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防兒童風濕病
兒童風濕病的病因是由於患者不同的自身免疫系統出現毛病,攻擊其身體不同的器官,影響關節、皮膚、血管等部位,造成不同的病症,以致出現不同的兒童風濕病。
持續關節腫痛或骨痛
持續皮膚出現不癢的紅疹
肌肉無力
持續發燒,不論低燒或高燒
患病會影響小朋友的正常的活動、發育及學習能力;嚴重者可以短期內導致患者殘廢,智力衰退,甚至會危害生命安全。
最常見慢性兒童風濕病─幼年特發性關節炎
兒童風濕病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的包括川崎病、過敏性紫癜、萊姆氏關節炎、急性風濕熱、鏈球菌感染後反應性關節炎。慢性的包括系統性紅斑狼瘡、幼年特發性關節炎、幼年皮肌炎、硬皮症和原發性系統性血管炎。
系統性紅斑狼瘡、幼年特發性關節炎和幼年皮肌炎是最為常見的兒童風濕病,占了慢性兒童風濕病的八成;而在這八成的患者中,又有六至七成屬於幼年特發性關節炎的患者。有些急性的兒童風濕病患者能在短期內痊癒,但慢性的病人則會持續一段很長時間
紅斑狼瘡症會影響患者的皮膚和身體任何器官,嚴重的會攻擊其腦部和腎臟;全身型幼年特發性關節炎會破壞患者的關節,若果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可以引起患者心肺積水、血球減少、肝脾、淋巴發大和影響骨髓的功能,威脅患者性命;幼年皮肌炎則會破壞患者皮膚、肌肉和腸血管,嚴重的會影響患者負責呼吸的肌肉,導致患者出現呼吸困難,及造成患者有吸入性肺炎、咽嗆等問題。
初生嬰兒都可能會出現兒童風濕病的病症,至今原因不明,只知道與先天遺傳和後天環境因素(如微生物感染、曬太陽、荷爾蒙分泌)有關。
多重檢查以確診
要判斷兒童是否患有兒童風濕病病症,就要為病者及家屬做詳細的病歴報告和身體檢查,包括驗血、驗小便、照X光、肌胳超聲波、磁力共振或電腦掃描。一旦確診,病人必須及早治理。治療方法屬全人治療,包括採用藥物及非藥物治療。醫治兒童風濕病的藥物主要有3類:消炎止痛藥、類固醇和免疫調節劑(包括生物製劑)。
臨床實驗證明,這些特效藥能有控制發炎及阻止關節侵蝕的效果。但亦須注意,藥物對小部份病者未見成效,而生物製劑也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如產生感染或致癌。非藥物治療包括透過職業治療來協助孩子恢復學習和日常生活能力;透過物理治療則能説明孩子保持肌肉和韌帶關節活動能力,另外,亦可以水療法治療。
患病兒童必須做運動,運動前更緊記要熱身。飲食方面,患者須注意飲食平衡,以維持正常成長。亦要避免食用含糖或不健康的醬汁、少鹽、避免食以鹽醃制過的食物、宜用低飽和脂肪的菜油和人造牛油、烹調雞禽時要去皮、多喝脫脂或低脂奶、多吃魚和豆腐來代替肉類。
提醒大家,記緊要及早認識兒童風濕病的病症。當孩子確診患上風濕病時,家長須和醫生保持良好溝通,按時給患者服藥及跟進治療。由於部份風濕病會伴隨患者終生,故患者要樂觀面對,與它共存,並好好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