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賈靜雯女兒咘咘打疫苗超緊張 ,別騙孩子不疼

上週五,《媽媽是超人》賈靜雯帶咘咘到醫院打疫苗,小傢伙超緊張的神態惹得賈靜雯心疼險淚奔。

孩子害怕去醫院,一看到穿白大褂的就躲閃、哭。這種情形很多家長肯定遇到過。很多家長會連哄帶騙的,謊言式哄騙的溝通模式說嚴重不嚴重,說輕不輕,一次兩次還行,但從長遠來說,對孩子信任感的發育可能不是很好。這會影響到孩子跟父母之間的信任感,同時也會削弱孩子內心的安全感。

這樣做讓孩子打疫苗不緊張

1.轉移孩子注意力

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在遇到孩子抗拒哭鬧時,我們可以選擇轉移他們的注意力。譬如跟她玩遊戲,或者拿玩具轉移她的注意力。

年齡再大一點,語言發育較好的時候,我們可以再用另外的方式。

2.提前給孩子打“心理預防針”

在去醫院之前,提前告訴孩子我們即將去的地方是哪,去那做什麼。提前預知一件事,會大大減少孩子的恐懼。別說小孩,我們大人也一樣,如果心理已經預知到某一件事會發生,害怕指數也會降低。

3.提前模擬醫院場景

提前給寶寶看一些打針相關的視頻,看救護車,大概的模擬醫院給寶寶打針場景,或者給她講寶寶生病的相關故事。

4.植入概念式獎勵,拉遠孩子想像力

在出門前提前給孩子植入獎勵式概念,舉例:等會打完針,我們去動物園玩玩吧。不用很刻意的強調說打完針媽媽就帶你去幹嘛幹嘛。只是植入這樣一個概念,告訴她我們打完針會去做某件事,把她的注意力和想像力拉到其他的地方。這樣比你強硬帶去醫院反應會小很多。

5.打針的時候數數

小的時候,我也特別害怕打屁股針,每次打針的時候我就會數數,1、2、3、4、5,數5下,基本上沒數完,醫生就已經打完了。這個對於大點的孩子,媽媽也可以試用一下。數數也能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降低疼痛指數。

當然,完全避免孩子打針哭鬧,這是很難的,別說小孩,我們大人也很害怕,小子窈的外公都五十多歲還暈針呢,每次都是偷偷拿藥吃,不敢打針。所以我們做的只是降低孩子的哭鬧指數。

相關閱讀:寶寶接種甲肝疫苗需做哪些準備呢?

疫苗接種時間表

寶寶從出生後至12歲,都要進行疫苗接種。疫苗接種,是將疫苗製劑接種到人或動物體內的技術,使接受方獲得抵抗某一特定或與疫苗相似病原的免疫力,借由免疫系統對外來物的辨認,進行抗體的篩選和製造,以產生對抗該病原或相似病原的抗體,進而使受注射者對該疾病具有較強的抵抗能力。疫苗接種的種類很多,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糖丸、百白破疫苗等。按照疫苗接種時間表,具體疫苗接種時間為:

1、一類疫苗

出生24小時內:乙肝疫苗—第一針;卡介苗—初種;

1月齡:乙肝疫苗—第二針;

2月齡:脊髓灰質炎糖丸—第一針;

3月齡:脊髓灰質炎糖丸—第二針;百白破疫苗—第一針;

4月齡:脊髓灰質炎糖丸—第三針;百白破疫苗—第二針;

6月齡:百白破疫苗—第三針;乙肝疫苗—第三針;A群流腦疫苗第一針;

8月齡:麻疹疫苗—第一針;

9月齡:A群流腦疫苗—第二針;

1歲:乙腦疫苗—初種;

1.5至2歲:百白破疫苗—加強;脊髓灰質炎糖丸—部分加強;乙腦疫苗—加強;甲肝疫苗;

3歲:A群流腦疫苗—第三針(也可用A+C群流腦疫苗)

4歲:脊髓灰質炎疫苗—加強針;

6歲:麻疹疫苗—加強針;白破二聯疫苗—加強針;乙腦疫苗—第三針;A群流腦疫苗—第四針;

12歲:卡介苗—加強針。

新生兒從出生到18個月齡之內,是接種疫苗的“密集期”,在這期間,家長平均每隔一個月就要帶自己的孩子去相關單位接種一次疫苗。6周歲之前,兒童需要注射的計畫免疫疫苗有24次之多。

2、二類疫苗

A+C群流腦疫苗:3周歲注射1針次,6、9周歲各加強一針。

無細胞百白破疫苗:可替代全細胞百白破疫苗,接種程式同全細胞百白破疫苗。

麻腮風疫苗:1.5-2周歲注射一針,基礎免疫後4年加強1針。

甲肝減毒活疫苗或甲肝滅活疫苗:甲肝減毒活疫苗接種時間是2歲時注射1針,4年後加強1針。滅活疫苗1-16歲接種2針,間隔6個月,16歲以上接種1針。

水痘疫苗:1-12歲接種1針次。

B型流感嗜血桿菌苗:2、4、6月齡各注射一次,12月齡以上接種一針即可。

流行性☆禁☆感冒疫苗:1-3周歲每年注射2針,間隔1個月。3周歲以上每年接種1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