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春捂秋凍 寶寶怎麼凍才健康

10月寒意開始悄然來襲,春捂秋凍,是勸人春天不要急於脫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剛見冷就穿得太多。適宜的涼爽刺激,有助於鍛煉耐寒能力,能促進身體代謝。但對於免疫力相對較差的小寶寶來說,秋凍該怎麼“凍”,才能“凍”得健康又活力。

一、因時而異,看“天”行事

1、南方秋涼來得較晚,晝夜溫差變化不大,甚至入冬後也不太冷,因此不必過早、過快地添衣,應適當延長“秋凍”的時間。

2、而北方秋涼來得較早,晝夜溫差變化大,早晚氣溫較低時應及時增添衣物,以防著涼。

3、此外,對秋凍的理解不應局限於天氣寒冷而不急於增衣保暖,還應加強體育鍛煉。要想增強機體的耐受能力,最根本的就是加強鍛煉。

二、多到室外活動

1、要天氣許可,小朋友就要多到室外活動,特別是課間休息。雖然時間不長,也要走出教室,活動活動手腳。

2、運動不僅可以促進血液迴圈,而且可以促進消化和吸收,加強呼吸系統與新陳代謝的功能,還可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增強肌肉的耐寒及抗寒能力。

三、要用冷水洗手洗臉

1、小朋友還要從秋天開始進行其他的耐寒鍛煉,以進一步提高機體的冷適應能力。

2、最簡單的方法是養成用冷水洗手、洗臉及喝涼開水(以25℃左右為最宜)的習慣,即使到了冬天也不放棄。

3、由於這是一個逐漸降溫的過程,小朋友一般都能適應,並且效果顯著。如能再堅持每天用冷水擦拭身體則更好。

四、寶寶“三暖一涼”保健康

1、背暖:保持背部的“適當溫暖”可以預防疾病,減少感冒的機會。“適當溫暖”,就是不可“過暖”,過暖則背部出汗多,出汗多反而因背濕涼而患病。

2、肚暖:肚子是脾胃之所,保持肚暖即是保護脾胃。孩子常脾胃不足,當冷空氣直接刺激腹部,孩子就會肚子痛,從而損傷脾胃功能、使脾胃不能正常穩定地運轉,影響到母乳的消化吸收,且不能把營養物質有效送至全身各個器官。所以,“肚暖”是孩子保健的重要一環,睡覺時圍上肚兜,是保持肚暖的好方法。

3、足暖:腳部是陰陽經穴交會之處,皮膚神經末梢豐富,是對外界最為敏感的地方。孩子的手腳保持溫暖,才能保證身體適應外界氣候的變化。

4、頭涼:從生理學的角度來講,孩子經由體表散發的熱量,有1/3是由頭部發散,頭熱容易導致心煩頭暈而神昏,所以中醫認為,頭部最容易“上火”,孩子患病更是頭先熱。如果孩子保持頭涼、足暖,則必定神清氣爽,氣血循環順暢。

五、入秋嬰幼兒,不同年齡各有度

1、嬰兒入秋後只需單衣薄被,且不要緊包緊裹,衣帶要寬鬆,被褥需輕柔,便於寶寶肢體舒展活動;當室溫降至20℃以下,可穿夾衣,蓋夾被。

2、在同樣的室溫環境中,儘量比大人減少一層衣被,因為孩子代謝旺盛,產熱多。

3、2-3歲幼兒,秋天宜穿純棉貼身線衣褲,易於吸汗。隨著溫度下降,可單層加衣,不要給孩子穿化纖衣服,因為化纖衣服易產生靜電,它會加重皮膚的乾燥,而且化纖衣服不透氣。

4、3歲以上幼兒活動量增加,秋季更不能穿厚衣、高領上衣,活動時可穿單薄的運動服。

六、寶寶體質差異硬指標

1、寶寶體質是最重要的指標,即“秋凍”應因人而異。

2、體質較虛弱的小兒不應實施秋凍鍛煉,有先心病及其他先天性疾病、貧血、營養發育不良、反復發生支氣管炎、肺炎、哮喘、慢性胃腸疾病的幼兒,以及免疫低的小兒。因為他們對氣候比較敏感,尤其是早晚天氣變化大時容易感冒,所以不可以盲目實施秋凍訓練。

3、秋冬季節呼吸道疾病高發,不宜盲目的對寶寶進行“秋凍”,以便讓寶寶平安度過“多事之秋”和嚴寒的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