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寶寶的護理要點_新生兒怎麼護理

養生之道網導讀:

寶寶的護理要點,胎兒從脫離母體到生後28天,醫學上稱為新生兒期。這是孩子開始獨立生活的第一階段,身體變化很大,所以保健護理非常重要。現在,小編說說寶寶的護理要點。

在外人看來,寶寶長大的過程只是一刹那的事,不過,對於媽媽們來講,寶寶長得實在太慢,天邊的夕陽落了無數遍,朝朝暮暮,小寶貝們依舊咧著無牙的嘴,帶給媽媽無窮的快樂和無盡的麻煩。

寶寶生命的第四個月繼續延續著上個月的平穩。本月媽媽們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為寶寶添加輔食,這個月的常見問題也大多與寶寶的吃有關。

關注熱點一:輔食添加不當

從這個月起,寶寶對外界的探索有了更多的進步,因為這個月他們將第一次嘗試乳汁以外的食物,體味冷暖人間。用嘴巴體驗世界,這樣的方式對寶寶來說大概比其他任何方法都要來的更加直接,更加深刻,只是這樣的體驗同時也可能帶來種種麻煩,寶寶對新食物的不適應,添加方式的不合理都可能引起各種身體不適,媽媽在處理麻煩的過程中慢慢增加對寶寶們的瞭解。

1、症狀

大多數的媽媽們都認為蛋黃是最適合寶寶的食物,所以蛋黃是很多寶寶的第一餐。但是有些寶寶在吃了雞蛋之後,會渾身發癢,他們臉部和耳朵周圍的皮膚還會發紅,有分泌物,出現濕疹的症狀,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雞蛋過敏。過敏是添加輔食過程中最常見的現象。

腹瀉與嘔吐也是輔食添加不當時非常容易出現的症狀,通常寶寶的大便會比平時稀,而且次數明顯增多,看起來有點像蛋花湯,有時候還混有少量粘液及不消化的物質。

2、媽咪呵護

每次添加新的食物之後,要多注意觀察寶寶的反映,密切注意其消化情況。發現寶寶身上出現紅斑或腹瀉嚴重,應該去醫院檢查。尤其不要隨便給孩子用一些藥膏。

在添加輔食的過程中,要仔細觀察寶寶對哪種食物過敏,確定後就不要再給寶寶吃了。

遇天氣太熱,或者寶寶不舒服,例如胃呆、嘔吐、大便反常或其他情況,應暫停喂此種輔食,等腸胃功能恢復正常後,再從開始量或更小量喂起。

關注熱點二:嬰兒肥胖

抱著胖乎乎的寶貝出門,是一件非常驕傲的事情,看見的人都會說你家寶寶養得真好啊!類似的讚揚聲讓大部分媽媽都把胖當成了成功養育寶寶的衡量標準。但是嬰兒過胖並不是一件好事情。嬰兒期的肥胖是成年肥胖的基礎,長大後發生肥胖的概率非常高。

1、症狀

一般來說,嬰兒的發育水準有個基本的資料,如果體重比同年齡、同性別、同身高小朋友的正常數值超過20%,就應該屬於肥胖了。

體重的正常資料一般可以按照這樣的公式來計算:1—6個月的嬰兒體重=出生體重+月齡×0.7

2、媽咪呵護

護理的出發點基本上要從兩個方面入手:飲食和運動。

吃了睡睡了吃的養育法不僅過時,而且有百害。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不運動對小寶寶都不是一種好方法,所以每天盡可能讓寶寶運動。運動的量和時間沒固定的數值,每個寶寶的性格體質都有所不同,以寶寶不累為適宜。

飲食方面不要像填鴨那樣不停地讓孩子吃,3個月以前每公斤體重約需120—150CC的奶量;4—6個月維持原來的奶量外,可為寶寶增加米糊、麥糊或果汁等副食品,每天的量大約為半碗。這個資料只能作為參考,具體到每一個孩子,具體的量肯定不同,家長應該多觀察,感覺孩子吃飽了,就沒必要硬塞。

關注熱點三:感冒氣喘

三四個月的寶寶感冒發燒一般不會太嚴重,多半都是從母親那裡傳染來的,事實上適度感染,對孩子來說並非壞事,它其實提供了一個讓孩子的免疫系統成熟的機會;但如果發現併發有其他症狀,例如伴隨有氣喘現象,這個時候媽媽就要注意了,儘早將孩子送到醫院。

1、症狀

一般在感冒流涕、發熱後的一兩天,有些寶寶會開始咳嗽,伴隨著咳嗽的逐漸增加出現氣喘的現象,寶寶呼氣延長,呼吸急促,每分鐘達50次以上,甚至還會憋氣。媽媽可以明顯地感覺到寶寶的呼吸道阻塞,咳嗽、氣喘時口唇青紫。

2、媽咪呵護

已經發生氣喘的寶寶,最好的辦法就是帶孩子上醫院。

對於氣喘最好的護理其實還是預防,預防氣喘要從居家空氣開始。注意保持房間內的空氣清潔;保持家中空氣流通、換氣良好;在室內燒烤食物時,一定要開窗。

塵顢是誘發小兒氣喘體質發作最重要的過敏原,平時要注意一些細小的生活習慣,每天起床後一定要疊被,不要給寶寶買填充玩具和毛絨玩具,家中避免使用地毯和掛毯。

關注熱點四:反復感染

剛剛才好沒兩天,又發燒了;每個月拿到工資,都要為醫院做貢獻。在陪伴寶寶長大的過程中,寶寶的呼吸道反復感染,真是讓父母頭痛。所以有些父母索性採用一個最簡單的方法:給孩子打各種增強抵抗力的針,最常見的是丙種球蛋白。但研究表明,這種方法並非上選,孩子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可能有多種,對症下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干預這才是比較好的方法。

1、症狀

反復性的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特徵是:孩子經常感冒,幾乎每月一次,感冒後又特別不容易好,拖延良久,綿延不斷。

2、媽咪呵護

不要總是擔心孩子冷,老是給他穿上厚厚的衣服,捂得過分嚴實。

不必氣溫稍有變化立刻增減衣服。

帶寶寶去醫院,在醫生的建議下做全面的檢查,例如:血的免疫功能(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和呼吸道粘膜表面的免疫功能。如有免疫功能缺陷者,可根據化驗結果進行免疫刺激療法,用胸腺素、轉移因數等,有體液免疫缺陷者可應用適量的丙種球蛋白。


【寶寶的護理要點】

1、臍部護理

寶寶的臍帶,一般1-7天后脫落。臍帶未脫落前要注意檢查包紮臍帶的紗布有無滲血。臍帶脫落後,臍孔窩裡如發現有血水或人膿,有滲出物可塗75%酒精,保持乾燥,然後及時去醫院治療。

2、保溫

因為寶寶調節體溫的功能差,易受冷引起肺炎、感冒等病,故要保持理想的室溫。一般以攝氏20-24攝氏度為宜。早產兒的體重越低,越要注意保暖。可以用熱水袋,有條件的可用空調設備取暖。

3、口腔衛生

寶寶口腔粘膜柔嫩,血管豐富,較乾燥。於上齶中線兩旁及牙齦切緣上常可見黃白小點,這是上皮細胞堆積或粘液腺瀦留腫脹所致。此小點叫上皮珠,也叫馬牙,切勿挑擦,挑擦後輕者可引起局部潰爛,重者可引起敗血症。

4、呼吸道護理

寶寶的呼吸特點是淺而愉,節律不同,所以必須保持寶寶呼吸道通暢。如鼻腔內有粘液,可用消毒棉花輕輕擦去。感冒時,常引起嚴的鼻塞,影響吃奶,可在吃奶前用0.5%的麻黃素溶液,每次一滴,嚴禁用成人的滴鼻淨藥水,以免中毒。

5、皮膚護理

胎脂有保護皮膚作用,出生後數小時可逐漸吸收,不要清洗。寶寶皮膚柔嫩,易擦傷引起感染,尤其是頸下、腋下、大腿根部和臀部,每天應清洗,防止感染。

6、洗澡

寶寶新陳代謝旺盛,經常洗澡可使皮膚清潔,改善血液迴圈。洗澡洗頭面部、頸部,然後洗全身。要注意耳後、頸、腋下、肘部、腹股溝等皺褶處的清潔衛生。女嬰外☆禁☆陰部沖洗由前到後,防止肛門周圍的糞便污染陰☆禁☆道及尿道。洗完澡後要用幹毛巾擦乾身體,並在皮膚皺褶處撲上嬰兒用粉。

7、睡眠

寶寶時期,除了吃奶、換洗外,幾乎都在睡眠中,睡眠時應避免光線直接刺激眼睛。睡眠姿勢對嬰兒的健康與體型的發育關係很大。經研究表明,長期處於仰睡姿勢的嬰兒,長大後在體型容貌定型階段,大多五官端正,面容秀麗。

8、用藥

用藥要慎重。要在醫生指導下治療疾病,不要隨便給寶寶用藥。

以上分享的是寶寶的護理要點。寶寶的成長離不開媽媽的精心護理,天氣好的時候家長可以多帶嬰兒到室外曬曬太陽、吹吹風,增加嬰兒對環境的適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