父母的寶貝,小寶寶誕生之前,許多父母就要提前為小寶寶們準備好出生用品了。小寶寶的用品如奶粉、衣服、紙尿褲、嬰兒臥床等仍然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5.孕婦培訓機構

對於孕婦及其家庭來說,懷孕分娩是女性一生中最嚴峻的考驗,然而,很多孕媽媽忙於工作,可能會聽取一些親朋好友的經驗或只是簡單的上母嬰網查詢一些資料,這些知識的瞭解都不夠權威,有的甚至知識甚至是錯誤的,這些都可能影響到小寶寶的健康成長,給他們帶來不必要的傷害。所以有些准媽媽就報班參加專門針對孕婦需求的產前指導機構。這些機構能將孕產期保健、科學胎教、孕婦營養和心理健康等知識融匯其中,教准爸媽如何科學孕育寶寶。

6.准媽媽的“誤工費”

雖然法律規定的產假是:98天+30天/15天(晚育)+15天/30天(難產)+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個嬰兒)。但具體上就不一定了!有些准媽媽孕吐、水腫嚴重不得不請假在家,就沒辦法上班了。而且孩子生出來後有些媽媽還得辭職在家當全職媽媽!唉,誤工費可就不是一點點了!

當然了,關於生娃的費用,還包括以後的生育、養育和教育等的支出!只是每個家庭的消費能力不同,各種支出費用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小編不再一一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