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兒童想像力有什麼特點

養生之道網導讀:

想像是人腦對已有表像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裡過程。世界上凡是具有創造性的活動,都是想像的結晶。兒童想像力有什麼特點?下面養生之道網告訴你,兒童想像力有什麼特點。

兒童想像力有什麼特點?

兒童對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非常好奇,總是瞪大眼睛懷著一種要發現世界奧秘的願望,去觀察、去想像、去發問。我們一定要珍惜兒童的好奇心,並設法進一步激發這種好奇心,使孩子的想像始終處於活躍狀態。遊戲是培養兒童想像力的最好方法,兒童通過遊戲對現實生活實行創造性的反映。在遊戲活動中,特別是角色遊戲和造型遊戲,隨著扮演角色和遊戲情節的發展變化,遊戲內容越豐富,想像也就越活躍。父母、老師應該積極組織、引導兒童參加遊戲活動,根據不同年齡想像發生的特點採用不同的遊戲,在遊戲中培養和鍛煉兒童的想像力。

2~3歲兒童的想像活動完全沒有目的,內容簡單貧乏,完全依靠感知動作。這個年齡的兒童已經積累了大量的社會生活印象,遊戲的內容也隨之豐富,不再是簡單地擺弄玩具,而開始進行角色遊戲。這個時期的角色遊戲往往局限於對角色的一兩個動作的模仿,可以帶領他們做具有最簡單的主題和主角的遊戲活動。例如,把布娃娃當作主角,給它穿衣、洗臉、餵飯等等,大人給予適當的引導,逐漸地豐富角色遊戲的內容。在這種遊戲中,想像也就開始形成和發展起來。

3~4歲的兒童想像活動仍是無意的,內容零碎,沒有前後一貫的主題,數量少而單調。這個年齡的兒童漸漸學會在角色遊戲中做主角,兒童利用遊戲模仿家庭中發生的事,如請客人吃飯,哄寶寶睡覺,這時大人應該帶動兒童一起遊戲,並分配給他一定的任務,讓他自己去找玩具,找替代物,找玩的角色和玩偶。隨著兒童遊戲水準的提高,他們對玩具與實物之間相似程度的要求越來越低,模仿的動作也越來越簡練,他會用想像力彌補玩具的不足。

4~5歲的兒童,隨著他們語言的發展豐富,經驗的積累,想像已經開始具有初步的目的性,想像的內容也比以前豐富,但仍然零碎。這個年齡的兒童在遊戲中不再單純重複成人或年長的兒童提出的主題,而是通過自己的構思來加以補充。這時可以通過讓孩子填充故事的劇情,完成缺少局部的畫面構圖等,來鍛煉孩子的想像。

5~6歲兒童隨著知識經驗的積累,能從他受局限的日常生活中突破出去,展開豐富的聯想,想像力的目的性更明確,想像內容逐漸變得豐富、完整和系統,能夠從不同中找出非常規律性的相似來。想像逐漸成為一種相對獨立的心理過程,並能服從於一定的目的。這時可以通過編故事來訓練孩子的創造想像力,在自編故事的基礎上,也可編歌曲或詩詞。猜謎語也是這個年齡感興趣的事,可以通過猜謎語來培養孩子的形象思維能力。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像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兒童的想像力是智力的重要成分,聰明的孩子具有豐富地想像力。兒童如果缺乏想像力,就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識,也缺乏創造力。因此,我們要注重兒童想像力的培養和提高,讓孩子展開想像的翅膀,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從而把孩子培養成為富有想像力,富有創造力的人。

如何激發兒童想像力?

1.讓孩子做生活的主人,手和腳動起來。手腳的每一條神經都與大腦連結、受大腦支配,而手腳不同的動作又可促進大腦的發育。研究表明,勤于動手的孩子更富創造性和想像力。生活中,孩子的事情讓他自己做,家長不要自作主張地為了節約時間讓孩子學習、寫作業,而把應該由孩子自己做的家務活包攬下來。讓他自己收拾文具、床鋪、臥室,自己洗襪子、內衣,自己背書包等等。要知道,孩子在動手做事時,腦子也在動呢。 當孩子能夠自己用手拿勺子的時候,就培養他自主吃飯,大人不要再喂了;讓他享受步行、奔跑、識途、記路、冒險走新路的樂趣,即使你有車,也不要讓四個輪子成為孩子的“腿”;讓他接觸使用各種大人用的工具,比如家裡的工具箱,鉗子、螺絲刀、扳手、錘子、剪刀等。椅子的螺絲松了,試著讓四五歲的孩子去緊緊;組裝的小傢俱,讓他自主去試試;需要燒水時,讓孩子試著打開煤氣灶。

2.讓孩子儘量體驗各種感覺。孩子每天更多地生活在視覺的世界裡,對其他感覺缺乏體驗和鍛煉,觸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靈感對想像力和創造力同等重要。不妨讓孩子戴上眼罩,依靠聽覺、觸覺等感覺世界。閉著眼睛聽故事,肯定會和睜著眼睛有不同的感覺。 音樂可以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尤其是沒有歌詞的音樂。你可以和孩子討論聽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是鳥語花香,還是狂風暴雨?是宇宙漫步,還是時空穿越?這是對孩子聽覺想像力的鍛煉。 現在的圖畫書豐富多彩,讓人目不暇接。但孩子多是被動地“看”,卻很少思考。你可以讓孩子想一想,如果讓他來畫,這幅畫會有什麼不同?會增加什麼形象、變換什麼色彩?

3.經常和孩子一起做想像力拓展的遊戲。可由生活中一件具體的物品來展開。比如:喝完飲料的瓶子還能做什麼用?能當球踢嗎?能做擀麵杖嗎?透過玻璃瓶看字會縮小還是變大? 也可以多讓孩子做假設,展開聯想和想像。比如:假如我是一粒種子,怎樣才能發芽?會怎樣發芽?發芽後是什麼樣的?能用肢體比劃出來嗎? 閒暇時,家長不妨和孩子來個“吹牛”比賽,比如“嘴大——上嘴唇接著天,下嘴唇貼著地”之類;還可以討論或運用有誇張意味的成語,如“膽大包天”——這個天怎麼包?

4.閱讀與想像。閱讀是由連續的、富有形象性和邏輯性意義的組合,可以促使大腦主動去進行富有想像力的創造性思維,因此閱讀是培養想像力的土壤。引導孩子多看一些童話、神話、科學幻想,孩子稍大後(能夠分清幻想與現實的區別)可以看科學發明等圖書和文章,在閱讀中培養想像力。讓孩子成為“故事大王”,續編或改編故事。當故事講完開頭或講到一半的時候,家長不妨停下來,讓孩子展開自己的想像,為故事編寫不同的情節和結尾,過一把“作家”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