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新媽媽趕走產後抑鬱有妙招

據統計約有50%-70%的產婦患產後憂鬱症。這是一種因產後內分泌的改變導致心理狀態發生變化,使本來就有憂鬱體質的婦女更易發生產後憂鬱症。常見的表現有:心情煩躁、易激動、焦慮、常為一點小事落淚――如丈夫未及時來探視、飯菜不合口味、夜間餵奶等,還可因想到孩子以後的事如扶養、教育、健康等。有時莫名其妙地一個人在流淚,當人問她為什麼流淚時,又笑而不答,這就是產後憂鬱症。今天豆豆媽(親子特邀資深媽媽)教你如何擺脫產後抑鬱症的困擾。

研究發現,至少有10%的新媽咪會體驗到不同嚴重程度的產後抑鬱。產後抑鬱可能在產後1年內的任何時刻發生,如果不進行治療,甚而可持續1年甚至更長時間。產後抑鬱的症狀類似於產後沮喪,但是嚴重得多,會影響到女性的健康並使她們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表現不良。如果產後沮喪的症狀持續時間超過了兩個星期,或者嚴重干擾了處理日常生活事務的能力,一定要去看醫生。這些症狀表明,你很可能已經出現產後抑鬱。你需要接受藥物治療。此外,心理諮詢、家庭支援、自我調整都會讓情況好轉。

預防產後憂鬱症的措施主要有:

1、新媽媽本身。要保持心情舒暢,多讀優生優育和有利於心身健康的書刊,多聽悅耳、輕鬆的音樂;不看不聽可使心情不快的書刊和音響。對自身的心理變化要有意識地去控制,加強自我調養,切不可聽之任之發展憂鬱、愁悶。

2、要營造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氛圍。家庭成員都要尊重和關心新媽媽,對新媽媽心理變化要多安撫,生活上多照顧;特別是丈夫的體貼、關愛,對預防產後憂鬱症極其重要。切忌只顧孩子,把新媽媽晾在一邊無人過問。

“產後抑鬱症”的9大自我調節法——

1、焦點轉移:如果產後的確面臨嚴重的不愉快的生活事件,甚至問題棘手難以解決,不要讓精力總是粘滯在不良事件上。越想不愉快的事心情就會越不好,心情越不好越容易鑽牛角尖,心情就會越發低落,陷入情感惡性循環的怪圈中。所以要適當轉移自己的注意,將注意力轉移到一些愉快的事情,關注自己的喜好,不僅思維上轉移,還可以身體力行參與力所能及的愉快活動。

2、主動求助:產後抑鬱的女性內心會有一種無助,心理專家分析,這種無助感可能是幼年被忽略的陰影地重現。這其實是一種希望獲得他人關注的信號,所以主動尋求和接受別人的關注是一種很有效的自我保護方式。

3、放鬆充電法:適當調節變動生活內容,不要時時刻刻關注孩子而忽略了自己,將孩子暫時交給其他人照料,讓自己放個短假,哪怕是兩小時、半天,也能達到放鬆自己的和精神充電的作用。避免心理、情緒透支。

4、行為調整法:鑒於女性生產後不適於做劇烈的運動,但一些適當放鬆活動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深呼吸、散步、打坐、冥想平靜的畫面、聽舒緩優美的音樂等等。

5、傾訴宣洩法:找好友或親人交流,盡訴心曲,大哭一場也無妨,盡情宣洩鬱悶情緒。

6、角色交替法:別忘了雖然已為人母,但仍是老公的嬌妻、父母的愛女,誰也不可能只做24小時全職媽媽,所以要給自己換個角色享受嬌妻愛女的權力。

7、自我鼓勵法:自我欣賞,多看自己的優點,多看事物的好處,多想事情可能成功的一面。

8、自我實現法:生兒育女只是女性自我實現的一種方式,但決不是唯一的方式,所以不要忘了還有其他自我實現的潛力和需要。也許趁著休產假的時間還能關注一下自己有擅長的事業,等產假結束會有改頭換面的新形象出現。

9、食物治療法:產婦在“月子”裡通常都會吃大量補品,殊不知這些食物很容易令人心煩氣躁,失眠焦慮,嚴重的還會出現種種“上火”跡象。所以要多搭配吃一些清淡食物,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多喝溫開水,自內而外地調整身心狀態。

10種食物消除准媽媽的產後抑鬱——

1、深海魚

研究發現,全世界住在海邊的人都比較快樂。這不只是因為大海讓人神清氣爽,還是因為住在海邊的人更常吃魚。哈佛大學的研究指出,海魚中的Omega-3脂肪酸與常用的抗憂鬱藥如碳酸鋰有類似作用,能阻斷神經傳導路徑,增加血清素的分泌量。

2、香蕉

香蕉中含有一種稱為生物鹼的物質,可以振奮人的精神和提高信心。而且香蕉是色胺酸和維生素B6的來源,這些都可説明大腦製造血清素。

3、葡萄柚裡高量的維生素C不僅可以維持紅血球的濃度,使身體有抵抗力,而且維生素C也可以抗壓。最重要的是,在製造多巴胺、腎上腺素時,維生素C是重要成分之一。

4、全麥麵包

碳水化合物可以幫助血清素增加,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就說:“有些人把麵食、點心這類食物當作可以吃的抗憂鬱劑是很科學的。”

5、菠菜

研究人員發現,缺乏葉酸會導致腦中的血清素減少,導致憂鬱情緒,而菠菜是富含葉酸最著名的食材。

6、櫻桃

櫻桃被西方醫生稱為自然的阿斯匹林。因為櫻桃中有一種叫做花青素的物質,能夠製造快樂。美國密芝根大學的科學家認為,人們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吃20顆櫻桃比吃任何藥物都有效。

7、大蒜

大蒜雖然會帶來不好的口氣,卻會帶來好心情。 德國一項針對大蒜的研究發現,焦慮症患者吃了大蒜製劑後,感覺比較不那麼疲倦和焦慮,也更不容易發怒。

8、南瓜

南瓜之所以和好心情有關,是因為它們富含維生素B6和鐵,這兩種營養素都能説明身體所儲存的血糖轉變成葡萄糖,葡萄糖正是腦部唯一的燃料。

9、低脂牛奶

紐約西奈山醫藥中心研究發現,讓有經前綜合征的婦女吃1000毫克的鈣片三個月後,四分之三的人都感到更容易快樂,不容易緊張、暴躁或焦慮了。而日常生活中,鈣的最佳來源是牛奶、優酪乳和乳酪。幸運的是,低脂或脫脂牛奶含有最多的鈣。

10、雞肉

英國心理學家給參與測試者吃了100微克的硒後,他們普遍反應覺得心情更好。而硒的豐富來源就包括雞肉。

產後抑鬱高危人群,這些媽媽要注意——

儘管多數女性分娩後都可能出現產後抑鬱,有些女性比其他女性更容易出現產後抑鬱,如果有如下情況,出現產後抑鬱的危險性更大些――

1. 你或其他家人有抑鬱或者其他精神疾病的歷史。

2. 孩子的到來不在計畫之內。

3. 你的丈夫不能提供情感上和實際的支援。

4. 你面臨著婚姻問題。

5. 你面臨著經濟困難。

6. 你剛剛經歷了離異或分居。

7. 你在懷孕期間經歷了重大的生活改變,例如搬遷、失去工作等等。

8. 你有嚴重的經前期綜合征。

9. 你的分娩過程不順利。

10. 你有童年期創傷、曾經被虐待或者你的家庭功能不良。

豆豆媽特別提示:這些危險因素並不真正導致產後抑鬱。有很多女性具有多項危險因素,卻從不抑鬱。有些女性只有一項或者根本沒有這些危險因素,卻在產後經歷了重度抑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