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吃吃吃,如何幫寶寶添加輔食

對於添加寶寶輔食,專家建議是要把握三大原則:一、四個月就可以開始吃輔食;二、父母本身有過敏體質,孩子更要從四個月大開始吃;三、什麼食物都可以添加,除非吃了會產生過敏症狀。

1、太晚接觸輔食 餵食易失敗

雖然四個月大的嬰兒會有吐舌反應,不可能吃得很好,但是如果等六個月大才開始嘗試輔食的話,真正吃進均衡的食物大概已經七、八個月大了,那時的孩子已經有自己的個性,懂得挑食,很容易餵食失敗。(注: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六個月後再添加輔食,是指純母乳餵養的嬰兒。)

爸媽可以每天選兩個時段,在餵奶前先用湯匙喂輔食,記得輔食是要另外準備,而不是加在奶裡面,原則上不用太稀,差不多是用湯匙舀起來不會馬上往下掉的黏稠度。

這時的輔食只是為了讓寶寶嘗試及訓練吞咽能力,不用期待他會吃進多少,吃一口、兩口都好,只要他願意吃,願意跟你玩,十五到二十分鐘內都可以。不過如果孩子很餓,很想喝奶了,就給他喝,時間上不必太拘泥。

2、以副食品逐步取代奶需求量

等嬰兒可以順利吞咽輔食時,就可以開始增加食物的變化。以前專家會建議增加食物的種類以“三天增加一種”為單位,但新的寶寶輔食的概念是:少樣而多樣化的輔食刺激,而不是單一食物連續給好幾天。

比如說,今天餐桌上有紅蘿蔔,就用湯匙壓爛,或剪碎,就可以直接喂入寶寶的口中了。若今天還有煮豆腐,一樣剜一小匙,直接塞給寶寶吃一口。一天不管給幾種食材都可以,重點是量都不要多,一兩口就好,也不要每餐都吃一樣的食物。

為什麼少樣而多樣化的輔食添加,會比同一種食材連續給好幾天還好呢?

因為連續好幾天吃同樣的食物,容易讓腸胃道免疫系統無法負荷,進而誘發過敏反應。我們的目標是,寶寶八個月大的時候,應該已經嘗過所有山珍海味,包括各種蔬菜、番茄、洋蔥、豆類、魚、雞肉泥、蛋黃、水果等等,只要沒有過敏的症狀,都沒有禁忌。

3、注意觀察攝食後的生理反應

開始攝取新食物的當天,要注意觀察孩子身上有沒有長疹子,尤其是嘴巴附近或身上,或是大便有血絲,拉肚子,都有可能是食物過敏的反應。另外,跟正常母乳稀便辨別的方法是:食物過敏腹瀉的稀便,因為沒有被腸胃充分消化吸收,大便偏酸,一接觸屁股很快就紅起來,甚至出現尿布疹。

不過也不用太反應過度,有的父母一看到孩子大便裡有雜質,就緊張抱去醫院。在大便裡看到紅蘿蔔、玉米粒或糙米的殼,都屬正常。所謂食物纖維是幫助腸胃道消化吸收,但不會真正被吸收,像糙米殼本來就要排出來。所以只要食欲好,精神也好,屁股也不紅,拉出來的食物不是很刺激性,其實不用擔心。一般來說如果採取“先吃一口試看看”的少量多樣化餵食,基本上不太可能有過敏反應。

至於高過敏的食物,像雞蛋,也是在寶寶四到六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嘗試,沒有必要延後。

如果寶寶在嘗試輔食時發現有過敏,比如說長出一些小小的過敏疹子,可以先暫停此食物兩周,等症狀消除後再試一次。下次嘗試先把餵食量減半,若還是過敏,下次就再減半。除非此食材是碰到一點點就嚴重過敏,表示此孩子對此食物體質特別敏感,可以等到一歲後再試試看。

4、親手做副食品 營養又衛生

如果孩子對於輔食出現不耐煩或不愛吃的態度,可能要想想看,是不是東西太淡了,不好吃?其實可以加一點點鹽巴、橄欖油,甚至是糖來調味,或變化一些顏色,讓食物看起來可口些。如果食物的口味還不錯,寶寶還是不吃,有可能是形狀不對。有些寶寶就是天賦異稟,不喜歡泥狀食物,才七、八個月大就想吃有顆粒、有口感的食物,如果寶寶想吃成人碗裡的食物,只要不是具強烈刺激性的,不妨順著他。

5、把吃飯主權還給孩子

通常在十個月大到一歲間,孩子會漸漸發展出自己的個性,有的會開始耍脾氣,會想要吃大人的食物,也不喜歡人家喂。這時可以準備一些可以讓孩子自己用手抓食的手指食物,只要不太硬,什麼種類都可以。比如土司撕成一片片,或將煮軟的紅蘿蔔及馬鈴薯切成一塊塊的,放到盤子裡讓寶寶自己拿,這不但會讓寶寶覺得很有樂趣,又可以促進手眼協調。不一定要用湯匙,只要讓孩子吃飯沒有壓力,弄得滿地也無所謂,孩子喜歡玩就讓他玩。

這個階段的孩子有時候吃飯會不專心,對周遭的興趣遠大於食物,這時父母應該扮演引導的角色,讓寶寶找回吃飯的樂趣。首先,把吃飯的主權還給孩子,讓他決定吃什麼,吃多少,千萬不要把一盤滿滿的食物放在孩子面前,這樣寶寶的壓力會很大,尤其如果要求他要吃光光。有個小訣竅是,可以給寶寶一個很大的盤子,上面放很少的菜,然後孩子會開始挑他喜歡的東西吃,一面挑一面吃,到最後他會有成就感地吃光光。而且用這個方法,可以很容易測試出寶寶對食物種類的好惡。

6、愉悅的心情 享受用餐樂趣

有個研究是,爸媽如果吃東西很開心,孩子就會覺得吃東西很開心,基本上吃飯時不要太嚴肅,這比你在準備食物時的各種巧思來得重要。總而言之,吃飯的心情要輕鬆愉快,準備輔食的量沒吃完也沒關係,絕對不要強迫餵食,讓孩子享受吃東西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