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育方法要適當_愛與嚴格要區分
養生之道網導讀:
孩子教育方法要適當,每個家長都有一套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當然方法也應該選擇適當的,對於孩子的愛和嚴厲要適當,這樣的話才能讓孩子分清楚其中的利弊,不能一味的縱容或者是嚴厲,那麼孩子教育方法要適當的方法有哪些呢?孩子教育方法要適當
教育孩子是一項十分細緻的工作,必須掌握分寸,否則,不僅達不到預期效果,還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不良影響。掌握分寸,就是要講究教育的科學性和藝術性,不能隨心所欲,過分的溺愛和過多的責備。
愛要適度。父母疼愛孩子,這本是無可指責的,天下父母心嘛。但是,如果對孩子親熱過分,一味溺愛,姑息遷就,甚至不合理的要求也百依百順,就像漫畫裡所描述的,孩子要個月亮也要上天把它摘下來。這就不是愛孩子,實際是在害孩子。這樣下去,不僅會使孩子越來越不聽話,還會磨滅孩子的意志,養成孩子“以我為中心”、“父母為我服務”的自私觀念,造成個性的多種缺陷,如任性、執拗、感情脆弱、自製力差、依賴性強、缺乏同情心和責任感等。同時,父母的威信也會降低,得不到孩子應有的尊重。
嚴要得當。教育孩子也不可過分嚴厲。如果對孩子的缺點過於誇大,小錯重貴,處處苛求,甚至對孩子一些正常的、幼稚的淘氣行為也橫加干涉,那麼,孩子那尚未完全成熟的神經系統,就會對這些過分的、超負荷的刺激採取本能的保護反應,產生一種逆反心理,使孩子幼小的心靈上蒙上自卑、膽怯的陰影,變得更加執拗固執,或者變得抑鬱、拘謹、孤獨、沉默和膽怯,甚至導致情感的不正常外泄,為了避免再度斥責和打罵,以撤謊來應付大人。
期望要適宜。望子成材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願,但這種期望必須符合孩子心身的發育規律。孩子的智慧和品德形成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現在的年輕父母們,往往因為只有一個孩子,就把所有的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對孩子期望過甚,要求過高。這樣會給孩子造成一種極大的精神壓力,使他們的自我努力變得十分艱難,從而挫傷進取的銳氣和求知的興趣,給以後的學習和進取造成心理上的障礙。而且要求過高,過急,超出孩子的承受能力,會使他們的情緒經常處於一種緊張狀態,進而引起大腦功能的紊亂,智力發展也會因此受到壓抑。俗話說的“欲速而不達”,就是這個道理。當然,如果對孩子期望和要求過低,甚至凡事全由父母實行“三包”,對孩子以後的個性、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也無益。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大都會缺乏自我信賴、甚至對自己份內的工作也惰性十足。
對孩子的期望、要求除了要適宜外,還應該一致。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由於各自的閱歷、職業等的差別,對孩子的期望也就會不盡相同,期望的不一致,常常導致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衝突,使孩子感到無所是從。因此,在教育孩子問題上,家庭成員在大目標、大方向上應保持一致,教育應以母親為主,其他人積極合作協助。
此外,期望還必須付諸於行動。抽樣調查證明,絕大多數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是好的,但在付諸實施時卻在打拆扣。例如,在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習慣方面,幾乎百分之百的父母表示對孩子不嬌慣,不寵愛,但實際上,溺愛孩子的父母大有人在。
表揚和批評要及時合理。表揚是孩子精沖上的一種功力。有了成績和進步,得不到表揚,孩子會逐漸失去再次嘗試的動機和興趣,已有的進步也難以鞏固。·但表揚用得太多太濫,又容易造成孩子的虛榮心和妒嫉心理,導致孩子經不起失敗,對挫折的耐受力降低。對孩子的批評過當或不及時,則會動搖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自卑、畏縮心理。蘇聯教育學家馬卡連柯曾經指出:“頑固性太多是由於孩子對父母專制的一種自然反抗,這種專制往往表現于濫用權威,遇事過分:過分的愛憐、過分的嚴厲、過分的嬌養、過分的急躁、過分的盲目……”每一個做父母的,尤其是年輕父母,應該懂得這個道理,在教育子女這個問題上,掌握好“分寸”。
怎樣用正確的方法教育孩子?
1.給孩子一些私人空間。
2.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和權利。
3.讓孩子自由選擇自己的夥伴、朋友。
4.讓孩子做想做的事。
5.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洗洗自己的衣服、燒水煮飯等,讓他意識到自己是家庭成員中的一分子。
6.為孩子準備一個陳列架,讓他在上面展示自己製作的物品。
7.認真地對待孩子提出的正經問題和看法。
8.把孩子當作成人一樣,和他平等相處,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朋友。
9.及時發現孩子的點滴進步,懂得賞識孩子。
10.記得對孩子說:我愛你,你是我的寶貝!
11.記得經常的親吻你的孩子,抱抱他(她),摸摸他(她)的頭,讓他(她)知道你的愛!
12.隨時關注他(她)的進步,並也讓他(她)自己知道自己的進步!及時發現孩子的點滴進步,懂得賞識孩子。
另一方面,父母很重視讓孩子在智力方面得到更多的培養,卻忽視了對孩子進行非智力因素,如意志、毅力、性格、興趣等的培養。有的家長甚至剝奪了孩子遊戲、娛樂的權利。還有的過分溺愛孩子,生怕孩子受一點兒委屈,讓孩子與一切“艱苦”和“辛勞”隔絕,即使是在很不富裕的家庭裡,孩子也成了“先富起來的人”.這種生活上照顧和包辦過度,智力上要求期望過高,廳動上限制干涉過多的“過度化教育”,造成了孩子依賴性強,缺乏責任感和忍耐心,意志薄弱,控制力差,使孩子失去了天性和自由,人格和心理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