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記憶的方法_如何培養孩子記憶力
養生之道網導讀:
培養孩子記憶的方法,要培養孩子的記憶力。如分類記憶、分段記憶等。培養孩子記憶的方法,一起來看!孩子通過對事物的比較,分類,概括,可以比較、分析事物的異同之點,認識事物的本質特徵和內在聯繫,不僅培養了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而且孩子的記憶效果可以明顯地提高。心理學家經過實臉發現,通過分類,4歲孩子能從只記住4-5個客體提高到平均能記住10個客體,5歲孩子能從記住5-6個客體提高到平均記住14個客體,6歲孩子能從記住7--8個客體提高到平均記住18個客體。培養孩子進行分類記憶,實際上也是培養孩子的邏輯記憶能力。培養邏輯記憶必須以發展孩子的思維活動為前提,教會孩子思堆—就是說教孩子各種不同的思維操作,尤其是分析、比較、概括和分類,這些各種思維操作,在一定條件下就成為邏輯記憶的方式,例如給孩子提供印有各種物品的圖片讓孩子仔細地觀看和腳認,然後讓孩子根據記憶複述圖片上各種物品的名稱。另一種情況是,給孩子提供同樣的圖片,但讓孩子把圖片按功能分放在一起:把炊具放在“廚房裡,把車放到“車庫裡,把動物放到“動物園”裡,你會發現,在第二種情況下,孩子記住的物品要比第一種情況下多的多。因為對記憶材料給以最簡單的條理化找能提高孩子的記憶水準。
分段記憶,就是把一篇比較長的東西按其內在聯繫分為幾個小的段落來記憶。例如背誦《春天在哪裡》,如果整段地背誦“春天在哪裡呢?到大自然中找春天去!春在枝頭,柳條嫩綠,挑花鮮豔。春在空中,和風送暖,燕子翻飛。春在水裡,魚兒追逐,構子戲水。卷在田間,麥苗返青,菜花金黃,到處都有春天,春滿人間。”孩子一般很難背下來。如果把這段文字分成四點:存在枝頭:春在空中;春在水裡:春在田間。孩子就可以很容易地背下來。訓練孩子複述故事也可以採取分段記憶的辦法,按故事情節的發展特點,把一個故事分為若干個小段,孩子就比較容易記住和複述了。
三是要盡可能多的調動多種感覺器官參與記憶活動。在孩子的遊戲或學習活動中,讓多種感覺分析器官參加活動,可以使孩子多方面地感知事物,幫助孩子建立多方面的聯繫,加深孩子的記憶。例如,在辨認和識記水果、棉花、花草、花生等物品時,儘量讓孩子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甚至嘗一嘗,通過眼、耳、手、異等多種感覺器官,多方面獲將感性知識,孩子印象深刻,當然就記得快,記得牢。所以,可以通過遊戲、表演、歌舞等各種形式協同栩助孩子提高記憶能力。
四是要重視孩子口頭記憶能力的培養。孩子到了5-6歲的時候,正是他們口頭記憶能力快速發展的時候,3-4歲的孩子在記憶語言和記憶實物與圖片的差別是很大的。如果讓孩子記住畫有各種物品的圖片,他們完成這個任務要比通過純口頭敘述讓其記住同樣物品的名稱順利的多。而到了5-6歲,孩子對口頭材料的記憶能力幾乎和直觀材料的記憶能力同樣的好。而且,孩子入學後,學佼裡主要是運用口頭、文字等手段進行教學的。所以,這時要重視培養孩子的口頭記憶能力,通過讀書、講故事、念兒歌等多種形式給孩子提供聽覺訓練和口頭表述的訓練,培養孩子的口頭記憶能力。
總之,理解記憶是以在記憶活動中進行思維加工的能力為轉移的,是智力活動的高度組織性的表現,豐富孩子的知識和經驗,培養他們各種思維加工的技能,在教育的影響下,孩子的理解記憶能力會隨著他們智力水準發展水準的提高而不斷發展的。
寶寶成長,也是適應社會的過程,在成長過程中會有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也正是寶寶成長的各種需求和自身能力的提高。你知道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他的頭腦需要輸進什麼嗎?教育心理學家列出了下列7項:
孩子成長中不可缺少的七大教育
1、語言教育,孩子需要學習語言
嬰孩一出世,最迫切需要學習的,就是語言。生下不久,父母一抱上孩子便對他說話,其實就是教他語言。學習母語,對一般孩子來說,都不成問題。正常的孩子,不到6足歲,都能運用母語應付日常生活遇到的各種狀況。除了母語,孩子還應學一門外語,首選自然是國際語言——英語。精通英語可以擴大一個人的視野,提高一個人成就的上限。學習英語顯然也和學習母語一樣重要和迫切!
為什麼說迫切呢?因為語言是一種很奇怪的能力,愈早學習,學習的效果愈好。晚學,不只是辛苦,而且很難學好。還有,對幼年孩子來說,同時學習多種語言,不會互相干擾。對孩子來說,每一種語言都是外來語。另外,孩子學習語言,對他來說,是遊戲,不是功課。
2、知識教育,孩子需要認識生活環境
孩子所有能接觸到的人、物和現象,他都好奇。最早,孩子對環境做到能區別就夠:這個人是媽媽,這個人是爸爸,那個人是叔叔,那個人是阿姨;這是桌面,這是椅子,那是床;這是汽車、這是火車,那是飛機、那是船……孩子逐漸長大,對環境的認識增多了:媽媽陪我的時間最長,爸爸只有晚上出現;叔叔和阿姨很多,便並不常見到……孩子的好奇心擴大得很快。有些孩子還未認識家、學校和他的國家,他就要認識地球和宇宙了;孩子還會好奇過去和未來;好奇森林裡的鱷魚和蟒蛇,也好奇要顯微鏡才能看到的細菌和原子。
孩子在他很小的時候,已經感覺到環境可以加以利用:哭了,大人會著急,因此知道哭可以給他帶來方便;火是燙的,最好遠遠躲開,但是控制在火爐裡,可以炒菜、燒開水;坐著汽車可以到公園,那你就不必走路……這是孩子最初對環境的利用觀念。孩子認識環境越多,他就越想控制和利用。這就是科學發明的起源。
孩子對環境的觀察和認識,片面而且膚淺,深入的認識需要大人的説明,而更深入的認識就非讀書不可了。
孩子對他生活的環境認識越多,他越有自信。説明孩子有計劃、有選擇地觀察和認識生活環境,鼓勵他閱讀,孩子將會自信地進入成人世界。
3、創意教育,孩子需要發展想像世界
孩子整天玩玩具,他不覺得寂寞,為什麼?因為他不覺得玩具是沒有生命的,他認為玩具是他的朋友,它和他一樣,會餓、會渴、會哭、會笑。孩子讀童話故事,或者聽大人講童話故事,他很快融入故事的情節中,故事裡的人就是他自己,或者是他的好朋友。童話故事對孩子來說,不是幻想,是真實的故事。
幻想是孩子的世界。孩子的幻想不是逃避現實。孩子從幻想遊戲中,學習語言,認識環境,學習做人做事。幻想對孩子的長大有重要的意義。
孩子的幻想就是人類的夢想。幻想是創作和發明的開始。反應遲鈍的孩子幻想世界很窄。孩子的幻想,需要父母的刺激和鼓勵。為什麼有些大人會被覺得單調、乏味?很簡單,他的童年生活的幻想世界太窄——他因為少聽少讀童話故事,而狹窄了他的想像世界,長大成人後,自然顯得較少創意,讓人感到他單調而乏味。顯而易見的,多讀童話故事,可豐富孩子的幻想世界,增強孩子的想像能力。
孩子成長中不可缺少的七大教育
4、品格教育,孩子需要學習做人做事
怎樣和自己相處,怎樣和別人相處,怎樣和環境相處,這是做人。事情要怎樣進行,才容易達到目標,這是做事。懂得做人做事,他愉快,別人也愉快;相反的,不會做人做事的,他難過,別人也難過。
和自己相處困難嗎?當然,許多大人到老都不懂得怎樣和自己相處;不但別人討厭他,自己也不喜歡自己。不喜歡自己的人,表示他不能和自己相處。
和別人相處得好也不容易。動作、說話少考慮別人,多考慮自己的,在大人世界裡處處可見。這種人也許不討厭自己,但是別人人定討厭他。
和環境相處得好更不容易。因為環境有所抱怨的話,不會馬上反應,不會馬上給你臉色。當代發現環境不高興的時候,你差不多沒有時間後悔了。隨便丟垃圾袋,隨便砍掉一棵樹,不節省用水,不節省用電,不節省用紙……都是和環境作對的行為。
人和人在一起,遊戲或者工作,都不免有衝突。什麼時候堅持己見,什麼時候讓步,怎樣讓步,讓多少。這是很難的決定。做一件事情,如果純粹只是一個人的,不妨埋頭苦幹,不理別人。但是一牽涉到別人,你就要考慮別人怎麼想、怎麼講。這些都是做人做事困難的地方。
做人做事的問題,隨著年齡的增加,會越來越困擾著孩子。父母應該幫助孩子、教導孩子學習做人做事。
5、生涯教育,孩子需要認識人生
孩子要長大,最後要成為能獨立生活的大人,因此,在童年的時候,多認識不同的人生,就不是哲學上的考慮,而是實際上的需要。
“我長大要做什麼?”這一個問題並不困擾著孩子,孩子認識人生,是從看電視卡通和電視連續劇,講童話故事和連環漫畫開始。故事中的主角(英雄或者美麗的公主)就是孩子最早認同並想模仿的物件,而主角的冒險經歷和神奇遭遇,就是孩子最早想要體驗的生活。
孩子上了學校,課本上的大人物:偉大的科學家、偉大的將軍、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政治家……是他們另一個認同並想模仿的對象。
當孩子嚮往的目標鎖定於有限的幾種之後,對他自己,挫折將多於鼓勵;對別人,他將很難識別的方向的成就。顯然,父母有責任告訴孩子:人生之路百條千條,條條道路認真走下去,路上都有許多動人、感人之處。所謂“行行出狀元”就是這種意思。
尊重別人的選擇,努力於自己的方向。只有人生認識廣泛的人才有這樣的胸襟。
孩子成長中不可缺少的七大教育
6、思想教育,孩子需要培養智慧
有人累積了許多經驗,但是他不能從中得到教訓;有人讀了許多書,但是他不能從中得到心得;有人獲得各方傳來的消息,但是他不能分析和判斷;有人現象呈現在他面前,但是他不能看出意義。這種人,我們便說他缺乏智慧。
什麼是智慧?智慧,簡單說,就是創造新東西,創造新觀點的能力。他不但比別人能更快從現象中、消息中、知識中、經驗中讀出不同的意義,而且能從中發展出新的技術、新的發明、新的作品、新的觀念。
創意是智慧的表達。許多人認為智慧是天賦。不錯,有一些人的確比另一些人有創意而被認為有智慧。但是,智慧大部分還是後天訓練來的。和語言的能力一樣,訓練孩子的智慧,不但要從早,而且要從小:指導孩子怎樣觀察事物;和別人有不同的發現、看法和做法的時候,鼓勵他表達出來,做出來;更進一步,訓練他非難別人的和自己的觀點,推翻別人的和自己的做法,然後引導他試著發展新的看法和新的做法。
訓練孩子的智慧,當然由小而大,由易而難;孩子小小的發現,小小的發明,小小的心得,都加以鼓勵。成就獲得肯定是孩子繼續努力的原動力。
7、氣質教育,孩子需要培養幽默感
滑稽常常被看做是幽默。會說調皮話的人,會說笑話的人,善於諷刺的人,常常被看做是有幽默感的人。這些雖然和幽默感沾上邊,但是還是不能正確地說明什麼是幽默感。什麼是幽默感呢?幽默感就是使心情恢復寧靜的能力,幽默感對一個人的作用,很像彈簧對汽車和飛機的作用。汽車有了彈簧裝置,才能在不平的道路上行駛,上下震動不會過於劇烈;飛機有了彈簧裝置才能安穩著陸,不致摔壞。
孩子成長中不可缺少的七大教育
幽默感不管對自己、對別人都是潤滑劑、清涼劑。當你沮喪于或狂熱於某些事情上的時候,幽默感將平撫你的情緒,而回到平日的寧靜。和有幽默感的人相處,富於智慧是你最直接的感受,他的智慧放出來的,是清風,不是熏風;是清泉,不是烈酒;他的智慧不叫你太悲傷、太悲觀,也不叫你太興奮、太樂觀。
幽默感是一個人最高尚的氣質,是一個人人生最高的境界。這種氣質怎樣培養呢?
和培養智慧一樣,可以從訓練得來。從小訓練,從小事訓練,從小處訓練;多閱讀,多觀察,多思考是訓練的內容。幽默感是人生態度,所以必須從小訓練;嚴肅緊張的孩子長大成人之後也一樣嚴肅緊張。一個人的人生態度、個人氣質形成後是很難改變的。
從小事訓練,從小處訓練,目的在於把幽默感變成孩子的生活習慣,並內化成孩子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