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入園季!兩類寶貝易被老師忽視 你家有嗎?

養生之道網導讀:

可哥和思思剛上幼稚園的時候,兩個寶貝都想媽咪,媽咪把寶貝交給老師後,他們就都哭起來,但是兩個寶貝享受著不同的“待遇”。這是為什麼呢?

可哥和思思剛上幼稚園的時候,兩個寶貝都想媽咪,媽咪把寶貝交給老師後,他們就都哭起來,但是兩個寶貝享受著不同的“待遇”。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是與寶貝的性格有關啊!

兩個寶貝的不同表現

老師走近可哥的時候,可哥拉著老師的手,依偎在老師的身邊,不停地重複一句話:“我要媽咪。”老師就不停地跟她交流,安慰她,大約10分鐘,可哥就安靜下來了。但是思思一直獨自待在一個角落裡哭著,30分鐘過去了,他仍然沉浸在痛苦的分離焦慮中,老師為什麼“不管”他呢?因為任何人一走近他,他就會邊用手推邊大嚷:“走開!”他拒絕別人的關心和照顧,老師對他也愛莫能助。當老師把這種情況告訴媽咪的時候,媽咪說:“這孩子就是這麼倔,像他爸爸一樣,沒辦法。”可見,兩個孩子不同的“待遇”與寶貝的性格個性有密切關係,有的性格容易被重視,有的性格容易被忽視。

第1類易被老師忽視的寶貝

性格倔強、拒絕幫助的寶貝

有人提供幫助,本來是件好事,但是寶貝未必“領情”,因為寶貝對外在世界的安全感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在他對陌生人和陌生環境還沒有把握的時候,有時他會把別人的主動詢問和熱情幫助當作一種“干擾”或“侵犯”。尤其是平時出門較少的寶貝,對別人在距離上的接近或者態度上的親近更容易產生戒備心理,這種現象常常被媽咪理解為“膽小”,事實上是寶貝面對陌生情境所應該具備的心理素質還沒有發育成熟的表現。這樣的寶貝上幼稚園之後分離焦慮比較嚴重,入園適應期間難以接受老師的幫助,老師只能遠遠地觀察,“被迫忽視”寶貝,靜心等待寶貝自己的適應速度。

教養策略

1.經常帶寶貝出去轉轉,如果寶貝不願意與人接近,讓寶貝遠遠地觀察,逐漸增強寶貝對外在環境的安全感。

2.如果寶貝不接受別人的接近或親近,父母應對寶貝耐心解釋別人的善意,安慰寶貝不要害怕,同時不強迫寶貝立即接納別人。

3.不要被寶貝錯誤的表達方式所迷惑,父母要善於通過表面現象透視寶貝真正的需求,並指導寶貝正確的表達方式。

4.理解老師的“無奈”,並經常與老師溝通寶貝的表現,鼓勵寶貝的點滴進步。

第2類易被老師忽視的寶貝

性格內向、不愛表達的寶貝

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意思是說寶貝餓了會用哭來表達自己的需求,自然會吸引人的注意力並及時為寶貝提供幫助;如果寶貝餓了卻沒有表達自我、吸引別人的技巧與策略,那麼他的需求就有可能被忽視,遇到缺乏經驗的年輕媽咪或者年輕老師更容易發生這種情況。因此,媽咪一方面要主動關注性格內向、不愛表達的寶貝,另一方面還要鼓勵寶貝敢於表達自我,指導寶貝表達自我的策略。

教養策略

1.多與寶貝進行親子交流,經常主動向寶貝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建議,為寶貝樹立善於表達自我的榜樣。

2.關注寶貝的需求,指導寶貝用語言、動作或眼神、表情等多種方式表達自己的需求。

3.如果寶貝遇到困難就靜靜地不說話,坐在那裡發呆,不要以為寶貝省心不惹事而忽略對寶貝的關注,應該主動詢問寶貝的感受,並鼓勵他表達出來。

4.主動與老師交流寶貝性格內向的表現,提醒老師主動關心寶貝的需求。

適度忽視有必要

“忽視”作為一種態度往往被人理解為只有消極的意義,實際上,適度忽視有利於寶貝的健康成長。

焦女士通過熟人介紹,把寶貝所在的班級老師邀請出來一起吃飯。老師以為媽咪的意思是請老師對寶貝進行“特殊關照”,媽咪卻說請老師對自己的寶貝和別人的寶貝“一視同仁”,不要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一個“特殊的人”,這樣會降低寶貝適應社會的能力。

焦女士認為,作為家長,今天可以找人為寶貝撐一把“保護傘”,可是家長不能保護寶貝一輩子,孩子的路要靠他自己走出來。焦女士與老師接近的目的是想贏得更多的溝通機會,瞭解寶貝的成長細節,為自己開辦的博客提供素材,滿足自己關注寶貝成長的心願。

焦女士的觀念符合寶貝的身心發展規律。寶貝出生之後,首先發展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方式,寶貝的喜怒哀樂以別人是否滿足自己的需求為衡量標準,即使自己的需求不合理,甚至干擾了別人的自由與快樂,他也“在所不辭”。因此要成為一個健康的、完整的人,寶貝還要學會逐步走出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空間,開始接納別人,學習容忍別人拒絕自己、忽視自己的狀況,寶貝的心理素質由此得到鍛煉,心靈由此健康成長。

可見,寶貝面臨“入園適應”的過程中,不少家長也面臨“入園適應”。其中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家長需要調整自己的觀念與心態,對幼稚園的集體環境特點和寶貝發展社會性的成長任務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適度的期望值。

1.尊重寶貝的得失觀,雖然有時寶貝“吃虧”了,但如果寶貝是放鬆而快樂的,不要向寶貝強加自己的得失觀。

2.調節寶貝的得失觀,如果寶貝不能接納其他小朋友,或者不能接受老師對其他小朋友的關心,並為此悶悶不樂,媽咪要正面開導寶貝“博愛”的胸懷。

3.如果認為老師對寶貝有所忽視,可以與老師友好溝通,坦率表達自己的建議,不在寶貝面前表達對老師的不滿與意見。

過度忽視有害處

適度忽視有益,過度忽視有害。世界衛生組織把兒童虐待列為公共衛生問題之一。除了人們所熟知的身體虐待、情感虐待和性虐待以外;兒童忽視也是一種虐待,它是指父母或主要照看者持續性的沒有為未成年孩子提供與其年齡相適宜的照料、關心、教育、監督等,導致寶貝的身心健康和幸福生活受到傷害。

現在每個家庭的子女少了,但由於社會變遷對家庭與個人生活的深刻影響,過度忽視寶貝的情況並不少見。例如父母在異地就業、求學,或者父母工作繁忙,披星戴月,與寶貝實際接觸稀少,或者父母離異,較少關注寶貝。

雖然沒有人能夠隨時注意和滿足寶貝所有的需要,但其基本需要如果持續長期性不被關注就會構成過度忽視,例如身體忽視、醫療忽視、教育忽視和情感忽視,其中寶貝在身體、醫療和教育上的需求是外顯的,依託基本的家庭供應、醫院和幼稚園就能在形式上滿足寶貝的需求,唯有心理需求是內隱的,在寶貝不會主動提出情感需求,或者家長和老師不敏于發現、不善於回應寶貝的心理需求的情況下,家長或老師容易對寶貝構成情感忽視。

3歲以後進入幼稚園是寶貝發展社會性的關鍵時期,有的媽咪不理解,會對寶貝“被忽視”的現象產生誤解、感到苦惱。有位媽咪說了兩件事:有一次電視臺來幼稚園錄影,只有一半的孩子上了鏡頭,沒上鏡頭的女兒回來後不吃飯哭鬧,幼稚園不能平等對待每個孩子,是不是傷害了她的自尊心?在班級牆壁的集體生活照片上,有一張是女兒站在旮旯邊上,還有一張正好女兒閉上了眼睛。這位媽咪認為老師對自己的女兒缺乏關注,缺乏親情,她心裡很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