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鍛煉孩子適應能力法則_如何鍛煉孩子適應能力

養生之道網導讀:

如何鍛煉孩子的適應能力呢?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從某個階段開始就會變得很怕生的。這是涉及到孩子的適應能力問題。那麼,該如何鍛煉孩子的適應能力呢?下面小編為你介紹如何鍛煉孩子的適應能力問題。快來學習學習吧。

寶寶對於環境或者是學習等各方面的適應能力並不盡相同,有的寶寶適應能力比較強,這樣的寶寶相對來說各方面更為健康,而適應能力較差的寶寶無論是心理還是人格上的健全都要弱一些,而對於適應能力差的寶寶,以下的七大教養原則能提高寶寶適應能力。

一、適當地和孩子分離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在附近進行觀察,在孩子需要幫助時,給予適當的指導,但不要干擾他們的活動;有時甚至可以短暫離開,但要清楚地告訴孩子,媽媽離開一下,一會兒就回來,這樣可以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安全的,從心理上接受和父母的分離。孩子進入幼稚園和小學,都要和父母分離,如果對父母過度依賴,孩子就難以適應新環境。父母不要時時刻刻守在孩子身邊,而要給孩子留出適當的空間和時間,讓孩子在沒有父母的世界裡學會獨立。

二、不要讓寶寶嚇到

適應能力比較好的寶寶,不論在人格還是在心理上的發展都是比較健康的,而寶寶適應能力差的在心理方面還有待健全,而想要提高寶寶適應能力,首先注意不要讓寶寶嚇到。很多父母都會對孩子發出“不要在陽臺上玩,會掉下去的!”“不許一個人在洗手間呆著,滑倒就慘了!”諸如此類的警告。

寶寶對於未知的環境總是充滿了好奇與探索欲望,而新的環境對於寶寶來說的確有可能存在著危險,但是如果因此而來阻止寶寶對新環境的探索,那麼寶寶永遠只能生活在家長溫暖的保護之中,什麼也將學不了,那些總是受到父母用可怕的後果來嚇唬的孩子,對於不熟悉的環境就會充滿了恐懼,自然無法去接受更談不上適應了,所以對於適應能力差的寶寶,儘量不要嚇唬他們。

三、鼓勵寶寶與父母之外的人接觸

適應能力差的寶寶會害怕與不熟悉的人交流,要解決定這一點,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帶著寶寶到親戚或是朋友家中做客,還可以鼓勵寶寶與別的寶寶一起玩遊戲。要多增加寶寶與別人打交通的經驗,與人的交流不但可以鍛煉寶寶的獨立性,同時對孩子自信心的樹立也有幫助,交際能力得到提高,再碰到新的環境也會更好的適應,不再感到害怕,反而能勇於嘗試。

四、將磨合期拉長

寶寶適應能力差,對於周圍環境的變化也會特別的敏感,需要通過一個磨合期來接受,這個磨合期的時間並不盡相同,要由寶寶的適應度高低來決定,對於適應能力差的寶寶來說,磨合期要比別的孩子拉長,家長對此也要包容理解,耐心的陪著寶寶順利的度過磨合期。

五、引導寶寶思考

只要寶寶學會了思考,有了自己的思考能力,那麼就會有自己的判斷能力,在碰上新的環境或者是事物時,就會通過思考還有判斷去決定要如何做,再進一步的瞭解並接受。

六、提高寶寶的適應能力應該以鼓勵為主

當面對陌生的環境或者是事物時,寶寶的自然反應難免是害怕與抵制的,這是孩子的本能反應,在這個時候,家長不能去責問,更不能嘲笑孩子膽小,而是要用溫和的態度去鼓勵引導孩子,可以用寶寶感興趣的東西去激發孩子的欲望,從而去嘗試接受新的環境或是事物。

七、培養孩子的心理適應能力

父母可以為多培養和鍛煉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讓孩子養成遵守規範、樂於合作的意識和習慣。要盡可能多地創造機會,讓孩子自己去克服心理問題,理解大多數人的想法和做法,當然,這並不是要求孩子放棄個性,而是懂得與人相處之道。父母還要身體力行地傳授對人寬容的豁達心態,這樣也會幫助孩子更好地與人相處。

以上就是對寶寶適應能力提高的相關介紹,實踐證明,通過七大教養原則提高寶寶適應能力效果比較明明顯,只要父母對孩子多點耐心與關心,相信寶寶的適應能力都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