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帶寶寶到外活動_帶寶寶到外活動的好處

養生之道網導讀:

爸爸媽媽們要多多帶寶寶到外活動,大家知道在寶寶滿月後,家長應該抱著寶寶到室外活動一下。現在,小編說說帶寶寶到外活動的好處。

帶寶寶到外活動,"散步"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因為每天"散步"5—10分鐘,可以改善機體的氣體交換狀況,使體內血氧含量增多,有助於其于寶寶的健康發育。很多剛出生的寶寶都不希望被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希望自己可以會動手腳。可是一些長輩總喜歡把寶寶的手腳都固定住,說這樣的寶寶比較乖,也比較不會長歪。其實這是不對的,寶寶天性就該是無拘無束的,這樣限制活動並不能矯正畸形,還容易因為包得過緊而長痱子,寶寶就該讓他多多運動,使手腳肌肉得到鍛煉。很多新媽媽都喜歡帶寶寶到戶外活動,可是家裡長輩覺得外面的不安全因素太多,其實,帶寶寶到戶外活動也是有好處的。

寶寶2—4個月時,父母應讓寶寶適應四肢運動。讓寶寶平臥,先將其兩上肢交叉伸屈;再將下肢交叉伸屈,最後上下肢同時伸屈。每一動作重複2—3次,鍛煉肩部及腿部的肌肉。

寶寶4—6個月時,是寶寶開始練習翻身運動的時候。父母可握住寶寶雙腳,將其身體左右翻轉。寶寶翻身尚不自如時,可一手持其腳,一手持其上身幫助翻身。

寶寶6—8個月時,是寶寶開始練習爬行運動的時期。父母在大床上,放置一些可按動的、色彩鮮豔的玩具(帶響聲更好),這樣一來,寶寶將探身、滾爬著去摸拿那些玩具,這恰恰是一有益的運動,促使寶寶協調性、靈敏性得到很好的發展。

寶寶8—10個月時,應開始獨自站立的準備運動。讓寶寶俯臥,將兩腳提起,再慢慢地放下。這樣重複多次,以鍛煉上身及腕部力量。

寶寶10—12個月時,應開始步行的準備運動。讓寶寶蹲著或慌跪著,拉住寶寶雙手,使其立起,這樣重複多次,以鍛煉其下肢肌肉。

寶寶已初步能行走時,父母可按其兩腋,讓其跳動即鍛煉各部器官的生理功能,又能增加幼兒的歡快心理,吊掛遊動彩球或彩紙條束,鍛煉頸部和眼睛。同時,可用“花鈴棒”的響聲訓練寶寶的反應能力。

如果寶寶還小時,不方便帶出門去,也不能把他關在房間裡,應該讓他呼吸呼吸新鮮的空氣,新鮮的空氣對於新生兒來說是非常有好處的,可以使寶寶的心情愉悅,這樣就可以促進食欲,而且常常呼吸新鮮空氣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如果不能帶到戶外活動,每天都要把房間的窗戶開起來通風半個小時左右,但是如果風大的話就要避免寶寶待在入風口。

當寶寶三四個月的時候就可以帶寶寶到戶外活動,此時就應該帶寶寶多曬曬太陽。陽光是最好的天然維生素促進吸收劑,多曬太陽可以促進食物中的維生素還有鈣被寶寶吸收,有助於骨骼的生長和堅固,而且太陽☆禁☆具有一定的殺菌作用,可以提高寶寶的抵抗力,預防疾病。

帶寶寶到戶外活動除了曬太陽,還能提高寶寶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力,特別是在三四個月的時候,寶寶的視野看得更遠了,對周圍的東西都產生了一定好奇心,可以借此給寶寶做做早期教育,提前對寶寶的智力做訓練。

【把寶寶帶到戶外要注意的事項】

一、是選擇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季節。

一般來說寶寶滿月後就可以到戶外活動,但是有些人覺得還太小了。而讓寶寶曬太陽要注意選擇一天當中適合曬太陽的時候,比如冬天的中午,夏天的早晨,而且還有注意曬太陽的時間不宜太長,應採用循序漸進的方式。有帶寶寶出去曬太陽就要隨身帶著水,及時給寶寶補充水分。

二、是要注意太陽照射的部位。

正常來說帶寶寶曬太陽曬的部位以寶寶的後腦勺和屁股還有手腳為主,要避免的是臉部眼睛,特別是要避免太陽直射眼睛。

三、是不要給寶寶穿太多衣服。

如果要帶寶寶曬太陽應該挑個沒風的天氣,將寶寶衣服都脫了曬陽光浴,而不是包裹得嚴實,這樣一點效果都沒有,還會因為穿太多流汗吹風就感冒了。

以上分享的是帶寶寶到外活動。最後值得強調的是,寶寶運動應是根據不同生長時期的特點而進行的,運動發展需要循序漸進,是不可急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