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如何讓孩子愉快家教_讓孩子愉快家教的妙招

養生之道網導讀:

如何讓孩子愉快家教?教育孩子,往往令很多父母感到頭疼。其實,家庭教育是可以愉快的。下面給您介紹如何讓孩子愉快家教,助你給孩子帶來一個快樂的童年,家長千萬不要錯過啦!

8個妙招讓你愉快家教

很多父母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都會給孩子報各種學習班或者請各種家教,那麼怎樣能夠讓孩子愉快的接受這些家教呢?小編總結了8個妙招。

1、給孩子一個選擇

要允許孩子按照的自己的興趣去選擇,比如說讓她選擇學芭蕾舞還是練健美操,這樣自由的選擇能夠讓她更投入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中。

2、接受現在的他

孩子的成長是有一定規律的,如果你總是喜歡把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相比的話,就會給孩子一個錯覺那就是自己是一個失敗者。

3、發現隱藏的困難

如果你突然發現自己家的孩子不願意參加集體活動了,或者不願意做家庭作業了。你要耐心的詢問其中的原因,也許是被別的孩子欺負了,也許是不喜歡這門課的老師等等。

4、以理服人

如果孩子想要放棄練鋼琴,那麼也別沖著孩子大喊大叫,可以跟他講講想讓他繼續練下去的理由,就算他不回心轉意,也給了孩子暢所欲言的機會。

5、讚揚和賞識

要在孩子剛做完某個事情的時候,及時的給與他讚揚和賞識,但是不是簡單的說好久可以了,可以說“你的音階彈得很流暢”或者“你的文章寫得很發人深省”等等。這樣他會獲得不一樣的感覺,下次就會為贏得你的肯定而更加努力。

6、明智的獎賞

不必給孩子許很大的獎,當他們做的好的時候給點小禮物鼓勵一下就可以了。這樣萬一他們沒有達到預定的目標,也不會特別的失望。

給孩子愉快的家教是希望孩子能夠以愉快的心情來面對學習,這樣他們學的就會更多,家長的目的也會達到,孩子的心情也會很滿足。

7、解釋你的理由

如果你不希望你的孩子放棄鋼琴教育,因為你很肯定這是對他有好處的,那麼你會怎麼做呢?無論你想怎麼做,決不能沖你的孩子大喊大叫、聲嘶力竭地訓斥他。因為大叫後沒幾分鐘,他就不再去聽你在說些什麼了。相反,如果你耐下心來向他解釋為什麼你認為繼續練下去是重要的,他有可能會轉過神來同意你的看 法。即使他仍不同意也沒關係,他很可能有自己的看法。父母也應傾聽孩子的意見,並告訴他,無論他怎麼做,他學過的東西都會收藏在他的經歷中,永遠不會浪費掉。

8、讓他們不時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

如果小孩子們能得到足夠的來自父母的鼓勵,他們就會茁壯成長。經常沖著孩子大叫大嚷:“你又在那兒幹什麼呢?”的父母像是往他們孩子的心中刺了 一劍似的,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很大傷害。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時間去放鬆、聽音樂,或者什麼也不幹,只是發呆。然後呢,當我們的“電池”重新充足電時,我們將 精神抖擻,準備好去面對下一個挑戰。孩子也是一樣。

如何有效開展家教

1、教育孩子一定要選最佳的時機

農民種田要抓住農時,戰爭要抓住戰機,教育孩子也一樣,一定要選擇最佳機會。同樣的教育,若時機選的不一樣,其效果是大有區別的。比如說電影《牧馬人》中的主人李秀芝,在愛人落實政策時補發了大筆工資,他們天真而幼稚的兒子說:“呀,這麼多錢,長大了我也當右派!”,影片的主人公就抓住這一時機不放,教育兒子說:“錢要靠自己的雙手掙來。花的才有意思,不是自己掙來的一個也不要!”話雖不多,但體現了勞動婦女的自強、勤勞的高貴品質,同時也抓住了教育孩子的最佳“火候”。這樣的“火候”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隨時都可以找到,教育孩子一定要抓住這種最佳時機。

2、教育孩子一定要講究“機智”和藝術相結合

當孩子與父母提出的要求發生“頂牛”的時候,應採取迂回的辦法。轉移注意力,藝術而又巧妙的處理,這樣可以待他的情緒穩定時,再進行教育,比如你帶孩子去百貨大樓的兒童玩具店參觀時,本來想讓他開闊眼界,可他見到上百元的兒童車非買不可,不給他買的原因有二點,一是家裡的一台舊的,第二是今天沒有帶那麼多錢,但他又哭鬧不止,圍觀的人也很多,你被他鬧的滿頭大汗,在無法離開百貨大樓的情況下,你忽然想起了轉移注意力的辦法,說:“昨天我聽你老師說你在幼稚園用積木蓋的小樓很漂亮,而且蓋的又快又好,來,我們看看這些積木和你們幼稚園的積木是不是一樣的。”他一聽一定會把眼盯在積木上,這時哭聲停了,並跟你向積木走去,並選了一付新穎的積木,他同樣會高高興興的跟你回家。這樣的教育方法就是“機智性”與“藝術性”相結合,這需要父母善於針對具體情況,隨機應變的採取有效的教育方法。

3、孩子在被激怒時,父母要學會冷處理

當孩子發生爭執和打架時,情緒是很不穩定的,父母要何等到耐心、耐心、再耐心!冷靜、冷靜、再冷靜!如:兩人爭執讓你評理時,你看了他們都怒氣衝衝的樣子,你要冷靜沉著的放下手中的事,笑著說:“你們倆有意見,對我也有意見呀?”這種突如其來的發問把他們兩都搞愣了,而且都會異口同聲的說“沒有”,這時你說“那好,先把這個蘋果吃完了再給你們評理,在吃東西的時候誰也不許說話。吃東西講話不衛生。”等蘋果吃完,氣也消得差不多了,這時你不必急著問他們吵架的事,機時是問他們蘋果好不好吃?他們一定會說“好吃”,你趁機說:“光吃蘋果不行,得幫我把垃圾倒了。”等他們抬著垃圾倒完時。你再說“剛才打架對不對?”在這種情況下就不會互相指責了,只有搶著承認自己的“不對”。但你還是要問明情況,在瞭解情況的前提下,你可以適當的批評幾句,給他講明友誼有道理,他們會心服口服的互相道歉,這時你可以說:“好了再一塊去玩會吧。”如果你一開始就問他們誰對誰錯,肯定誰也不肯認錯。但有的家長修養級差,只看見自己的孩子好,生怕自己孩子吃虧,這是很壞的家風。這種雨過天晴的處理叫“冷處理”,這種化怒為喜的轉移辦法就是“以知引人”、“以情感人”、“以意樹人”、“以行練人”。這即教育了自己的孩子,也教育了別人的孩子,你在孩子的心中就有了威信,相反,兩個孩子的家長,都為自己的孩子爭理,到底能爭來什麼呢?爭來的結果是慣壞了自己的孩子,孩子認識不到錯在哪裡,家長的威信都丟了。這樣的實例在現實生活中很多。

4、對孩子要“嚴”、“愛”適度

有不少的父母對“嚴”和“愛”掌握不夠適度,錯誤的把百依百順視為“愛”,也有的認為嚴厲的管教就是“愛”,還有的人認為孩子不打不成才,其實,這些都是片面的和錯誤的認識。

真正的“愛”孩子,一定要全面的分析孩子的特點和優缺點。正確的引導他們應該怎麼做,而不是不應該怎麼做,要使他們真正的認識到:什麼是善,什麼是美,什麼是真,什麼是假,什麼是惡,什麼是醜。要及早的指出他們可能發生的缺點,要採取表揚具體而批語抽象。要做到慈愛不是溺愛,管教不是強制,放手不是放任,嚴格不是打罵,真正的在孩子身上體現出:“嚴中有格,嚴愛結合,愛、嚴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