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宮縮不等於是要生了 太緊張反而會影響胎兒

宮縮是臨產的一個重要特徵,那麼,宮縮究竟是怎麼樣一種感覺呢?

什麼是宮縮

宮縮是臨產的一個重要特徵,簡而言之,就是有規則的子宮收縮即宮縮。宮縮開始是不規則的,強度較弱,逐漸變得有規律,強度越來越強,持續時間延長,間隔時間縮短,如間隔時間在2—3分鐘,持續50—60秒。

在妊娠的最後幾個月就是不規則宮縮,尤其是最後幾周內。胎動後,只要把自己的手放在腹部就感覺腹部不時的變硬。這種宮縮無規律性,無週期性,也不會有疼痛感。

宮縮是什麼感覺

到了妊娠晚期,可因假宮縮而引起下腹輕微脹痛,它常常會在夜深人靜時作祟而于天明的時候消失,宮縮頻率不一致,持續時間不恒定,間歇時間長且不規律,宮縮強度不會逐漸增強,不伴下墜感,白天症狀緩解。到預產期,只有伴有疼痛的宮縮,才是分娩的先兆。

開始宮縮的疼痛有的產婦是在腹部,有的產婦感覺在腰部。你千萬不要緊張,被陣痛嚇住。其實不強烈的宮縮可以沒有感覺或者與來月經時的小腹疼痛一樣。疼痛的強弱也因人而異。當宮縮引起你輕微的疼痛一樣。疼痛的強弱也因人而異。當宮縮引起你輕微的疼痛,一會兒過去了,漸漸疼痛有所加強,間隔縮短,疼痛時間延長。

宮縮像浪潮一樣湧來,陣陣疼痛向下腹擴散,或有腰酸下附排便感,這種宮縮是為寶寶出生作準備。所以這點疼痛算不了什麼,只要和醫生合作,利用你練習過的呼吸操配合宮縮,就能順利度過分娩關。

宮縮的症狀

分娩前數周,子宮肌肉較敏感,將會出現不規則的子宮收縮,即為宮縮的症狀,宮縮持續的時間短,力量弱,或只限於子宮下部。經數小時後又停止,不能使子宮頸口張開,故並非臨產,稱為假陣縮。而臨產的子宮收縮,是有規則性的。初期間隔時間大約是10分鐘一次,孕婦感到腹部陣痛,隨後陣痛的持續時間逐漸延長,至 40秒~60秒。程度也隨之加重,間隔時間縮短,約3—5分鐘。當子宮收縮出現腹痛時,可感到下腹部很硬。

准媽媽疼痛的宮縮發生的部位各不相同,有些產婦是在腹部,有的產女感覺在腰部。疼痛的感覺並不像您想像得如此劇烈,不強烈的宮縮可以沒有感覺或者與來月經時的小腹疼痛一樣。當宮縮引起你輕微的疼痛,一會兒過去了,漸漸疼痛有所加強,間隔縮短,疼痛時間延長。宮縮像浪潮一樣湧來,陣陣疼痛向下腹擴散,或有腰酸下附排便感,這種宮縮是為寶寶出生作準備。所以這點疼痛算不了什麼,只要和醫生合作,利用你練習過的呼吸操配合宮縮,就能順利度過分娩關。

孕晚期宮縮≠分娩前兆

孕晚期(28周以後)孕婦往往會感覺到子宮一陣陣發緊,腹壁緊繃,有時走路都邁不開步,但是並不覺得腹痛,也不覺得腰酸,有時持續幾秒,有時持續一分鐘,一天不定時的有幾次,這種子宮收縮叫子宮敏感收縮,不會引起分娩,因此孕婦不必緊張。越接近預產期,這種敏感宮縮的次數越多,有時在走路時會發生,有時改變體位會發生,有時小便結束時會發生,當有這種宮縮時不必緊張,要立即坐下或躺下休息,待宮縮減弱消失。

專家提示:敏感宮縮發生時,子宮肌層收縮,所有通往胎盤的血管處於壓癟的狀態,沒有血運通向胎兒,使胎兒處於缺氧的狀態,這會促進胎兒肺部成熟,以便其出生後用肺部進行呼吸,對胎兒不會造成傷害。

危險的宮縮徵兆

我們形容孕婦宮縮時肚子的硬度很形象:平時沒有宮縮時子宮的軟硬度像人的嘴唇,軟軟的;當有敏感宮縮時子宮的硬度就像鼻子的硬度,偏硬但還是有些軟;當真正臨產後的宮縮,子宮就像前額(腦門)般硬。

早產預警

胎兒在28~36+6周生產稱為早產。如果在這期間宮縮頻繁且具規律性,可能是早產的徵兆,需要及時就醫安胎。

專家提示:到了孕37周以後,出現宮縮就不必害怕早產了,這時胎兒已足月,發育完善,已經準備好要出來,可以說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這時的胎兒會分泌一種激素,作用於母體,使母親產生催產素,催產素的靶細胞就是母體的子宮肌層,使母親發動宮縮,在一陣陣規律而有力的宮縮推動下,開始了分娩的過程。

臨產預警

一般在臨產前會見紅,就是一小片較新鮮的血,同時伴有子宮一陣陣收縮,往往間隔時間長、收縮時間短。隨著時間的延長,子宮收縮的間隔逐漸縮短,由20分鐘,逐漸縮小到10分鐘、5分鐘、3分鐘,並伴隨著腹部疼痛和腰酸下墜,就正式臨產了。

專家提示:分娩過程中的宮縮,間隔3分鐘、持續30秒為有效宮縮,一陣陣有效的宮縮使宮口開大,使胎頭下降,才能把胎兒娩出。在宮縮間歇,孕婦可以吃些東西,可以休息一會兒恢復體力。如果出現宮縮不協調、過強或乏力,都說明有潛在的頭盆不稱,對母嬰構成潛在的危險,應該積極處理。

避免孕晚期宮縮頻繁的注意事項

避免失眠睡眠要充足

孕晚期孕婦已經大腹便便,就要注意多休息,平時晚上要9~10點上床睡覺,早晨7點左右起床,中午要睡半小時,保證有良好的睡眠。因為孕婦本身在孕期體重增加較多,再加上胎兒,大約15千克,每天會覺得很累;而胎兒每天不停地在活動,夜裡也不例外,孕婦夜裡總會因為胎動或小便而醒來。所以,要增加睡眠的時間,保證充足的休息,這樣有利於心理的調整,也有利於分娩時產程的進展。

避免增加腹壓

孕晚期平時不要做增加腹壓的動作,如大聲打噴嚏、使勁咳嗽、用力解大便、使勁提起重物、登高上舉等,以免引發宮縮。

避免引起腹瀉、腸炎

注意飲食衛生,如果發生腹瀉、腸炎等,會因為腸蠕動增強,盆腔充血而波及子宮,產生宮縮,引起早產。

避免性☆禁☆生☆禁☆活

性☆禁☆生☆禁☆活時會有性☆禁☆高☆禁☆潮,刺激子宮產生收縮,而且男性的精液中有前列腺素,也可以引起宮縮,引發早產,因此要減少性☆禁☆生☆禁☆活。

避免超負荷運動

孕晚期時的運動一定要量力而行,每天以散步為較好的運動方式,不建議爬山、爬樓梯或做負重的運動,因這些易於引發宮縮;行走散步過程中出現宮縮應立即停住腳步,稍事休息好轉後再繼續散步。

另外還有避免飲食過量、長途旅行、過度勞累。

孕晚期宮縮VS生產時宮縮

孕晚期的敏感宮縮

沒有規律,不疼,因此不會造成宮口開張,孕婦也不必緊張。

生產時宮縮

真正臨產時的宮縮從不規律到逐漸規律,從不疼到逐漸感覺疼痛,在一陣陣宮縮中宮頸逐漸打開,一般當宮縮達每3分鐘一次,每次持續30秒時,宮口漸漸開大。

專家提示:每個人的產程是不一樣長的,每個人的宮縮也不是完全一樣的。絕大多數孕婦是間隔3分鐘、持續30秒規律進行,但也有的孕婦宮縮5~6分鐘,宮口照樣開大。因此不能千篇一律地去套別人的產程,只要是規律宮縮伴隨著宮口逐漸開大,就說明是正式臨產了。

孕婦與宮縮的“完美合作”

分娩過程與心理因素有很大關係,有些孕婦懼怕自然分娩,剛剛來宮縮,就呼疼不止,宮縮稍加緊,就大喊大鬧,這種緊張的情緒使孕婦不能很好的休息和進食,很快就會出現宮縮異常,並且出現胎兒宮內缺氧,不能繼續分娩而只得該做剖宮產。

專家提示:人類分娩是一個正常的生理過程,每一個孕婦都要有信心去自己完成這個分娩過程。宮縮會引起疼痛,這是因為子宮肌肉的牽拉及在肌層收縮時產生缺氧等出現的疼痛,這種疼痛是可以忍受的,沒見過報導那位元孕婦因分娩疼痛致死的。況且現代文明社會有許多減輕疼痛的方法,如硬膜外鎮痛泵、針刺鎮痛、拉瑪澤呼吸法,還有導樂陪伴,丈夫陪伴等心理護理,會使孕婦在一個相對舒適的氛圍中完成分娩過程。

宮縮乏力VS宮縮過強VS不協調宮縮

宮縮過強

如果出現的宮縮過強,持續時間長,持續超過一分鐘不緩解,這叫“宮縮強直”,這種宮縮有可能造成胎兒宮內缺氧,長時間的子宮收縮時間過長就有可能使胎兒發生窒息死亡。這時醫生會及時找出強直宮縮產生的原因,針對原因進行處理,或者使宮縮緩解,或者及時挽救胎兒而採取剖宮產迅速結束分娩。

宮縮乏力

有一種宮縮叫“宮縮乏力”,5~10分鐘就來一陣,每陣宮縮持續時間都很短,10~20秒,但連續1~2天都不能有效地讓宮口開大。因為長時間的宮縮使孕婦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和飲食,胎兒長時間處在不斷的宮縮中,就會出現宮內缺氧,發生肛門括約肌鬆弛,把胎便排入羊水中,使羊水污染,造成胎兒吸入混有胎便的羊水,進一步加重缺氧而發生胎死宮內。

專家提示:為了避免宮縮乏力,醫生都會給病人以鎮靜劑,使病人能夠及時休息,緩解疲勞,調整宮縮。當有宮縮乏力的現象出現時,孕婦又休息好了,醫生就會給以催產素點滴,加強宮縮,糾正乏力的宮縮;也可以給以人工破膜,流出部分羊水,改變宮腔的壓力,就可以扭轉乏力的宮縮,促進產程的進展。

不協調宮縮

有一種宮縮叫“不協調宮縮”,有時持續一分鐘不緩解,有時幾秒鐘一閃而過,這種情況大都是存在胎兒頭盆不相稱,無法自然分娩,應該積極採取措施,以免發生胎兒宮內窘迫和子宮破裂。

宮縮的注意事項

宮縮來襲,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及時感受到,給您推薦一個計算宮縮的好方法,便於您掌握自己的身體情況。一般計算宮縮時,如果每小時宮縮次數在10次左右就屬於比較頻繁的,應及時去醫院,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一些抑制宮縮的藥物,以預防早產的發生。

如果您的症狀與正常的宮縮情況相吻,不必過於擔心,如果您的症狀是異常的,則要儘早就醫。此外宮縮發生一定要注意休息,正常的宮縮現象,孕婦不需要太緊張,只要計算好宮縮頻率,心中有數就可以,如果感覺疼痛,流血,流水,准媽咪就應考慮到早產的可能了。

宮縮乏力

宮縮乏力是指子宮收縮仍然保持著正常的節律性、對稱性和極性,但宮縮強度卻在降低,導致宮縮間隔時間延長,持續時間縮短,每次宮縮時力量弱,宮口擴展緩慢,使分娩時間延長,胎兒受到威脅,產婦疲憊不堪。宮口卻遲遲不開,致使產程拖延,導致胎頭進入骨盆後,膀胱被壓迫在胎頭和恥骨聯合之間,發生排尿困難、尿瀦留;影響胎盤從子宮壁上剝離,引發產後出血;增加胎兒宮內缺氧和創傷的機會。

如果產婦是因對分娩的緊張和恐懼而引起的宮縮乏力,准爸爸和家人要耐心疏導,以放鬆精神,最終進行正常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