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萌牙性齒齦炎怎麼辦_萌牙性齒齦炎的治療

養生之道網導讀:

萌牙性齒齦炎的治療方法是什麼?萌牙性齒齦炎就是寶寶乳牙萌出時,沿牙冠的牙齦組織出現的充血現象,最常見的表現是在牙齦的邊緣形成一圈紅紅的發炎斑塊。萌牙性齒齦炎的治療如下:

一、乳牙的作用

乳牙是人萌生的第一副牙,是兒童咀嚼器官的重要組成部分,共20個,上、下頜各10個。兒童生長速度快,代謝旺盛,每天飲食需要一定的營養和足夠的睡眠才能保障生長發育的需要。

1.乳牙是兒童咀嚼器官的重要組成部分。兒童生長速度快,代謝旺盛,每天飲食需要一定的營養才能保障生長發育的需要。只有健康的乳牙才能發揮正常的咀嚼功能,才有利於消化和吸收。如果牙齒不好,孩子就不可能很好地咀嚼,大塊的食物就進入胃裡,影響消化和吸收,而且增加胃的負擔。

2.健康的乳牙在咀嚼時,給頜面部的骨骼和肌肉功能性的刺激,使頜面部發育正常。有偏側咀嚼的兒童,不用的這一側便沒有咀嚼的良性刺激,影響頜面部的這一側正常發育,使面部左右不對稱。

3.在乳牙開始萌出和乳牙列時期是兒童開始學說話的重要時期。完整的乳牙列對兒童的正常發音非常重要,尤其是上前牙。上前牙缺失的兒童就不能發唇齒音和舌齒音,嚴重妨礙語言的習得。

4.潔白健康的牙齒對兒童的外貌和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上前牙。上前牙過早缺失或因齲壞而變黑時,很影響美觀,使孩子在大家面前不敢說笑,影響交流,給兒童心理帶來不良刺激。當多數牙缺失時,因缺乏支撐作用,面部就要凹陷,很像沒有牙的小老太太。

5.乳牙對恒牙的萌出起“嚮導”作用。孩子到六歲左右時,第一恒磨牙(又稱“六齡齒”)就要在第二乳磨牙的遠中萌出,牙齒就能排列整齊。如果第二乳磨牙過早喪失,第一恒磨牙萌出時就沒有“嚮導”,它就要向近中移位元,部分據原第二乳磨牙的位置,或向近中傾斜,恒牙就排列不齊。

二、萌牙性齒齦炎的治療辦法

萌牙性齒齦炎就是寶寶乳牙萌出時,沿牙冠的牙齦組織出現的充血現象,最常見的表現是在牙齦的邊緣形成一圈紅紅的發炎斑塊。

治療:萌牙性齒齦炎通常會隨著寶寶乳牙萌出而自然的治癒,不需要進行專業的治療。如果寶寶乳牙萌出而萌牙性齒齦炎還沒有消除,則需要媽媽帶寶寶到醫院進行專業治療。

1、防護:避免擦傷

寶寶在乳牙萌出的時候,通常會感覺到牙齦有癢癢的感覺,這時寶寶經常會通過咬東西或用手指、玩具等觸摸來減輕癢的症狀,這很容易造成寶寶牙齦粘膜擦傷,造成萌牙性齒齦炎。寶寶長牙時,媽媽需要教育寶寶不可以觸摸口腔、咬東西,避免牙齦粘膜擦傷,還需要經常用其他物品,如玩具、卡片等轉移寶寶對牙齦癢的注意力。

2、抹止痛劑

寶寶患萌牙性齒齦炎時,會感覺到牙齦周圍非常的疼痛,媽媽可以在寶寶患處塗抹止痛劑減輕寶寶痛苦,但是塗抹止痛劑時間及劑量需要專家指導,否則很容易傷害寶寶乳牙正常生長。

3、換牙刷

寶寶牙刷經過長時間的使用,會在表面積聚大量的病菌,病菌很容易造成牙齦擦傷處出現發炎症狀,而且刷毛捲曲也很容易擦傷牙齦。媽媽要按時給寶寶換牙刷,以每個月換一個為宜。媽媽最好給寶寶選用帶有使用時限顯示劑的牙刷,這樣媽媽可以及時知道寶寶牙刷是否需要更換。

三、寶寶長牙期間需要注意什麼

1、乳牙早萌:誕生牙和新生牙

孩子出生時就有牙齒萌出,稱為“誕生牙”。出生後1個月內,就有乳牙萌出,稱為“新生牙”。誕生牙和新生牙多見於下頜乳中切牙。這些牙齒多數沒有牙根或牙根短小,有的極度鬆動。由於誕生牙和新生牙有影響嬰兒哺乳及脫落後被嬰兒吸入氣管的危險,所以常常被拔除。

如果誕生牙和新生牙不鬆動或鬆動不明顯,在吮乳時,由於下切牙對舌系帶的摩擦造成舌系帶的創傷性潰瘍。在此情況下,可以改變餵養方式,用湯匙餵養、調磨或拔除患牙。

早萌乳牙應與上皮珠鑒別。上皮珠是新生兒牙槽黏膜上出現的角質珠,是類似牙齒的白色球狀物,米粒大小,可出現一個、數個至數十個。上皮珠是牙板上皮剩餘所形成的角化物,並非真正的牙齒,可自行脫落,非牙齒的過早萌出。牙科器械供應商整理。

2、乳牙萌出過遲

嬰兒出生後1年內,萌出第一顆乳牙,均屬正常範圍。如果超過1周歲,甚至1歲半後仍未見第一顆乳牙萌出,超過3周歲乳牙尚未全部萌出為乳牙遲萌。此時需查找原因,排除是否有“無牙畸形”。個別乳牙萌出過遲較少見,全口或多數乳牙萌出過遲或萌出困難多與全身因素有關。如佝僂病、甲狀腺功能低下以及營養缺乏等,佝僂病患兒的乳牙能遲至出生後14~15個月才開始萌出,並往往伴有牙齒發育缺陷。遇到這種異常情況,應進行臨床諮詢。