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孩子的語言能力有什麼作用

養生之道網導讀:

人們最直接的表達方式就是用語言來表達,那麼孩子的語言能力有什麼作用呢?相信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語言能力出眾,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孩子的語言能力有什麼作用吧。

語言使孩子具有了交流的能力,從而提高了孩子學習知識的能力,而知識的增長又擴大了孩子的眼界,使孩子的語言更豐富,交流的內容、範困更廣闊。知識學習的過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大人和孩子通過語言交流來進行的,語言是我們人類接受知識的策要工具,人類之所以能夠優越於其他的別的動物而取得今天的進步,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類具有能夠運用其他動物所不具備的完整的語言能力。

一、引導孩子語言能力的重要性

孩子的未知過程是一個由被動逐步發展到主動的過程。在初期的時候因為孩子的語言和行動的能力還比較弱,在知識的學習中主要是以大人為主體的,以大人對孩子的指點為主,大人對孩子的指點越多,他的求知欲望就越強,他的知識面也就越擴大,語盲能力也就更能得到提高。

隨著孩子語盲能力和行動能力的提高,求知活動和語言交流的主體會逐漸的由大人轉向孩子。孩子會變得特別愛問。對孩子來說,周田的大千世界和大自然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奧妙,是一個未知的王國,孩子對這一切都只有強烈的求知欲望,而這種求知欲望的外在表現就是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沒完沒了的“為什麼?,,孩子的這種強烈的求知興趣和欲望能否得到鞏固和發展,在很大程度士取決於大人對待孩子提問的態度。而孩子的這種求知積極性的發展水準,在很大程度上甚至決定著孩子今後的學習生涯。

起初,孩子的求知欲望所引起的智力積極性往往帶有偶然性,大人的貨任是把孩子的這種早期的偏然性的興趣,變成孩子牢固的求知積極性,把積極的思維活動變為孩子個性中固定的品質。

尤其要注意的是在這些活動中,不要讓孩子單純的成為聽眾、觀眾、助手,只是被動地完成大人的指示的人。而是要盡魚地開發孩子本身的求知積極性,滋發孩子的求知欲望。可以利用孩子提出的有關他己熟悉的東西的問甩,也可以專門為引起孩子的注意針對某一事物或現象提出問題,並和孩子一起對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例如小麻雀吃什麼,小麻雀住在腳裡:花為什麼有漂亮鮮豔的色彩,為什麼有香味等。和孩子談論所見到的,並做一些補充說明。新的知識誘導提出新的問題,對新問題的討論又引發新的興趣,孩子的知識面就這樣擴大了,孩子的認知積極性也就這樣逐步地提高了。

孩子智力活動的積極性首先取決於孩子的看護者,尤其是孩了的父母。孩子智力活動積極性的發展水準將決定孩子在各種兒童遊戲活動中的能力,也決定孩子將來的學習成績。多和孩子交流,擴大孩子的眼界,開闊孩子的視野,不僅給孩子提供提出問理的機會,也給孩子提供回答問題的機會,這種雙向的交流不僅能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也可以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和記憶能力,更進一步的加深孩子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而且對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開朗熱情的性格也極有益處。給孩子提供機會,引導孩子提出問題,也讓孩子有機會回答別人的問題,還能促進孩子把一時的、偶然的興趣轉變為他們渴求更多知識的動力。

二、怎樣培養孩子的主動的語言表達能力

1、多跟孩子說話

很多家長都不知道,孩子學習語言的基礎是模仿,因此,父母首先要多跟孩子說話,讓他們熟悉語言,才能讓孩子對語言保持高度的敏感,這是鍛煉孩子口語表達能力的最初級的步驟。

2、一定要讓孩子有話可說

儘量尋找孩子感興趣的話題來和孩子探討,不要脫離孩子的認知範圍,孩子才能“說”出來。

3、讓孩子們多觀察,多討論

多觀察各種事物,可以使孩子擴大眼界,增長知識,說話有內容。我們要引導孩子仔細觀察事物,同時用語言給予指導。如告訴他們事物的名稱、特徵、性質、用途及與人們的關係。在這個過程中,要有意識地教給他們一些新的詞彙,包括:正確的發音,還可以向他們提出一些問題,讓孩子議論。這樣就會很自然地鍛煉孩子的口語能力。

4、讓孩子充分表達自己意願

當孩子對於一件事情表達自己想法的時候,不管正確與否,結果怎樣,家長都不要抹殺孩子的積極性,因為這是孩子在表達自己的意願,重要的是讓他“說出來”,而不要在乎他說得“對不對”。

三、怎樣提高孩子語言表達能力

1、讓孩子想說。根據幼兒好表揚,喜歡小禮物的特點,用鼓勵的方式、互相激勵的辦法讓幼兒產生說的欲望。如,對於能積極發言的幼兒及時地以貼孩子喜歡的貼圖、擁抱、送大拇指、鼓掌等方式給予肯定,同時以點帶面刺激其他幼兒也積極上臺發言;針對個別性格內向的孩子,不急於要求他能同其他孩子一樣一開始就能站出來說,而是進行個別交談,一步一步地去引導,幫助其克服心理障礙,從能站出來——能和老師或其他小朋友一起說——獨立說——大聲地說,最後大方地與人交談。

2、讓孩子敢說。其實有些孩子他不是不想說而是不敢說,因此我們通過為幼兒提供多種表現自我的機會、說的機會,來逐步消除幼兒獨立表現的恐懼,增強幼兒大膽表現的欲望。如,開展“開心小主持”、“餐前播報”、“故事比賽”、“自由交談”等活動,讓幼兒學會把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學通過自己的表現及說來傳達給周圍的人,與他人一起分享,體驗分享的快樂,同時也培養幼兒傾聽的習慣,提高了幼兒表達能力,樹立了幼兒的自信心。

3、讓孩子會說。在孩子想說、敢說的基礎上我們就要引導孩子說好話,也就是把要說的話講清楚、講完整、講的生動、貼切些。怎樣去引導呢?我們是這樣做的:

4、在日常生活中學。如春天來了,帶幼兒散步時,讓幼兒觀察各種樹、草、花的變化。幼兒在尋找過程中發現地上的草綠了;樹發芽了;“草地綠綠的躺在上面好舒服”“迎春花是黃顏色的!”“桃花是粉色的可以當書簽、也可以放在教室好香啊!”。幼兒在觀察議論、想像中及時地用語言表達出來,發展了口語表達能力。總之,幼兒一日生活中,如戶外活動、談話、種植等都是幼兒語言學習的有益資源,師要善於抓住契機,引導幼兒學習和發展語言。

5、在遊戲中學。如在角色遊戲中鼓勵幼兒積極地用語言交流活動,從而獲得語言的發展。

6、在相互滲透的各科領域中學。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等其他方面有著密切的關聯,因此,互相滲透各個領域的教育是發展語言的重要途徑。如在音樂活動中,讓幼兒邊聽音樂邊聯想感覺到了什麼?然後讓幼兒用語言描述出來;在美術活動中讓幼兒用語言講述自己繪畫的內容。讓幼兒在輕鬆愉快、自然的氛圍中獲得語言能力的發展。

總而言之,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是需要家長去著意培養的。孩子擁有了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在社交中也會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