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教育孩子需要注意什麼_教育孩子的注意事項

養生之道網導讀:

教育孩子需要注意什麼呢?性格決定孩子的命運。不要壓抑孩子的一些良好的情緒,快樂的情緒是性格中很重要的因素之一,那麼教育孩子需要注意什麼呢?下面小編為您介紹。

一、教育孩子需要注意什麼

1、媽媽的攀比心理,使孩子壓力山大

生而為人必各有所長,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但是很多媽媽總是只看到了別人家孩子的優點卻總看不到自己孩子的長處。很多媽媽習慣在自家孩子面前說:“誰誰家的孩子某某方面比你強多了”類似的話,其實這樣好像家長無意識的攀比不僅會給孩子極大的心理壓力,甚至會讓孩子形成妒忌的心理。

2、媽媽的放縱心理,使孩子得不到適當的約束

現在也有些媽媽提倡自由教育,她們認為讓孩子自由成長能夠讓孩子在自己的空間任意發揮。但是,媽媽們卻忽略了,因為孩子年紀尚小,自製力不夠,沒有相應的約束逐漸會造成孩子散漫的性格,甚至可能向不良的方向發展。而且有的孩子甚至會因為覺得得不到媽媽的關心而更加的放肆。

3、媽媽的太過強勢,使孩子缺乏主見

太過強勢的媽媽總是事事不願落後而喜歡親力親為,甚至把孩子的一切生活起居都按照自己意願提前安排好。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極容易事事依賴媽媽。這樣久而久之,孩子便沒有了獨立性,甚至於當在媽媽面前時會顯得自卑膽小。因4為他們從小就缺乏表現的機會,使他們在其他小朋友面前也會感覺自己矮了一截。

4、媽媽的溺愛心理,使孩子無法無天

許多媽媽太過溺愛孩子,久而久之,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漸漸目無尊長,變得無法無天。這些孩子不僅沒有禮貌,還養成了許多不好的行為習慣。所以,寶媽切忌溺愛孩子。所以媽媽在引導和教育孩子的同時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有人說:媽媽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媽媽本身的素質高,孩子的素質自然會高。因為只有媽媽擁有滿滿的正能量孩子才能夠無憂的健康的成長。否則媽媽不僅對孩子沒有正面的影響反而會給孩子反面的作用。

5、媽媽的從嚴心理,使孩子彰顯不出個性

很多寶媽都堅持相信嚴格的教育才能夠培養出品學兼優的好孩子。因此對於孩子犯的哪怕一點小錯誤也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進行批評教育,在她們眼裡似乎容不下孩子的一點點過錯。事實上,這樣的教育思想極其容易扼殺掉孩子的天真,而且長期處於高壓環境狀態下的孩子,其個性完全得不到彰顯和發展。

所以說,作為寶媽,一定要學會適當把握分寸,不論是對孩子的教育,還是對孩子生活學習的約束,切記量度為之。否則,可能會造成孩子性格極端發展,于未來不利。

二、家教應該遵循的原則

1、全面發展原則。現代社會要求未來的建設者,不但要有健康的身體,還要有健康的心理;不但要有較高的智力素質,還要有較高的非智力素質。任何偏廢都不利於適應未來競爭社會的需要。

2、一致性原則。孩子的父母要共同承擔教育孩子的責任,教育的方法方式要保持一致。父母在教育方面的不一致性往往使家教事倍功半。

3、榜樣原則。家長不可忽視自己的言行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一定要謹言慎行,發揮身教勝於言教的作用。

4、超前性原則。家長應有一定的超前意識,提前瞭解和研究孩子下一個發展期的變化特點,做好教育方式方法調整的準備。

5、兩個積極性原則。家教的成功不但要有家長的積極性,還要有孩子的積極性。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是家教成功不可或缺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