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霸氣鄒市明勇奪金腰帶 軒軒心中的英雄老爸

養生之道網導讀:

“爸爸在我們家的位置是負責理想和價值觀,他的這種精神,拼搏的氣質對於孩子們來說影響很大。”給冉瑩穎的這番話點贊!

軒軒爸爸鄒市明與巴西小將庫蒂尼奧的終極對決,編編從頭看到尾,真是很敬佩這個男人,儘管有些人對他在媒體前的頻頻亮相有所詬病。然而,時隔一年多,鄒市明重新拿回了這條曾經屬於他的金腰帶。他是最值得兒子軒軒驕傲的老爸!

在比賽前兩個回合,對手在場上做出一些“挑釁動作”,甚至對著鄒市明跳起了森巴舞。而鄒市明對此用重拳給予了回應,“我是老炮兒,他的挑釁對我都沒用”,面對對手在比賽中的數次挑釁,鄒市明的回應十分霸氣!

王祖藍夫婦領銜大腕陣營

雖然鄒市明的比賽被安排在當晚最後一場,但所有人都期待著這一時刻的到來。隨著時間的推進,現場出現眾多大腕的面孔——李維嘉、彭于晏、吳京、李響、王祖藍夫婦等明星助陣,只為見證鄒市明的勝利夜。鄒市明的妻子冉瑩穎帶著兩個兒子軒軒、皓皓坐在觀眾席的第一排,幾位明星進場之後都不約而同地湊到了軒軒面前,和可愛的軒軒親切地打招呼。

上臺前鄒市明抱著妻兒熱吻

毫無疑問8個月的空窗期對於鄒市明來說是一次考驗,他的狀態不僅讓他的拳迷擔憂,他的妻子冉瑩穎更是非常擔心。就在比賽前一晚,冉瑩穎又失眠了,第二天的比賽讓她始終感到提心吊膽。畢竟對手小鄒市明13歲,而且戰績非常好。在微博上,冉瑩穎用愛的力量為丈夫鼓勁:“必勝!我們對你有信心,愛你!”

上臺前,鄒市明專門與愛妻冉瑩穎擁抱。比賽開始後妻子無法遮掩自己的心情,看著丈夫時隔11個月後再度回到拳擊台,冉瑩穎捂住臉,眼淚也流了下來。

事實上每一次鄒市明打比賽,嬌妻冉瑩穎都會在場邊觀戰,每每看到丈夫在殘酷的競技舞臺浴血奮戰,她都會成為攝像機的焦點,為丈夫而落淚也並非首次。

“爸爸加油”聲響徹現場

當晚,鄒市明的兒子軒軒,首度觀戰。面對攝像機,他不僅沒有害怕,反倒伸手要了一個寫有“鄒”的牌子,口齒不清地喊起了“爸爸加油”。特別是在第三、四回合雙方打得難解難分時,軒軒的洪亮加油聲更像是給老爸吹響的拳台衝鋒號。

不讓看比賽,軒軒哭得很凶

自從以“軒軒爸爸”的身份火了之後,鄒市明走到哪裡都會有記者追問道:“會帶著軒軒來看比賽嗎?他在場你緊張嗎?”問題問了好多遍,每次被問起,鄒市明依舊會停下來思索幾秒才回答。他真的猶豫,因為他不想讓軒軒看到爸爸在拳臺上受傷。

冉瑩穎有著和鄒市明一樣的擔心,過去,夫妻二人都堅定地不讓孩子到現場看比賽。只有這一次破了例。“這次讓他們來看,是軒軒強烈要求,不讓來看就哭的很凶。”冉瑩穎說道。

冉瑩穎補充道,“這次我們一家人給爸爸加油鼓勁,希望在寒冷中帶給爸爸力量。春節了,希望爸爸可以平平安安回家。”(普通家庭的普通心聲啊)

比賽前的稱重,冉瑩穎抱著小兒子皓皓,拉著大兒子軒軒特意來看了稱重。回到酒店,軒軒還是激動地跳著,奶聲奶氣地跟媽媽說著,他看到的稱重現場有多不一樣。跟爸爸一起稱重,這還是軒軒“人生中的第一次”。“讓孩子來看看,也挺好的。爸爸在我們家的位置是負責理想和價值觀,他的這種精神拼搏氣質對於孩子們來說影響很大。”

“很開心,非常雀躍。回來之後還一直拉著我,跟我講話、重複,說爸爸是英雄,爸爸好棒哦!”冉瑩穎這樣描述軒軒回到家裡激動的表現。

能說出這句話,她就很厲害

儘管很多人不喜歡冉瑩穎這不喜歡冉瑩穎那,特別是對小胖軒看夏天洗澡一事更是指指點點,耿耿於懷。

但“爸爸在我們家的位置是負責理想和價值觀,他的這種精神拼搏氣質對於孩子們來說影響很大。”這句話,足以見證鄒市明在冉瑩穎心中和整個家庭中的位置和影響。

就是這句話,也看出了冉瑩穎的一部分教育觀。她意識到爸爸在男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也知道鄒市明能夠帶給軒軒和皓皓的是什麼,並極力在孩子面前樹立爸爸的優秀品格和形象。這是非常不容易的。

6-14歲,是父親影響兒子的最寶貴的時機

大概在6歲左右,也就是軒軒現在這樣的年齡,男孩會有一個大的轉變,他開始模仿超人、蝙蝠俠等這類的男性英雄的動作,喜歡揮槍舞棒,製造一大堆的雜訊(和麻煩),更重要的是他開始很粘父親,如果父親缺位,那麼他會粘身邊的其它成年男性,向他學習,模仿他。如果得不到父親的注意和關懷,很多男孩開始出現行為問題,如打架、具有攻擊性、在學校不服管教等。

雖然男孩開始粘爸爸,但不意味著母親就不重要了。社會對於男性的要求通常是堅毅頑強,其實能夠勇於面對內心情感,有溫柔、愛心一面的男性人格更完善,婚姻和人際關係更加協調。這就是我們也能時長看到冉瑩穎對軒軒的“左擁右抱”膩歪得不行。

母親應該讓男孩知道她一直會支持他愛他,男孩還可以和母親很親密,保持柔軟的內心。有的父親抱怨兒子和媽媽太親了,其實不是妻子做的太多,而是他和兒子的互動太少。如果父親懷著抱怨的態度或者對兒子期待太高,只會把兒子推得更遠。

如果母親為了讓男孩堅強,突然疏離他。男孩為了壓抑悲傷,會關閉自己原本和母親相通的一面:愛意和溫柔,因為這些情感不再得到母親的回應。這樣的男孩長大後往往人際關係僵硬,感情單調。所以母親們,不論你的兒子是五歲還是十五歲,你都可以多多擁抱他。

父親:做兒子心中的英雄,成為他和成年男性世界間的橋樑

雖然6-14歲的男孩依然依戀媽媽,但他的興趣已經改變了,他更加專注於男性角色能夠給予他的東西。相比母親,他們更注意父親說的話,更願意向父親學習。

6-14歲這短短幾年是父親影響兒子的最寶貴的時機,父親這段時間應該花更多時間和兒子在一起,如果父親缺位,那麼男孩會轉向尋找其他能夠教導他的男性。很可惜在當今的學校裡男教師越來越少,很多男孩只能在年長一些的同伴中吸取力量,所以在學校中會有男孩的小團體甚至幫派。沒有年長、值得尊敬的男性的引導,這些同齡人的團體在混亂中探尋方向,接觸如暴力、過早的對性的認識、吸煙等不良影響。

父親這時突然發現自己要真正承擔父親的角色,深入兒子的生活,扶持他的成長,在人際關係、品格力量、家庭婚姻、價值導向等方面做兒子的模範,成為兒子和成年男性世界之間的橋樑。

很多父親這時手忙腳亂,因為他們自己沒有得到過父親的引導,他們的父輩生活重點是掙錢養家,工作之余,被妻子家人伺候,基本不參與兒子的精神生活,只是不時的檢查一下兒子的學習成績或者確保他沒惹麻煩。

在《Raising a Son》書中提到一位男性討論他與父親的關係:“父親已經70多歲了。我上周去看他,問起他與祖父的關係。當我的老父親回憶起他從來沒有坐在父親的膝上,他甚至從未得到父親的撫觸如一個擁抱或拍拍肩頭,他哭了,我也哭了。在我的錢包裡,我一直帶著一張父親抱著我站在山上的一塊岩石上的照片。我當時7歲,我看起來如此開心驕傲。照片裡父親就像一個天神把我舉向天空,他那麼強壯,那麼為他的兒子驕傲。這樣抱著我的男人卻從未坐過他自己父親的膝頭。在我的眼裡,他是一個真正的英雄,掙扎于自己的成長之痛,卻又作為父親撫育我。

如今,父親的角色在年代更替中改變,從遠古的養家糊口的人到現在的職業工作人。外面的世界通過電子科技和無所不在的廣告在改變和塑造我們的孩子,父親對兒子的引領作用比任何一個時候都要緊迫和重要。Steve Biddulph在《Raising Boys》書中提到一些基本的為父之道,可以給工作繁忙的父親們一些參考:

1、及早開始:在兒子的幼兒期,父親就可以參與撫育嬰兒、哄睡、餵飯等,等兒子2歲後,可以定期讓妻子放鬆一下,自己和兒子過一個父子倆的週末,加強父子關係,自己也對做爸爸更有信心。

2、擠出時間:這是做父親最重要的能力。如果你一周工作50-60小時(包括在路上的時間),你很難成為好父親。 如果你的兒子在生活中出現了問題,那麼是你的責任。父親應該拿出時間和兒子玩耍歡笑、教導兒子。

3、表達你的感情:男孩子喜歡擁抱、玩耍、摔跤,但父親們也通過讀書、講故事、並坐聊天和聽音樂等安靜一點的活動和兒子建立感情聯繫,要真誠地誇讚孩子的聰慧、努力或者創意。有些爸爸害怕這些會讓兒子娘娘腔,但事實恰恰相反,很多同性戀因為缺乏父愛而尋找與其他男性的親密感情。

4、放鬆一點:不要僅僅出於壓力或者責任感去和兒子在一起。享受和兒子在一起的時間,選擇你們兩個人都喜歡的活動,不要把和親子時間變成學習時間,降低對兒子的壓力,逐步教會孩子你的技能,和孩子一起體會體育運動、遠足、種植等等活動的快樂。

5、也要做嚴父:有些父親喜歡做輕鬆的慈父,把難做的部分如管教孩子、分擔家務、監督作業、為孩子做出選擇等交給妻子。有些妻子半開玩笑地說:我有兩個兒子,其中一個是我的丈夫。不要讓你的妻子陷入這樣的境地,不僅僅做孩子的朋友,還要和妻子分擔養育和引導孩子的責任。

男孩6-14歲是父親為之奠定男性基礎的寶貴時期,再忙的父親在這幾年也應該擠出時間多關注兒子,即使是很小的事情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在夏夜散步、和兒子聊聊自己的成長過程、一起打球、拍拍兒子的肩膀告訴他他很棒。這些美好的記憶會滋養男孩,伴隨他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