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情緒與智力哪個更重要
養生之道網導讀:
寶寶的情緒與智力哪個更重要?有人說智力直接影響孩子的未來,而情緒只是一時的,所以他們認為寶寶情緒沒有智力重要,是這樣嗎?究竟寶寶的情緒與智力哪個更重要?一個嬰兒早在懂得使用語言之前,就會傳情達意了,並且能從這種互動中獲得安全感、自信以及各種資訊,進而才能順利學會肌肉運動、語言、認知等技能。
那麼,如何才能及早知道寶貝將來的情緒是怎樣的呢?用一顆糖果就能進行預測,這就是著名的“糖果實驗”。在這項長達40年的實驗中,科學家發現,通過觀察孩子抵抗糖果誘惑的能力,可以預測他今後的人生道路。
科學真相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了這一實驗。他們找來數十名孩子,每人面前放一顆糖果,告訴他們糖可以吃,但如果10分鐘後再吃就可以多得到一塊。當研究人員出去後,這些孩子中有1/3馬上開始吃。剩下的孩子則用盡了各種方法讓自己撐下去;有的閉上眼睛不去看誘入的糖果,將頭埋入手臂中,自言自語,唱歌,玩弄自己的手腳,甚至努力讓自己睡著,但是依然有1/3的孩子開始堅持卻在後來放棄了。不過,最後1/3的孩子一直堅持到了研究人員回來。這些有意志力的孩子最終得到了兩顆糖果。
14年後,研究人員再次調查了這些孩子,發現不同反應的孩子在情緒與社會交往方面的差異非常大。4歲時就能抵抗誘惑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時期,社會適應能力非常好,比較自信,人際關係好,能很好地面對挫折氣有主見且學業出眾,在追求目標時也和小時候一樣能壓抑立即得到滿足的衝動。
而那些馬上吃糖果的人,成年後缺乏自信,與人相處不好,容易懷疑、嫉妒或羡慕別人,而且和小時候一樣不易壓抑立即得到滿足的衝動。
糖果實驗顯示了童年時期的一個很小的行為,長大後卻擴大為社會、情感等多方面的能力。很多事情都取決於壓抑衝動的能力,包括減肥、讀完學位等。因此,如果孩子欠缺情緒控制能力與成熟度,再高的智商也無用武之地。
情緒智力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性
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心理學實驗:
實驗者給一群4歲的幼兒每人一粒糖,並且告訴他們說:如果現在把這粒糖吃了,就不會再得到第二粒糖;如果願意等實驗者15分鐘回來,再發一粒糖吃,那麼就可以得到兩粒糖。
實驗者說完這些話離開後,有些幼兒馬上就把糖放進嘴裡,而有的幼兒為了克制吃糖的願望,變得坐立不安、抓耳撓腮或者唱起歌來,自言自語,甚至捂著眼睛不敢看這粒糖。他們有的堅持了一會兒,終於把糖吃掉了,有的則堅持等到了實驗者歸來,獲得了第二粒糖的獎勵。
值得重視的是,這次試驗,與孩子們4歲智力測驗的分數關係不大,但卻可以作為預測高中畢業成績的依據。
結果是,4歲時比較能夠克制衝動的孩子,不但學習成績好,進入大學前學業智力測驗也優於自製力較差的孩子,其青春期以後的社會適應能力也比較好,融入同伴的能力以及與成人互動的穩定性也都比較好。
這項延遲滿足的實驗,從某種程度上證明了情緒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性。
所謂情緒智力,就是識別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緒狀態,並利用這些資訊來解決問題和調節行為的能力。在某種意義上,情緒智力是與理解、控制和利用情緒的能力相關的。
情緒智力能夠通過學習不斷提高
研究認為,人類的自我意識、自我約束、毅力和全情投入等能力,對一個人一生的影響,在大多數時間內都比智商更為重要。如果忽視了情緒智力因素的存在,對我們自身的發展是不利的,而兒童更應該在學校期間就開始接受情緒智力的教育。
與智力不同的是,智力在十幾歲以後就不太變化,而情緒智力則並非由遺傳決定,也不是在兒童早期階段就已經發展定型的,它能夠在人的一生中通過不斷學習而提高。
對人的情緒水準進行的一項追蹤研究顯示:隨著個體越來越善於調控自己的情緒和衝動,更善於激勵自己,以及共情能力的增強和社交技巧的不斷豐富,人們在情緒智力上的能力表現也不斷地得到提高。這種變化可以稱之為“成熟”。
情緒智力高的優勢:
情緒智力高的孩子有更好的社會適應性,所以將來會更從容、更成功、更有幸福感。他們的優勢主要表現在:
1.他們能夠和其他孩子及成人建立更好的關係。
2.他們是好的聽眾,更善解人意、更寬容、更能夠理解並控制自己的情緒。
3.他們更放鬆、更合作、更善於處理衝突。
4.他們較少有攻擊性,不太衝動,既能處理恐懼、焦慮和傷心的情緒,也能表達高興和幸福的感覺。
5.他們更負責任,在學校的成績也更好。
6.他們有較好的自尊,健康的好奇心,而且更能集中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