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無聊也是哭的理由 寶寶的哭鬧什麼情況是正常的?

所有的寶寶都是好寶寶,沒有無故哭鬧的,其實是大人不明白寶寶意思,寶寶聽不懂你說的意思,也不會說,現在剛滿月寶寶視力也就幾十釐米,充分利用寶寶僅有的視力和耳朵,感觸,互相交流把。

什麼是正常的哭泣,什麼是過度的哭鬧

從小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沒有哪一個寶寶會成為“愛哭鬼”。基本需求得到滿足了,寶寶會很快樂和滿足。但就算是最快樂和最滿意的寶寶也時不時會哭上幾下,這是很正常的。

倫敦大學有一項研究表明:

初生嬰兒平均一天要哭2個小時;6周大的嬰兒最能哭,25%的孩子一天有4個鐘頭要哭哭啼啼,而且40%的啼哭發生在晚上6點~半夜之間。

荷蘭有一研究者,花了20年的時間研究嬰兒,認為:

第一年是嬰兒神經生長變化期,他們會哭得特別厲害。而神經變化一般在寶寶出生的第5、8、12、15、23、34和42周的時候,細心的媽媽會發現,寶寶在這些生長期常常顯得不太安分、愛哭鬧。

不少媽媽說:

一些寶寶脫衣服的時候會煩躁,一些則在換尿布時不耐煩地尖叫,還有的寶寶臨睡時總要哼唧半天才能入睡,不管你怎麼抱著哄他。差不多所有的孩子在傍晚時分都會有一段不安分的時間,需要大人特別的關照才能平靜下來。

這裡,要說說父母不正確的照料方式導致孩子哭個不停的種種表現。

新生兒常常因為饑餓而哭

剛生下來的1~2周,饑餓是寶寶哭鬧最主要的原因。其實,哭泣是寶寶因為饑餓向父母發出的最後“通諜”,在這個階段,父母通常缺少“心領神會”的經驗。育兒專家說,簡單的辦法,是假定寶寶所有的哭泣都是因為餓了,一哭就先給他餵奶。

一個母乳餵養的嬰兒在飽餐一頓後,能保持2~3個小時不哭,有些孩子可能持續更久。但是,讓新生寶寶長時間保持安靜不是父母追求的目標,3個小時寶寶沒哭,你也得給孩子喂一次奶了。這樣不光可以減少寶寶的哭鬧,而且還能幫助寶寶調節他的生物鐘。

如果你的寶寶已經2周大,體重卻還沒有恢復到出生時的重量,或者體重增加不明顯,那麼他一個勁兒地哭有可能是由於饑餓。

到3周大時,母乳不足是很常見的問題。寶寶很可能會因為饑餓而大聲哭這時候,媽媽不能輕易放棄母乳餵養,轉而給寶寶添加配方奶。一定要樹立哺乳的信心,堅持哺乳。

美國兒科學會認為:

寶寶的吸吮動作,會刺激媽媽乳☆禁☆房分泌乳汁。每給寶寶授乳一次,媽媽的乳汁就會來得更快,量也更加充足。

人工餵養的嬰兒,父母較容易從他喝奶的量來判斷他是不是餓著了。

6個月左右,因為饑餓而煩躁

大部分寶寶在4~5個月大的時候,常常表現出食欲旺盛的樣子,這時需要考慮添加固體食物了。對於一個快要6個月大的嬰兒來說,奶水的營養已經無法滿足他的營養需求了,他可能會因為餓而變得脾氣暴躁起來。父母需要及時給孩子吃固體食物,並且逐步停止半夜的餵食。每天餵奶4次,鼓勵孩子慢慢適應吃固體食物。

因口渴而哭鬧常被大人忽略

一般說來,母乳餵養的孩子,是不需要喂水的。但是,在乾燥的環境裡,譬如,冬季長時間待在暖氣足的室內、秋天起風的時節,特別是高溫酷暑的夏天,寶寶容易因為口渴而煩躁不安,喂少量的水給孩子沒什麼不好。給孩子的水一定要是燒開後溫水。如果是礦泉水的話,應該是低鈉的。

母乳餵養的孩子一天喂一次水就夠了,注意避免在餵奶前1小時給孩子喂水,這樣會影響孩子的胃口。人工餵養的孩子會比母乳餵養的孩子容易口渴,所以,可能需要1天喂幾次水。

疲勞是寶寶啼哭最常見的原因

有些寶寶疲勞了,大人很容易看出來,他們打哈欠,露出犯困的表情。有的孩子卻不會有這樣的表現,他們常常只是啼哭,弓背或踢腿。不少父母常常把寶寶疲勞的哭泣當作饑餓的表示,“你又餓了,餵奶好嗎?”

如果一個不到6個月的嬰兒在睡醒1.5~2個小時後有上述表現,多半是累了。6個以後的孩子能夠更長時間保持清醒,但醒了2.5個小時以後,他們肯定也會覺得累的。

需要強調的是,父母應該時刻留意寶寶是不是累了,當孩子用哭來表示他的疲倦時,已經是相當累了。

就算你的寶寶沒有表現出疲勞的跡象,你也最好在寶寶睡覺前留出20分鐘讓他平靜的時間。帶寶寶去他的睡房,光線調暗,抱抱他,哼唱兒歌,讓他放鬆。避免說很多話或是太多的眼神交流。一旦孩子看上去完全放鬆,想睡覺了,就把他放在床上,給孩子10~20分鐘的時間自己入睡。不要老是去抱他哄他,捨不得放開他,過多的哄抱只會使孩子更加疲勞而不肯入睡。

特別提醒:

一個經常過度疲勞的孩子最終會養成一個使父母頭痛的壞習慣——他只在非常疲勞的情況下才能入睡;而且就算睡著了也不沉。經常如此,可能會引發長期的睡眠問題。

過度刺激而哭泣

很多專家的文章都強調,適當的激勵對嬰幼兒成長多麼的重要。

父母被告知,要隨時隨地跟自己的寶寶說話,讀故事給孩子聽;大一點寶寶的父母還被建議,要讓孩子上各種各樣的興趣班,給他們買一大堆玩具。所有這些都能開發孩子的潛能,讓孩子更快樂聰明。

然而,年幼的孩子不能活動過度、刺激太多。再重要的活動和刺激都應該配合孩子的吃飯和睡覺時間。如果找不到平衡點,孩子很可能會興奮過多。過度興奮的孩子會因為累過頭而哭個不停,甚至不肯睡覺。

平時要留意寶寶有多少時間是醒著的。白天睡覺前留出至少15分鐘,晚上臨睡前留出30分鐘,讓孩子平靜下來。床上準備一些幫助孩子醒來或入睡的玩具是不錯的主意,質地柔軟的玩具讓孩子抱著,能幫助他安靜,儘快入睡。

無聊也是哭泣的理由

從出生的第3周起,寶寶醒著的時間越來越長了,他開始變得不太安分了。現在,除了讓寶寶吃好睡好,滿足他的精神需求和交際需要也變得重要起來了。

就算是很小的孩子也能從視覺刺激和交際活動中獲得快樂,認識世界。與寶寶玩耍的時候,要意識到嬰兒的注意力只能維持很短的時間,不要過度刺激他們。同時,鼓勵孩子自娛自樂也很重要。寶寶6~8周大時,他們就能高興地自己和玩具玩上15~20分鐘。當然,孩子自己玩的時候,家長總應該在場。

寶寶哭個不停的其他理由

緊張和不安:母親上班後的分離,換了保姆,不喜歡陌生的環境和陌生人,單獨呆在房間裡,父母情緒不好等。

有便意:許多嬰兒,有便意時常常會哼哼唧唧地啼哭。父母會以為這是疼痛和便秘的表現。醫生認為,造成嬰兒有便意時煩躁是由於直腸太軟了,以至於無法給肛門足夠的壓力,造成排泄困難。當孩子進食固體食物後,哭泣便停止了。

各種外在的不適:嬰兒因為不舒服而哭的原因有很多。譬如,室溫太高,鼻黏膜乾燥;被褥和睡衣太厚太重,或者不夠暖和;衣服鞋子穿著不舒服。

臨睡前的哭泣:累極了的孩子在睡覺前會大聲地哭叫,可能持續10~30分鐘。孩子越是累,哭得越大聲,時間越長。每天臨睡前留出20分鐘讓孩子安靜下來,加之慢慢延長忽視孩子哭鬧的時間,是很有效的方法

寶寶為什麼哭?

年輕的父母往往被寶寶的哭聲擾得不知所措,其實,大可不必驚慌。哭是寶寶表達感情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他正是通過哭這種語言向爸爸媽媽傳遞資訊的。餓了哭,困了哭,尿布濕了哭,身體不舒服也會哭,寶寶通過哭提醒成人關注他的需要和情緒。只要父母細心觀察,悉心體會,很快就會從寶寶哭的聲調和表情中得到啟示,聽懂他的各種哭聲。

肚子餓

吃飽穿暖,這是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寶寶也不例外。尤其是離上一次餵奶的時間超過2、3個小時之後,寶寶就會漸漸有餓的感覺,然後想辦法讓您知道。仔細聽,這時他的哭聲會比較強而且有節奏。

不舒服

不舒服有很多種,尿片濕了不舒服、太熱或太冷不舒服、有時流汗衣服包得太緊也不舒服。這時,他的哭聲會比較急促但是小聲,好像還可以稍微忍受一下。但是,如果你不理他,寶寶也會大聲哭鬧抗議你。

寶寶最怕身體不舒服了,有時呼吸困難、有時感冒發燒或是腸胃不適,都會讓寶寶痛、癢、噁心,但是,他卻一點也沒有抵抗、自我治療的能力。寶寶會哭得持久而且怪異,尤其是在吃飽之後或是睡前,哭鬧幾十分鐘,有時連帶著呼吸的不順暢,甚至還會有哭不出來的感覺。這時可要趕緊帶他上醫院檢查。

怕黑

許多研究指出,處於黑暗、孤單時,人的大腦就會傳出訊息,讓人產生害怕、擔心的感覺,並且本能的想要找到依靠,尤其是新生寶寶。寶寶會因此發出哭聲,來試探爸爸媽媽是不是在身邊、有沒有人照顧陪伴。這時,您的回應很重要,即使只是哼哼哈哈、唱個歌、發出一些聲音都可以安撫寶寶。

不喜歡這感覺

大多數專家都說要給寶寶充分的刺激,許多爸媽便開始用力地給寶寶“刺激”。可是別忘了,寶寶也有權利說不。當外在刺激過度時,就變成了寶寶不愉快的經驗,比如過強的氣味、不習慣的味道、抱得太用力、拉扯手腳的力氣太過、觸碰的頻率太高,寶寶都會抗議。這時,寶寶的哭是漸進式的、然後轉頭,還會有很委屈的表情呢。

我要換個姿勢

同一個姿勢坐太久,我們都會想要轉個方向、伸個懶腰。寶寶也有需要。只是,他不會自己動手動腳動身體,於是,用哭聲來提醒爸媽,我已經躺了很久了。這樣的哭聲,不會太大聲或是太久,只是哼個聲音,你稍微將寶寶搖動一下、換個姿勢,就可以讓他重新安靜下來了、滿足地看著您了。

喘口氣

小寶寶還不能熟練運用自己的呼吸道,有時鼻子嘴巴的配合也不那麼協調,有些寶寶就會用哭的方式讓自己稍微舒緩一下,重新調整呼吸。也就是平日我們會喘一口大大的氣一樣。

哭,是小寶寶和外界溝通的語言。他可能是向您求助、可能是表示抗議,也可能是舒緩自己的不舒服。而且,不同寶寶會有不同的哭聲。爸媽能夠判別寶寶的哭聲,就容易找到應對的適當方法,換句話說,這還需要您用心聆聽欣賞寶寶是怎麼哭的,然後,就知道自己的寶寶究竟在哭什麼了!

寶寶哭泣怎麼辦?

通常如果寶寶不停哭鬧的話,首先父母要看看寶寶是不是餓了、累了、太冷、太熱或者尿濕了而感覺不舒服等原因;如果以上這些原因都不是,那新手爸媽也不要束手無策,以下的10個妙招就是教你怎麼對付哭泣寶寶的。

1、輕拍

把寶寶用被子裹好,輕輕的有節奏的拍他(她)的背,節奏要和你的心跳一致。

2、散步

讓寶寶舒服的坐在或躺在小車裡,推他(她)出去散散步。

3、愛☆禁☆撫

讓寶寶橫臥在你的膝上,輕輕撫摩他(她)的背部,或拍他(她)的腳。

4、洗澡

和你的寶寶一起洗個舒服的熱水澡也很有效,可以在澡盆中滴加幾滴薰衣草精油。

5、按摩

洗澡後,輕輕給寶寶按摩,可以塗一些寶寶專用的按摩油,如果沒有按摩油,其實用香油(即芝麻油)效果也很好,可以增進嬰兒血液迴圈,改善睡眠狀態等。

6、擁抱

抱著寶寶來回走動,小傢伙們是很喜歡和大人的這種身體接觸的。

7、音樂

您還可以試試給寶寶放點音樂調節一下氣氛,最好是催眠曲或您自己唱給他(她)聽也可以。

8、兜風

帶寶寶開車去兜兜風,但一定要注意寶寶的安全,要把他放在汽車安全椅上固定好,以免寶寶發生意外。

9、換人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奏效的話,你可以先找個人替您看護一會小寶寶,好讓自己喘一口氣,休息一下。不過不要走得太遠,不要離開寶寶的視線範圍,以免寶寶慌張。

10、看病

如果你使盡渾身解數,寶寶仍不領情,繼續哭鬧的話,那可能是寶寶病了,最好帶寶寶忙上上醫院。

6個月以內寶寶喜歡的玩具:

* 掛在頭頂的音樂轉盤能讓孩子高興好幾個小時。當寶寶目不轉睛得盯著移動的掛件時,正是促進了孩子眼部肌肉的發育。

* 動物玩具或小丑掛件也最受歡迎。記得在孩子睡覺的時候把玩具拿開。

* 柔軟輕便的撥浪鼓,4個月以上的孩子會很喜歡。

* 印有色彩鮮亮的,圖形簡單的圖片孩子也喜歡。

寶寶還喜歡聽不同種類的音樂,喜歡大人陪他們跳舞等等。

6個月以上的嬰兒更容易覺得無聊和煩躁。他們不會乖乖地躺在床上超過2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