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怎麼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

養生之道網導讀:

怎麼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很多家庭的父母對孩子無所不管、無處不在,隨時在孩子上空盤旋,其實這不利於孩子成長。今天我們來說說怎麼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

很多家庭現在都是一個寶貝孩子,特別溺愛,能有多寵就有多寵。飯來開口,衣來伸手,凡事都親力親為,從不讓孩子動手做任何事,這是很多父母的壞毛病,特別是年長的爺爺奶奶,替自己的孫子包辦所有一切事物,總覺得是愛孩子,其實是在毀了孩子的一生。

相信你們聽說過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句話,媽媽是不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的一切毛病、缺點、壞習慣,都可以非常容易地在其父母身上找到答案……子女教育出了問題,培養和訓練孩子自理能力,給孩子提供接近勞動者和適當參與勞動的機會,家長給孩子樹樣板、指明的方向,是引導性的示範培養孩子自立、勤勞良好生活習慣。

去朋友家串門,正碰上朋友的孩子雙腳沾滿泥漿,從外面玩回來。朋友在為孩子換鞋襪時,只給孩子穿上一隻鞋、一隻襪子後就走開了。見我很詫異,朋友解釋說,這是他創造的家庭勞動教育法。就是不管做什麼事情,只為孩子做一半,另一半則由孩子獨立完成。譬如,孩子的鞋髒了,就手把手教孩子擦亮一隻鞋,另一隻鞋交給他自己動手擦乾淨;孩子洗手時,只給他洗一隻手,另一隻手他自己去洗,因為這樣可以迫使孩子為了兩隻鞋一樣亮,兩隻手一樣乾淨,而自己動手將另一隻鞋也擦亮,另一隻手也洗乾淨。

朋友的這種跟催教育,頗有“授人以魚,不若授人以漁”之同工異曲之妙,值得家長們借鑒。因為目前很多家庭存在孩子勞動時間不多、父母包辦一切或不恰當地進行勞動教育等問題。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渴望“獨立”的,但是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的包辦,讓孩子錯過了獨立的最佳時期。連媽媽都沒有斷奶怎麼能讓孩子獨立呢?而爸爸此時為了維護家庭和諧,或者不願意傷老人的心,大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想著孩子大了一切都會好的!他也沒想想自己的妻子都有孩子了也還沒長大。不獨立的父母是沒有辦法給孩子樹立榜樣的,所以想要孩子獨立,先要自己“斷奶”。

家長包辦的原因無非以下幾種:

1、不放心

我每次回娘家,我媽在照看涵涵時總是小心翼翼。她說:“萬一有個啥事,擔待不起!”

其實,很多長輩在幫忙帶孩子時都有這樣的心理,因為怕擔不起責任,或者因為怕孩子受到傷害,總是不能放手讓孩子獨立地去做事情。

上次帶涵涵出去曬太陽,有個小男孩從很矮的臺階上往下跳,但是被媽媽嚴厲地制止了。我看著那個男孩比涵涵都大,可是他的媽媽都不放心他跳下那麼矮的臺階。

霧霾嚴重,晴空難得,相對于其他孩子出來放風時的歡呼雀躍,他的臉上卻有著與年齡不相稱的凝重。我想也許這個孩子的天性被束縛的太多了吧。

其實那位媽媽如果實在不放心,完全可以站在對面接住寶寶啊。為什麼要阻止孩子的自我嘗試呢?

2、太勤快和缺乏耐心

很多家長因為怕孩子把食物弄的到處都是,所以就一直沒有給孩子獨立吃飯的機會;因為怕孩子在家裡到處亂翻,所以給孩子劃定了活動範圍;因為怕孩子下樓梯摔倒,所以拒絕了孩子自己下的請求。

我不知道該說這樣的家長太勤快,還是說他們是因為懶得收拾殘局而放棄了讓孩子獨立的機會。

看似你現在用自己的“勤快”節省了很多時間,可是以後卻要付出好幾倍的時間去彌補教育的失誤!

孩子的成長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沒有人生下來就什麼都會,並且把什麼都做的很好。而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需要我們的引導和説明,那我們就要用耐心讓孩子慢慢來,直到他能獨立完成某個事情。

3、沒有獨立的父母

在很多姥姥幫忙帶孩子的家庭中,這種現象最普遍。姥姥太能幹了,代辦了所有的家務和照顧孩子的重任。自己辛苦了大半輩子,還怕女兒照顧不好外孫,結果仿佛家裡只有一個大人,其他都是孩子。

鄰居的孩子上小學二年級了,每次寫作業奶奶都陪在身邊,幫孫女削鉛筆、拿課本、擦錯別字……最基本的收拾書包都不做,樣樣都是奶奶包辦。我很詫異,朋友解釋說:“不是不會做,是奶奶不讓做”為這事孩子媽媽沒少和奶奶發生爭執(就這麼一個孩子我能有多寵我就要有多寵),每次爭吵後孩子媽媽就想分開住,她不敢想像照這樣下去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即使長大了也會是一個沒有斷奶的孩子,沒法在社會上生活。

像這樣的現象很多家庭都有過,不能不說隔代教育的差異現象很嚴重。大人之間存在問題沒有及時解決,孩子沒有了自己動手的機會,喪失了基本的生存能力。大人的關心和照顧是利於孩子的性康成長。但是照顧過頭了。是會產生相反的結果。過多的呵護和寵愛。教育孩子父母要與長輩站在同一站線上,不要讓孩子覺得受一點苦或一點委屈,過分依賴、養成任性、懶惰嬌氣、不懂得愛別人的孩子。 一旦離開家人進人社會,就會感到寸步難行,不知所措。孩子也會因為感到無助自卑心理。與家庭有秘切的關係,希望家人在孩子氣教育上做好溝通,為孩子的未來著想,愛也要適量才行。

我們不難看到,一些不動腦筋的父母,在教育孩子問題上總是過於簡單或粗暴,要麼不停地嘮叨,實在不見效便來“棍棒教育”,要麼就束縛孩子的雙手,不給孩子任何自己動手的機會。從而使孩子失去了應有的創造力,個性和人格的發展亦得不到完善,這樣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得不到提高,獨立意識也得不到增強。

那麼怎麼解決問題呢?

1、敢於放手

只要是為孩子好,我相信老一輩人也是好溝通的,他們也不希望孩子事事依賴大人吧!他們不會不清楚,孩子總有一天要走向社會的,父母都不可能庇護孩子一輩子,更何況老人?

因此,大家首先溝通好,然後制定規則,共同遵守,相互監督。

一切的出發點都是為孩子好,改變的過程雖然會痛苦,但卻是必須的,當然經歷了改變的疼痛,一定會收穫成長的驚喜!

2、不怕麻煩

不要嫌棄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給你製造的各種“麻煩”。當你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耐心,允許他自我探索,慢慢成長時,隔段時間你就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養孩子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要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待,讓他有自我成長的權利,我們可以給予引導和幫助,卻不能包辦或者過分干涉。

3、統一思想

習慣很難改變,因此改變過程中肯定會有痛苦,而家長必須統一思想,在管教孩子時,必須有一個明確的,大家共同遵守的規則,不然每個大人都有自己的規則,那麼孩子到底聽誰的?

而且小孩子也是懂得偷懶的,涵涵跟我倆人在家時會自己做很多事情。要是奶奶或者爸爸在,她啥都懶得做了,連尿完尿都不肯自己提褲子。所以大人要統一思想,不要讓小孩“鑽空子”。

另外,在管教孩子上,必須有一個人說了算,其他人有意見可以私下溝通,不能在主導監護人管教時隨意阻攔。

孩子的成長需要的不僅是一個人的努力,而是所有的家庭成員目標一致地相互堅持和配合的結果!

4、及時表揚

對孩子來說,表揚比懲罰有時更有效。當孩子做的好的時候,父母一定不要吝嗇自己的讚揚,而是要認真地發自內心地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進步,給孩子足夠的信心和勇氣,讓他自我成長下去,獨立下去。

要知道鼓勵是幫助孩子獨立的最有效的工具。孩子需要得到他最愛的人的支援和認可!

所以,父母之愛子則為其計深遠。我們的愛是為了讓孩子成為更好的人,而不是為了遷就他,溺寵他,讓他錯過最佳獨立時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