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如何遠離有害優生的危險因素

當今科學日益精進,一般人喜歡用冠冕堂皇的“優生”二字,其實“優生”更實際的說法應該是孕前優生規劃,可遠離有害優生的危險因素,孕育出一個優生的健康寶寶。

認識孕前用藥的適當時機

最困擾准媽媽的莫過於早期懷孕期間接觸或服用藥物的問題。截至目前的醫學文獻記載,確定藥物與畸形因果關係的驗證資料並不多見,其中較為大家熟悉的是沙利竇邁所造成的海豹肢樣四肢殘障。其他藥物影響大多數是止於臆測,鮮少有實證依據。

在醫師的諮詢過程中,往往是不確定的預估多於肯定安全無虞的承諾。況且,一般孕婦孕育的胎兒之先天畸形比率在3%至3.5%之間,若說藥物安全無影響,萬一不巧生下一名缺陷兒,根本無法認清是藥物的影響,抑或是自然法則畸形概率的出現?於是在苦於無法確定因果關係下,又沒有積極的實驗證據可以判定用藥的安全性時,只好訴諸消極性的避免藥物接觸。因此,一旦有計劃要懷孕時,經期來的十天內可以服藥,之後,宜謹慎或避免服用任何藥物。

避免病原感染遺害下一代

會造成胎兒畸形的病原體包括:弓漿蟲感染、梅毒螺旋體感染、水痘病毒、德國麻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庖疹病毒感染等。其中超過95﹪以上的婦人曾有水痘病毒、巨細胞病毒、庖疹病毒感染的過往史;也有85﹪的婦人有德國麻疹病毒感染過往史。因此,只有那些未曾曝露或初次感染的個案有高低不等的比率可能禍及胎兒。

目前避免病原感染的對策是孕前先確認是否具有這些病毒的抗體,應事先作病毒疫苗預防注射,獲得抗體三個月後再考慮懷孕。目前推廣最成功的就是德國麻疹疫苗注射;水痘病毒疫苗也已經研發成功且廣受臨床試用,其效益有待更多個案來驗證。至於梅毒感染可在孕前確認檢查,陰性反應代表沒有這種病;陽性反應者,應先確認感染,然後再接受完整的抗生素治療療程。關於愛滋病患,目前醫界仍束手無策之際,最好不要有懷孕的準備。

調整母體生化環境,作好孕育健康胎兒的準備

調整母體生化環境包括許多慢性內科疾病的穩定及嚴格控制,經由這般努力,周產兒(指出生7日內的新生兒)的罹病率及死亡率必定會顯著降低。例如:組織膠原症(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皮肌炎等)應在病情穩定,沈寂階段才考慮懷孕。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應定期服用藥物或施打胰島素針劑,控制適當的血壓及血糖值後再考慮懷孕。慢性腎衰竭在做血液透析的病患,應能做到每天只需洗腎一次之後再考慮懷孕。

但仍有許多待克服的難題(例如會產生羊水過多症),需要與醫師密切配合。服用高劑量的葉酸,也被建議在孕前服用,可預防神經管缺損症的發生。

想要優生,在孕前孕中都要做好一切準備,排除一切不利優生的危險因素,優生的可能就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