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如何培養寶寶才藝_怎麼培養寶寶才藝

養生之道網導讀:

現在的父母都很重視寶寶才藝的培養,當寶寶小的時候就開始進行這方面的培養,那麼該怎麼培養寶寶才藝?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怎麼培養寶寶才藝。

培養寶寶才藝不能太急

一位3歲的孩子能背許多唐詩,還會背乘法口訣,但老師拿著一樣東西問他:“這是什麼顏色?”他卻搖 頭說:“不知道。”大多數家長總希望通過早期教育使孩子更出色。於是,不少家長早早地就讓孩子識字、算術。還有家長讓孩子背誦唐詩、圓周率,認為孩子背得 越多,就越聰明。還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現在聽不懂,以後早晚會懂啊!早一點引導他,可以學得更快”。

但有關專家認為,孩子應該學符合自己年齡的知識,不能“揠苗助長”。相信很多家長會不厭其煩地教孩子一些高難度的知識,但這樣的做法違背了教育規律。兒童會在不同年齡很自然地吸收不同的知識和技能,這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不必刻意灌輸。

不要為寶寶的藝術潛能簡單定位

即使寶寶表現出扭扭唱唱或塗塗畫畫,也不能簡單地推斷說寶寶的藝術興趣點就在畫畫或唱歌上。在寶寶的早期發展中,興趣點有可能是多方面的,過早地、簡單地把寶寶的藝術表現定位在某個方面,往往會造成寶寶片面發展。

培養寶寶對藝術的審美

許多父母往往追求寶寶會彈幾首曲子、會畫幾幅畫,有的甚至過早追求過級考證。這些不僅不利於寶寶藝術潛能的發展,而且使寶寶失去了對藝術的興趣。培養孩子的藝術潛能,要培養寶寶對審美要素的感受力。可以帶寶寶到大自然中感受現實生活中的色彩、線條、平衡、對稱、節奏、韻律等美的要素。生動的、活的審美源泉,可以激發寶寶內在的藝術潛能。

才藝培養的誤區

其一:一廂情願。

進特長班學習,對於許多孩子來說都不是心甘情願的,有相當一部分是由家長一手包辦,不少孩子對究竟該學什麼好、自己是否適合進行特長教育等問題都心中無數,報名參加特長班的學習完全是家長的一廂情願。如此,若孩子對所學的內容缺乏學習興趣,這不但收不到應有的教育效果,反倒會阻礙孩子情商和智商的正常發展。

其二:貪多求全。

一些家長盲目認為多學總比少學好,今天讓孩子學鋼琴,明天讓孩子學美術,過兩天又讓孩子改學書法。不堪重負的孩子,平時忙雙休日也忙,除了要完成學校佈置的家庭作業外,還要忙寫字彈琴或繪畫,難怪有些孩子會發出這樣的感慨:放學後,我寧願被老師留下來也不願立即回家!

其三:方法不當。

特長教育對孩子來說,的確有其積極的一面。但是,孩子畢竟是孩子,貪玩好耍是他們的天性,同時他們的興趣與愛好都具有較大的可變性,今天喜歡的東西,明天也許就不再喜歡了。因此,家長要注意因勢利導,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但事實上相當一部分家長卻沒有做到這一點,當孩子對學習生厭時,家長不是循循善誘地加以引導,而是採取強迫壓制的辦法逼著孩子去學,結果往往事與願違,這正好應驗了那句老話:“強扭的瓜不甜。”

才藝興趣的激發

發現興趣

週末和節假日,與孩子一起進商店、逛公園,或到樹林裡散步,留心孩子感興趣的商品、書籍、景物等。此外,還可以跟孩子一起寫字、畫畫、讀書、做紙工、修理日用品、做家務……在與孩子共同活動中,孩子興趣和愛好便會表現出來,你能及時地發掘到。

培養興趣

如果你希望孩子喜歡音樂,那麼最好讓孩子盡可能多接觸音樂,家裡常播放好聽的音樂,看關於音樂的電視節目或電影,聽音樂會,買關於音樂的書籍,結交懂音樂、愛音樂的朋友,更重要的是,父母自己喜歡音樂,和孩子一起享受音樂之美。

展示成績

孩子學習才藝的過程中,父母孩子積極給孩子表現和展示成績和能力的機會也很重要。例如用孩子的畫裝飾房間,給孩子開“個人演奏會”,讓願意表演的孩子在親戚朋友或小夥伴面前展現自己的學到的本領……其實不需要過多的讚美,擅長才藝本身能夠給孩子帶來某種自豪感、榮譽感,能夠獲得同伴的羡慕、尊敬,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能力和貢獻,就是對他的巨大鼓舞。這種才藝學習可能帶來的外界環境的收益能對孩子堅持學習形成很大的吸引力,這種吸引力能促進孩子有較強、較穩定、持久的學習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