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二寶媽經驗談,順產和剖腹產後恢復大不同

順產和剖腹產是兩種不同的生產方法,產後恢復方法也大不同。我是家有兩寶的媽咪,大寶上幼稚園了,二寶五個多月。第一個順產,第二胎剖腹產,現在身體各方面感覺都恢復的很好。下面跟大家分享下,剖腹產後恢復和順產有啥不同。

一、順產產後恢復?

1、儘早開奶,不但有利於乳汁的分泌,還有利於子宮的恢復

寶寶剛出生後的半小時內就要吃奶,這時新媽媽應及時給寶寶喂第一次奶,同時跟寶寶進行皮膚接觸,對於母子之間的關係也能更進一步。及時餵奶有利於刺激乳腺分泌,對母親子宮的恢復很有好處。

2、注意觀察惡露的情況

醫生會告訴之產婦在分娩後2小時內在分娩室觀察,此期間最易出血,所以特別要注意,分娩後2~24小時在病房觀察,仍有出血的可能,你可以自己按摩子宮,能減少出血。這天會陰傷口和子宮收縮會引起疼痛,可採取仰臥位休息,出現異常要及時諮詢醫生。而且,通過觀察惡露可以知道自己的子宮恢復情況。

3、分娩後的飲食要注意

孩子出生後,媽媽因身體虛弱更會感到饑腸轆轆,這時的飲食要特別一些,可吃些不刺激又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紅糖小米粥、紅棗大米粥、雞湯麵條、鯽魚湯麵葉、煮雞蛋等。吃過食物後,可好好的睡上一覺,以利於身體的恢復。

4、分娩後要及時排便

對於順產的產婦來說,排便不是太困難的事情,順產後4小時就要排尿,產後6小時要排出尿,24~48小時排大便,排便後就表明體內迴圈開始。

5、要儘早下床活動

順產比剖腹產的產婦活動的時間要早許多,順產後的媽媽可以床上活動,如翻身、抬腿、收腹、提肛等。一般順產8~12小時即可下床活動,以便提早恢復正常。沒有側切和撕裂的產婦其實出了產房,在別人的攙扶下就可以活動了。

二、剖腹產後恢復?

1、產後第一天(6小時以後)

躺著的姿勢:產婦產後平臥6小時以後就可以枕枕頭了,這時最好採用側臥位,可以將被子或毯子墊在背後,使身體和床成20~30度角,這樣可以減輕身體移動時對傷口的震動和牽拉痛,會覺得舒服一些。

止痛的辦法:麻藥勁過了以後,大多數產婦會感覺腹部傷口疼痛,這時可以請醫生開些處方藥,或者可以使用陣痛泵緩解痛苦。

儘快進食:剖腹產6小時後可以飲用一些排氣類的湯,如蘿蔔湯等,以增強腸蠕動,促進排氣,減少肚脹,同時也可以補充體內的水分。但是一些容易發酵產氣多的食物,如糖類、黃豆、豆漿、澱粉類食物,應該少吃或不吃,以防腹脹更加嚴重。

儘早活動:此時特別需要注意保暖以及各種管道的暢通情況;勤換衛生巾,保持清潔;腹部的沙袋需放置8小時;12小時後,產婦在家人或護士的幫助下可以改變體位,翻翻身、動動腿。術後知覺恢復後,就應該進行肢體活動,24小時後應該練習翻身、坐起,並下床慢慢活動,條件允許還應該下地走一走,運動能夠促進血液迴圈,使傷口癒合更加迅速,並能增強胃腸蠕動,儘早排氣,還可預防腸粘連及血栓形成而引起其它部位的栓塞。

2、產後第一個星期

剖腹產後恢復飲食:當產婦排氣後,飲食可由流質改為半流質,食物宜富有營養且容易消化。可以選擇蛋湯、爛粥、麵條等,然後依產婦體質,飲食再逐漸恢復到正常。這個階段千萬不要急於喝一些油膩的下奶湯,例如雞湯、肉湯等等。

大量飲水:產後的三到五天內,媽媽的身體還是很虛弱。傷口仍然疼痛,年輕的媽媽會有便秘和腫脹的感覺,這是麻醉所引起的,因此大量飲水是非常必要的。最好引用熱茶和不低於室內溫度的水,這些都能促進腸子的蠕動。

及時排便:剖腹產後,由於疼痛致使腹部不敢用力,大小便不能及時排泄,容易造成尿瀦留和大便秘結。因此更應該按正常的作息,養成習慣,及時大小便。

此外,媽媽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恢復情況,適當的做些運動,這對於產後身體、身材的恢復大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