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寶寶厭奶家長需對症下“藥”

正常的新生兒,在剛出生的前兩個月,吃奶通常很專注。餓了就哭,飽了就睡,體重快速增加。父母看著心愛的寶貝像吹氣球似的一眠大一寸,真有成就感!誰知到了三個月大之後,大部分的寶寶開始不再一鼓作氣的吃奶,而是吃吃停停,有時還唧唧咕咕發出聲音。更有一些好奇寶寶,只要周遭有聲響、有人走動,就停止吸奶,顯然其他事情對它說來,比吃奶有趣多了。

生理厭奶需過渡

寶爸寶媽別擔心,因此醫學上稱四至五個月的寶寶,這種暫時的厭奶狀況為“生理性厭食期”。它的特徵是孩子正常發育,活力很好,只是奶量暫時減少,通常一個月左右就自然恢復食欲。

這個階段的寶寶雖然吃得少,大多仍能維持應該有的成長,也沒有證據顯示會影響智慧發展。所以父母可依生長曲線圖,評估寶寶的生長情形,若沒有偏離該有的成長曲線,大可順其自然。

不過有些寶寶厭奶期持續太久,就不能單純的等待他自然恢復。因為人體的胃是個彈性的袋子,經常不去撐它,就漸漸習慣不覺得餓。有些孩子起初是生理性厭食,漸漸體重不再適度增加,在生長曲線表上,體重百分位元下降兩個曲線,或落後到第三百分位以下,稱為“生長遲緩”,已經算是病理性厭食,必需由醫師評估,並積極補充營養。

除了生理上的原因,還有其它原因也會造成寶寶厭奶。

原因1:身體不舒服(例如在長牙、打預防針、生病等)

方法:如果是長牙,可用較大孔洞奶嘴喝奶,減少吸吮時造成的疼痛。或把奶粉與麥片、米粉等其他食物調成奶糊,用湯匙餵食。 寶寶長牙時牙齦會痛癢,可將餵奶時間分成幾小段,讓寶寶吃吃停停, 並加大奶嘴的洞,讓寶寶在較短的時間內喝完奶。 這段期間寶寶的食量可能會減少,只要體重無明顯下降,則不需太擔憂。

原因2:外界誘惑

有些寶寶因好奇導致不專心、貪玩。。吃奶的時候一有風吹草動就被吸引了注意力。

方法:餵奶時,周圍環境最好不要有讓寶寶容易分心的嘈雜聲音、事物等,可以將寶寶抱至光線較暗且安靜的地方喂哺。寶寶厭奶期間不要強迫寶寶喝奶,可以嘗試機訓練寶寶吃副食品。

適時調整寶寶的吃奶情緒:在餵奶前一段時間,不要讓寶寶做劇烈的運動。對於按照時間表餵養的寶寶,最好在每次吃奶前的半個小時,讓瘋玩的寶寶慢慢地安靜下來,這樣寶寶到了吃奶時,比較能進入狀態。

玩一些有助於集中注意力的小花招:如用歌聲吸引他,久而久之就會摸索出規律——哪些歌對哄吃奶有效果,哪些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或者利用些小道具:一塊小方巾、一個舊奶嘴或者一個舊奶瓶!仿佛是進行一個儀式般,發現幾個能讓寶寶握著就能安心吃奶的道具,到吃奶時就拿出來,讓寶寶安心進食。

原因3:對一成不變的奶味產生疲勞

這時期的寶寶味覺開始發育,對口味一成不變的奶水缺乏興趣,希望嘗試新口味。

方法:不要強迫餵奶,因為寶寶可能產生抗拒。提供輔食最好用多樣化的食物變換不同口味;而且儘量用天然口味,不要添加調味料(一周歲以內)。

原因4:病理性厭奶

慢性疾病:先天性心臟病、代謝性疾病及腫瘤,長期消耗較多熱量,但患者卻因貧血或血氧不足而食欲減低,這樣的嬰兒不能訴說哪裡不舒服,父母所能觀察到的就是臉色不好、活力減低、食欲不振。這些孩子需要長期的醫療照顧,不只針對潛在的疾病,也要提升營養才能正常發育。

急性☆禁☆感染:急性咽喉炎、鵝口瘡,造成口腔疼痛,使寶寶食量突然變少。急性呼吸道感染,導致鼻塞,寶寶吸奶時無法換氣,也會厭奶。還有急性腸胃炎,尿路感染造成腹痛、發燒,孩子會哭鬧不安。

敗血症:最嚴重的厭奶狀況,是敗血症的嬰兒。人體在兩歲之前,免疫系統尚未成熟,任何一個部位的感染,例如肺部、中耳或腎臟,由於白血球把關不嚴,無法將細菌局限在原發部位,細菌可能藉血液迴圈擴散出去,併發全身性的感染,稱為敗血症。

這時寶寶會煩躁不安,或昏昏欲睡,不愛活動、呼吸急促或喘息,體溫可能發燒也可能反而低於正常、奶量銳減或嘔吐、腹脹。

方法:如果屬於病理性厭奶期,不要猶豫,即刻送醫,請醫生診斷,治療。

小編提示:在這種喂寶寶吃奶好似打仗的日子,寶爸寶媽一定要放平心態,切忌“不擇手段”強制寶寶進食,對“症”下“藥”,才能讓小傢伙束手就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