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菌痢患兒怎樣護理_護理菌痢患兒的方法

養生之道網導讀:

菌痢患兒怎樣護理?細菌性痢疾是很常見的腸道傳染疾病,小兒患此病的幾率很高。如果急性痢疾不及時治療就會轉為慢性菌痢。那麼菌痢患兒怎樣護理呢?

細菌性痢疾

細菌性痢疾,又稱“菌痢”,是一種由痢疾桿菌引起的常見急性腸道傳染病。菌痢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其中急性菌痢較為常見。急性菌痢患兒臨床表現為發高熱,同時或數小時後出現腹痛、腹瀉的症狀。腹痛常位於中下腹或左下腹,多呈陣發性;腹瀉初為水樣,繼而為黏腖膿血便,典型患者有排便不暢、肛門重墜感。此外,還可伴有腸鳴音、全身乏力、食欲減退的症狀。

如果急性菌痢沒有進行及時的治療,並且病情拖延達2個月以上時,就可能轉為慢性菌痢,部分患兒還會因長期的營養不良、機體抵抗力低下,導致營養不良性貧血、多種維生素與微量元素缺乏等病症。

那麼日常護理菌痢患兒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1、臥床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

2、注意個人衛生,飯前便後勤洗手,不吃不潔淨的食物。

3、加強環境衛生,消滅蒼蠅,保護食品、水源免受污染。

4、輕症無嘔吐者可多飲水,並服用口服補液鹽;若發生中度或重度脫水,體內明顯缺失鈉和鉀時,則需要靜脈輸液治療。

5、飲食一般以流質或半流質為宜,如米湯、淡糖水、蛋花湯等;忌食多渣、多油或有刺激性的食物。

患兒必須隔離,食具的消毒可在開水中煮沸15分鐘,玩具可給予易於消毒的木制或塑膠製品。大便的處理,可以大便1份,漂白粉1/4份,放在痰盂裡攪勻後加蓋2小時再倒掉,床單被褥可在日光下曝曬6小時。

患兒應臥床休息。腹痛時腹部可放熱水袋。嬰幼兒大便有裡急後重時,可讓大便解在尿布上,不要求坐起在痰盂裡解便,這樣可防止肛門直腸脫垂。每次大便後用溫水洗淨臀部,並用5%鞣酸軟膏塗于肛門周圍的皮膚上。如有脫肛時,可用紗布或軟的手紙塗上凡士林,托住脫垂的肛門,一面輕輕按摩,一面往上推,即可復位。

嘔吐頻繁時,可短期禁食,或給予靜脈補液。然後給予糖鹽水、少油膩的流質,如藕粉、豆漿等。待病情好轉,即應及早進食。這時可以給予少渣、易消化的半流質,如麥片粥、蒸蛋、煮麵條等,牛奶易引起腹瀉脹氣,應予限制,待大便成形後可適當增加。應多補充水分。在恢復後期,應設法引起患兒的食欲,也可以食前半小時先服消化酶類藥物如胃蛋白酶等,並在飲食中增加營養和蛋白質,開始可少食多餐,逐漸增加,防消化不良。

慢性菌痢患兒需要灌腸時,應對患兒做好解釋工作,爭取患兒配合,不致使藥液流出肛門,同時在灌腸前先將大小便排空。

大便作細菌培養採取標本時,應選膿血及粘液較多的地方,留好標本後應立即送驗,以提高準確性。若連續3次送驗均為陰性,可解除隔離。密切注意患兒病情變化及大便性質、次數,如患兒出現高熱、面色蒼白、四肢發冷或有嗜睡、譫語、煩躁不安時,應立即到醫院就醫。

針對小兒細菌性痢疾的小偏方

【組成】綠茶末。

【用法】每次0.5~1 克,每日3 次,溫開水送服。

【主治】小兒細菌性痢疾。

“馬齒莧芡實瘦肉湯”涼血止痢、清熱解毒、養血潤燥,適合菌痢患兒食用。

食譜:馬齒莧芡實瘦肉湯

原料:馬齒莧20克,芡實50克,豬瘦肉150克

調料:鹽3克

做法:

1、將馬齒莧洗淨,切段;芡實洗淨;

2、豬瘦肉切片,入沸水中焯水後,撈出備用;

3、把馬齒莧、豬瘦肉、芡實一起放入鍋內,加入適量的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煲煮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