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育兒的絕招_輕鬆育兒有何絕招
養生之道網導讀:
目前,絕大多數的家長已經認識到體罰、恐嚇孩子是不好的了。但也有些人依然認為,孩子不打不成材。在這裡,小編要給各位家長介紹一些輕鬆育兒的絕招,只有掌握正確的輕鬆育兒的絕招,孩子才能健康成長!當當當當,來自大洋彼岸的美國的兒科的育兒專家來給各位准爸媽傳授經驗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照顧寶寶的很多細節都是可以改進的,甚至有很多做法都是不正確的,下面呢,美國有著30年的臨床經驗的專家將會把這些問題都給大家講解清楚,希望准爸爸媽媽們能夠在早教育兒之路上少走彎路。
美國育兒專家教你八個育兒絕招:
1、不要把寶寶裹成“粽子”
爸爸媽媽們一定要相信寶寶自身的抵抗力,因此當大人穿2件衣服時,寶寶並不需要再多穿一件。因為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是需要不斷鍛煉和增強抵抗力的,所以,作為家長需得“狠下心”,讓寶寶自己去適應環境的變化,而不是給寶寶裹得一層又一 層。
2、讓寶寶學會自己睡覺
嬰兒的大部分時光都是要在床上度過,但是床是不會自己搖動的。所以,如果想寶寶可以學會享受躺在床上的快樂時光,那麼家長並不需要抱起嬰兒且用力搖晃或來回走動等,更不要這樣子去哄孩子睡覺,只要把他輕輕的放在床上就好。
3、晚上不用頻繁餵奶
許多媽媽晚上都要給孩子喂2—3次奶,但事實上正常人晚上不需要多次進食,也包括小嬰兒。其實媽媽們完全不需要擔心寶寶晚上會挨餓,讓他好好睡一覺比把他弄醒來餵奶要重要得多。所以,只要孩子沒有餓醒,就完全可以讓寶寶一覺睡到自然醒的。
4、寶寶哭時別抱他
在醫生看來,寶寶愛哭的習慣都是爸爸媽媽慣出來的。因為新生嬰兒根本聽不懂語言,都死靠條件反射來“訓練”的。所以在排除尿床、饑餓等因素外,若是孩子一哭就把他抱起來,這樣時間久了便很容易形成負性回饋;而只有當寶寶乖乖不鬧時你再將他抱起來,才能夠讓寶寶明白,怎樣的行為招大人的喜歡。
5、慢慢走路,小聲說話
家長的言傳身教對於孩子至關重要,假如你想培養一個優雅且懂禮貌的孩子,那麼請你不要在家中大吼大叫,只有讓孩子從小就感受平和、安寧的環境,才會形成溫婉優雅的性格。
6、不要破壞寶寶的專注力
即使是再小的寶寶在玩玩具或看圖畫書時,家長最好別輕易去打斷他,即使是比預計的餵奶時間要晚一點也沒有關係。因為從小保護孩子的專注力,這樣有利於他們長大後做任何事情都可以集中注意力。
7、一天批評孩子不能超過兩次
許多家長在批評孩子時,喜歡大加譴責,或者說把小問題擴大化,其實這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會造成相當大的打擊。我們建議家長在批評孩子時,每天最多只說一到兩次,不要逢事便責,有些錯誤孩子可能會馬上就自己明白,所以並不需要家長再次強化。
8、寶寶洗澡少用沐浴露
雖然小嬰兒聞上去是滿身的奶腥等味道,但事實上“只要洗掉寶寶身上的汗水和細菌就會很健康”。即使再名牌的嬰兒洗浴產品都不如清水自然、健康,在給寶寶洗澡時要儘量少用沐浴露和洗髮水等,一個星期最多只用一到兩次即可。
家長的言傳身教,從小的環境,每一點一滴都是日後孩子性格及行為形成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作為准爸媽的你們一定要注意嘍!
資訊化的時代,每當我們遇到問題時,總是會運用網路,尋找自己想要的答案。育兒方面,亦是如此。微博、微信公眾號、騰訊課堂等等管道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育兒類文章、視頻,只是,很多家長也有了這樣的困惑:我學習的知識越來越多,也看到了很多很多種方法,但是,面對孩子時,卻越來越手足無措了!有時頭腦中甚至會有兩種觀念在打架:不用管,尊重他的天性;必須管,不可以慣著他!
那麼,面對家長們的困惑,面對如此繁多的育兒方法,我們應該如何使用?
1、誤區:育兒方法就是可以直接解決我孩子問題的方法。
我們寫各種育兒方法,是給家長們一個參考,是為了幫助家長們更好的思考,絕非適用所有孩子的解決方法!各種育兒文章的背後,都是有一定的學術門派作為背景的,行為主義比較注重孩子各種行為的糾正與訓練,比較快速,但效果持久性差;人本主義則希望大家尊重孩子的天性,用無條件積極關注與關愛,陪伴孩子度過最快樂的童年;還有很多其他的派系。因此,各類育兒方法,是給家長們更多角度的去思考同一問題,而不是讓你放棄思考,直接挪用。請參考各方意見之後,結合孩子的基本狀況,做出自己的思考與解決之道。
2、育兒方法因人而異
每個孩子的家庭背景、生活環境、遺傳因素等等方面都是不一樣的,因此即使是同一個行為,在不同的孩子身上,也會有不同的動機與形成機制,所以,我們要採取的方法也是不一而足。孩子身上有很多共性,育兒方法正是建立在這些共性之上的,而具體到您的寶貝,就需要家長們開動腦筋,創建自己的方法。
3、你的無力與負能量,會傳遞給孩子
還有這樣的一些家長,他們讀過很多育兒的、心理學的知識,也涉獵過很多國外的先進教育,我們會認為他能夠很好的解決孩子的問題,但是,這些家長卻總是會說:沒辦法,反正我已經盡力了,畢竟這是國內!請問,您讀的那麼多知識都跑到哪裡去了?誰說在國內就不能將孩子培養成棟樑之才了?有問題,為什麼不去自己去摸索著解決?你放棄的卻是孩子的一生!
那些無力的感覺,是會傳染的!家長總是帶著焦慮面對孩子的問題,那麼,孩子作為感覺極為敏感的群體,會立刻感知到父母的身心狀態,久而久之,孩子會認為是自己不好,是自己給家裡添麻煩了,是自己……自卑與內疚之下成長的孩子,會成為什麼樣子?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個孩子都有差異,我們宣導家長能常常思考。繪畫心理本身是架構起通往孩子心靈的道路,至於怎麼走、到達心靈之後你怎麼做,家長們應該認真思考並付諸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