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正確表揚寶寶 看聰明媽媽的做法

“表揚別人”是一門學問,“表揚寶寶”更是一門學問,更需要操作技巧。不要把寶寶想像成“沒有大腦和心靈”的小動物,可以隨便敷衍過去;尊重你的孩子,讓寶寶得到父母真正的關愛。

場景一:寶寶和媽媽分享成功時

在幼稚園大班年段跳繩比賽時,COCO拿到了班上的第一名。媽媽下班後,COCO迫不及待地和媽媽分享她的勝利。可是,媽媽忙於做菜,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我早知道你能做得好。”看到COCO有點失望的表情,媽媽又加了一句:“你很棒。”可是,COCO還是沒精打采地抱著玩具自己去看電視去了。媽媽的表揚對她來說,只不過是叫她不要打擾媽媽做菜的代名詞。

表揚誤區分析:

及時、熱情、到位的表揚才會迸發出激勵寶寶的效果,或誇張,或淡漠,都會讓寶寶的喜悅減掉大半,因此,媽媽需要注意表揚寶寶的語氣與方式,否則會有反效果。

聰明媽媽這樣表揚寶寶:

當寶寶主動和媽媽分享時,媽媽在忙時,可以讓寶寶稍等,或能停下手上的工作,仔細地聽她說比賽過程,或是向她提問。“你要和班上30多位同學比賽,你不緊張嗎?”瞭解她的比賽過程,會讓寶寶的驕傲感更真實。及時的表揚要比拖到熱情度消失後再實施要有效得多。(來源:瑞麗女性網)

場景二:寶寶畫了一幅畫

小哲喜歡畫畫,在家裡,小哲每畫一幅畫,都會拿給媽媽看看,媽媽為了鼓勵小哲,總是表現得很驚訝,“寶寶,你畫得太好了!”“這是我看過最漂亮的畫!”小哲聽了媽媽的表揚後,總是很滿意地離開。但久而久之,小哲的畫藝並沒有增長,而且很不願意聽到不同的意見,要是媽媽偶爾表現得平淡了點,小哲就又哭又鬧。媽媽很煩惱,育兒書一再推崇好孩子是表揚出來的,她也這麼做了,為什麼卻並沒得到滿意的收效呢?

表揚誤區分析:

模糊而誇大事實的表揚,聽起來,有一種滿足感,卻經不起推敲,容易讓寶寶變得自負,認為自己就是最好的,慢慢地很不容易接受來自別的聲音,尤其是一些提出不足的意見,讓寶寶經受不起打擊,卻變得更虛榮,喜歡聽好話。

聰明媽媽這樣表揚寶寶:

無論寶寶是做手工還是畫畫,當他呈現作品在媽媽面前時,有具體的東西,媽媽應該在仔細看過他的作品之後,再來尋找稱讚點。例如,寶寶的色彩用得很好,小鳥畫得很生動,如果能再提一些中肯的意見,例如“如果你下次注意把顏色塗得更均勻些,那就更棒了。”耐心而細緻的表揚,會讓寶寶覺得媽媽非常重視他的作品,因此,他會特別開心,也會加強他不足之處,這才是有效的表揚,促使他進步,而不是自負。

場景三:寶寶得到獎勵了

由於樂樂在班上的綜合表現很好,她在幼稚園獲得了季度優秀寶寶的稱號,幼稚園不僅發了一本小證書,還有一份漂亮的小禮物,樂樂媽抱著樂樂直誇讚:“寶寶,我就知道你是最棒的小朋友。”“你們班肯定沒有小朋友能表現有你好了。你一定要保持住,可不許再頑皮喲。”可是,樂樂不高興地說,小瑩也是優秀寶寶,她比我還棒嗎?樂樂的反問,讓媽媽一下答不上來,只得說,她跟你一樣棒。樂樂不肯放過,媽媽,你明明說我是最棒的。媽媽有點生氣了,不過是表揚你一下,你幹嘛這麼較勁呢。

表揚誤區分析:

當寶寶的表現已經得到肯定時,媽媽的表揚就更需要慎重,如果媽媽只沉浸在欣喜若狂裡,隨意地說一些詞不搭意的讚美,則可能讓寶寶懷疑媽媽的誠實,在媽媽眼裡,自己成了班上無人能敵的小朋友,實際上,跟她一樣表現優秀的小朋友仍然有很多,這點連寶寶自己都很清楚,糊塗的媽媽卻怎能視而不見呢?

聰明媽媽這樣表揚寶寶:

當寶寶的表現得到老師的表揚時,可以先和老師溝通,瞭解寶寶在哪些方面具體進步後,再來分享寶寶的成績,比如說,早到幼稚園,不搶小朋友的玩具等等細節,會讓寶寶看到自己的進步,又能感受到不足,更能激發寶寶的好勝心,下次做得更好。

溫馨小貼士:

只分享孩子的具體的進步。如果孩子不說到其他小朋友,就不要去問,每個人只要和自己比較就行了;儘量不要提孩子的不足(除非比較嚴重的情況),在孩子取得進步的時候,討論孩子的不足,對孩子來說常常是掃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