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怎樣判斷寶寶是否發育遲緩?寶寶發育遲緩怎麼辦?

很多媽媽都看過寶寶各月齡的動作發育指標,再對照自己的寶寶實際情況,常常會有一些擔憂和疑問,比如:寶寶七個多月還不會坐,是不是大動作發育遲緩?

網上流傳的寶寶發育口訣:

大運動發育口訣:二(月齡)抬、四翻、六坐、八爬、十站、周歲走、二歲跑、三歲獨足跳。

精細運動發育口訣:三玩手、五抓手、七換手、九對指、一歲亂畫、二歲折紙、三歲搭橋。

個人-社會認知能力發育口訣:二笑、六認生、九做再見,一歲示需要、二歲做遊戲、三歲會穿衣。

用嬰兒月份衡量寶寶的發育情況,看似有道理,有時也不科學。

下面是世界衛生組織關於寶寶六大動作發育標準時間:

獨坐,sitting without support 4-9month

扶站,standing with assistance 5-11month

爬行,hands and knees crawling. 5-13month

扶著走, walking with assistance 6-14month

獨站,standing alone 7-17month

獨立走,walking alone 8-18month

專家認為,發育是循序漸進的過程,若寶寶趴的晚,會引發抬頭晚;翻身晚;當然會坐就晚。建議家長不要與同齡孩子比發育,應考慮運動發育是從趴-翻身-爬/坐-扶站-獨站-扶走-獨走到跑的過程,很難過某個過程發育。嬰兒越早趴著,越利於運動功能發育。

寶寶運動發育遲緩影響智力

寶寶運動發育遲緩,會影響寶寶下一步的發育,比如,當寶寶學會坐之後,寶寶的腰部力量增加和平衡能力的提高,他就有能力學習爬行。如果寶寶在7 個月的時候還不能獨坐,那他就不會有足夠的力量去學爬,進而影響寶寶學走路。兒科專家指出,如果寶寶運動發育遲緩沒有得到及時的干預和治療,嚴重者可能會影響智力發育。

哪些寶寶容易運動發育遲緩

兒科專家指出,一般早產兒或出現過缺氧、病理性黃疸、營養不良、顱內出血的寶寶比其他足月正常的寶寶更容易出現運動發育遲緩。如果寶寶曾出現以上的情況,家長應該更加細心觀察寶寶的運動發育情況,如有異常及時就醫。

怎樣判斷寶寶是否運動發育遲緩

家長怎樣才能判斷寶寶是否是運動發育遲緩?專家指出,當寶寶出現以下情況時,家長應引起注意,最好帶寶寶到醫院進行諮詢。

兩個月時,寶寶不會與媽媽對視,寶寶不會笑;

3個月時,寶寶不會發聲,不能穩定抬頭至45°;

3個月時,家長為寶寶穿衣困難。家長感覺寶寶的手腳很有力,較難活動寶寶的手腳;

4個月時,手還緊握拳頭;

5個月時,寶寶不會翻身,不會用手把東西塞到嘴裡;

8個月時,寶寶不會獨立直腰坐;

9個月時,寶寶不會爬行;

15個月時,寶寶不會獨走;

哪些原因導致寶寶運動發育遲緩?

1、疾病

如先天性的腦發育不全、肌肉疾病、脊髓疾病、周圍神經疾病都可影響動作的發育。如果滿3個月時雙手手指不能鬆開取物;滿4個月時尚不能俯臥抬頭;滿8個月時尚不能獨坐很穩,在排除了平時缺乏訓練因素之後,要考慮疾病因素。有的家長認為動作發育落後與缺鈣有關,其實只有極為嚴重的佝僂病情況下可以出現這種現象,而一般的佝僂病嬰兒動作的發育並無明顯的落後。

2、訓練

動作的發育與平時的訓練有關,整天把嬰兒抱在手中,能抬頭的月份就會延遲。但是訓練要“按部就班”,就是要按照發育的順序,過分提前月齡訓練可造成骨骼的畸形,例如坐得太早會造成脊柱後突,站立太早會出現“O”型腿或“X”型腿。

3、營養

腦與肌肉的發育與營養有關,營養不良的孩子,尤其嚴重的營養不良會影響腦的發育,肌肉無力。

寶寶運動發育遲緩怎麼辦?

運動發育遲緩是一種比較輕的疾病,只要早期積極干預訓練問題都不大。但如果把一些中樞神經疾病誤認為此病的話那就嚴重了。所以判定寶寶是不是患有運動發育遲緩,必須經過專科醫師的診斷。作為家長平時要多學習一些正常小兒發育知識,作為自己寶寶發育的對照。如果發現有比正常發育齡晚3個月以上(如 5個月還不會抬頭,9個月還坐不穩,13個月還不能獨自站立,18個月還不能獨自走路)時需要及時就診兒童康復科,以排除比運動發育遲緩更麻煩的疾病。

對除運動發育遲緩外的其他表現,如出現身體發軟或發硬、反應遲鈍、頭圍異常、體重增加不良、哺乳無力、不笑、4個月後手持續握拳、身體扭曲、頭不穩定、斜視、不能伸手抓物、注視手等表現,更應引起家長重視,積極到兒童康復科室進行評估診斷,以免耽誤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